中国人寿保单信息在网站上遭泄露,网友反映在“众宜风险管理”的网站上,在搜索信息栏中只需输入姓名即可随意查找出中国人寿投保人的个人资料,包括险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一应俱全,网站数据库中公开的保险保单多达近80万页。据此,有人怀疑数十万个人保险客户信息遭泄露。

    中国人寿确认此事属实,并向涉事客户道歉。中国人寿表示,此问题系成都众宜康健科技有限公司下属“众宜风险管理网”2月22日升级操作失误所致,目前发生问题的查询模块已关闭,该公司已就此事公开道歉。

    中国人寿表示,该公司官方网站、中国人寿核心业务数据与“众宜风险管理网”不存在互动通道,泄密范围不会扩大,今后中国人寿将进一步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切实做好客户信息保密工作。

  • ►中国人寿股价走势
  • ►追问一:80万份保单信息泄露,中国人寿仅道歉?

    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监测则显示,2011年有近5万个境外IP地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了我国境内近890万台主机,其中有超过99.4%的被控主机,源头在美国。而仿冒我国境内银行网站站点的IP也有将近四分之三来自美国。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变成事实,将给中国金融系统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害。

    80万客户的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诽谤、入户盗窃、截取银行账户进行资金窃取等严重后果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根据《保险法》第三十二条,保险人或者再保险接受人对在办理保险业务中知道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者再保险分出人的业务和财产情况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的义务。

    保险公司以及代售机构有义务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密,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在订立和履行保险合同过程中,保险公司知悉大量的有关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和再保险分出人的业务和财产情况,这些情况可能涉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和再保险分出人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不愿公开的事项等,关系到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和再保险分出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保险公司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将这些信息泄露给第三人,即构成了对保险消费者隐私权的侵犯。

    根据中国保监会的要求,保险公司需为投保意外险的客户提供保险信息查询平台,但仅限于客户查询本人信息。如果个人信息被保险代理公司泄露,存在侵犯客户个人隐私权的嫌疑,可以直接诉诸法律。

  • ►中国人寿简介

    中国人寿属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2011底,中国人寿保险的组织关系及人事权已统一交至中组部,升格副部级央企。

    中国人寿的寿险业务在国内市场一直居领先地位,占有中国寿险市场最大的市场份额。2010年,境内寿险市场份额为37.2%。中国人寿拥有寿险行业覆盖区域最广的机构网络和规模最大的分销队伍,共有遍布全国各省区市(台湾除外)、延伸至县乡的4800多家分支机构、1.5万多个营销网点、71.6万名个人代理人、1.26万名团险销售人员及9.4万多家分布在商业银行、邮局、信用社等的销售网点,与多家专业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进行长期合作。

  • ►追问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岂是儿戏?

    2012年投诉高居榜首:保监会通报去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2012年共接收保险消费者有效投诉件16087件,中国人寿投诉总量为2277件,列寿险公司投诉总量排名的第一位,在涉及保险公司的投诉事项中,涉及人身险公司的9768个,中国人寿一家公司便占去了23%。

    目前来看,中国人寿和投保人之间,显然是中国人寿占得了更多的便宜,误导保单已经生成,即使投保人发现上当受骗,面对保险合同上关于退保的条款,恐怕也只能忍气吞声,中国人寿照样可以赚取大把投保人的银子。可是,纸永远保不住火,违规行为早晚要被曝光。光鲜背景下不可告人的勾当一旦被投保人发现,结果只会是中国人寿进入大家的“黑名单”。

    随机抽样,中国人寿7成保单存误导:今年1月底,北京保监局公布对中国人寿北京市分公司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间销售行为的专项检查结果,让人吃惊的是,抽检的30件保单销售过程的电话录音中,居然有22件保单销售过程存在欺骗投保人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重要情况的问题,占抽听保单总数的73.3%。

    作为寿险行业的龙头老大,中国人寿市场份额达三分之一,,几乎每三个投保人中就有一个选择了中国人寿。很多人义无反顾地投保中国人寿,只因“大公司有保障”的单纯想法,殊不知,这家大公司提供的保障,都是建立在其不择手段骗取投保人保费的基础上。一次抽查,就暴露如此严重的问题,今后还有谁敢把自己的未来幸福托付给中国人寿呢?

    搭伙银行卖保险,银保误导屡禁不止: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条“保险涉嫌销售误导、储户银行存款被骗买保险”的新闻引发一场退保浪潮,多地的消费者投诉中国人寿在银行的销售人员存在误导“骗买”行为,将储户的存款变为保险,其中更是涉及工行、农行、建行等多家国有银行。

    保险公司搭伙银行卖保险无可厚非,借助银行网点多的便利条件更好的进行保险服务,但是如果仅仅为了银行和保险的利益,忽略消费者的感受,后果......也许,财大气粗的中国人寿不在乎失去一部分投保人,但是千里之堤尚且可以被蚁穴摧毁,更何况中国人寿所处的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保险市场。中国人寿如果不能知错就改,那么它自己的“踏实”日子,或许也快到头了。

  • ►中国人寿历年保费规模
年份  保费规模(万元)
2012年 35945727
2011年 34860247
2010年 35884612
2009年 31807148
2008年 31844038
2007年 21817250
2006年 20810864

专题搜索

  • ►追问三:如何让消费者踏实放心买保险?

    与去年1月相比,今年首月中国保险业实现寿险保费收入1254.61亿,同比增长-2.47%,这也是近7年来寿险“开门红”首次出现负增长。国寿保费收入为467.8亿元同比增长-4.68%,平安和太平人寿增长分别为21.8%和58.4%,虽然保费规模仅有257亿和59.5亿,但是长此以往,或许国寿的一哥位置将不保。

    就国寿泄密门事件,充分说明了民众对保险的敏感,作为保险合同主体的中国人寿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对于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保险行业发展到今天,或是遇到了瓶颈,或是为之前粗放式经营偿还债务,要扭转颓势不能光指望监管法律,保险公司也应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

    让老百姓踏实购买保险,保险公司要定位服务意识,优化产品创新,推出适合需求的保障型产品;产品回归保障,必然要牺牲一定的保费规模做代价,但是长远看是利大于弊。

    保险公司应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合法利益,深化营销体制改革,强化代理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减少或消除销售误导的隐患;随着网销保险的不断发展,保险公司要认真做好客户信息保密工作,保单信息涉及的隐私较多,一旦泄露会对客户造成经济损失。

在金融理财服务迅速普及的今天,中国人寿的客户信息泄露事件是重要警示。保单信息包含大量重要信息。特别是打通银、证、保的综合金融经营平台内,个人的资产配置、账户、银行卡卡号等信息都在客户查询范围内,一旦别人顺利“侵入”,对这些信息一览无余,后果将不堪设想。监管机构也要充分重视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监管空白,尽快加以弥补完善。【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