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险销售十年误导:不骗人的产品和骗人的销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 13:23  《钱经》杂志

  文/蒋政伟

  2001年,因为某些代理人隐瞒了投连险的费用收取以及投资有风险的提示,购买了平安某款投连险的客户因为A股市场表现低靡,账户价值没有达到投保时公司承诺的状态,于是爆发了集体退保潮,成为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退保事件。

  在大牛市的2007年,类似的事情又一次在天津重演,某保险公司的部分代理人在销售一款投连险时,给客户违规签署保底承诺书,诱使客户投保。当A股股指在2008年飞流直下时,客户开始知道了自己账户里的资金在急剧缩水,于是,退保也就在所难免了。

  以上都是在媒体中能够看到的事情,都是因为在销售保单时,代理人个人行为甚至是公司行为,均没有如实告知产品的全部条款,只选择“好听的”部分,对于客户有利的部分告知,而对于风险、费用部分只字不提,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误导销售。

  今天,我们以案例的形式,提醒一下在我们经常接触的几种保险产品销售中,哪些情况下最容易被别人误导,甚至被自己误导。

  案例 1

  重疾险什么病都能保吗?

  王老师夫妇在2002年曾经购买了某公司的重疾险,当时他们都没有什么保险意识,因为代理人吴小姐是王老师的朋友,她对他们说这个产品很好,不但保障终身,还重疾赔两倍,身故、高残赔三倍。当时,王老师问她是不是一般的疾病都有的赔,她说是,而且保证说只要人能得的疾病,这里都能保障,都可以赔。

  听到这么讲,王老师夫妇就一人各买了5万元保额的产品,一年缴保费共计7000多元。

  吸引她的是朋友那句“只要人能得的疾病,这里都能保障,都可以赔。”她想,以后再也不用为疾病担忧了。

  到了2003年,王老师在单位安排的体检中,发现了阑尾炎,需要做手术。这本是一个小手术,用不了多少钱的,王老师就给吴小姐去了电话,说自己要做一个阑尾炎手术,请她来协助办理理赔。谁知对方开始答应好好的,说马上就过来。

  但是过了一会儿,王老师就接到了吴小姐的电话,说这个不能理赔,理由是阑尾炎不在保障责任范围内。

  这下王老师夫妇可急了,你卖的时候还说得好好的,不是人能得的疾病都可以赔偿吗?怎么现在一个小小的阑尾炎就不赔了?

  后来的事情是吴小姐一直没有露面,等手术做完以后,王老师夫妇去到保险公司理论,最终也只能以现金价值退保了事,因为他们不能提供证据说吴小姐说了那句话,而且在投保书上他们也签了名,身边又没有比较懂法律的朋友,最后王老师夫妇就只能自认倒霉,倒是对于“保险是骗人的”这一说法深有体会,并积极劝身边的同事朋友不要再相信保险。

  Analysis 分析

  其实,业内人士都明白:王老师他们买的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款产品,这是一个“三倍寿险+两倍重疾”的终身保障型产品,对常发的10类疾病提供保障,而且对每类疾病的理赔标准都作了严格的限制。而阑尾炎只是一个小手术,根本就不在这个保障之内,最后不能理赔也是可想而知的。

  2006年的友邦深圳重疾险集体投诉事件发生后,保监会联合中国医师行业协会,对国内的重疾险产品进行了标准化规范,统一定义了25类重大疾病,并随之发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知识问答》,(以下简称《问答》)。《问答》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了重疾险的由来及发展,并强调了主要意义和功能。新规范要求国内所有保险公司,要在2007年8月1日将重疾险的疾病定义更新。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各家公司销售的重疾险产品,都是统一的定义。

  NOTICE  购买重疾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不是用于治病花费

  重疾险的意义是用于家庭经济损失补偿,非为治病而设,在《问答》里也重点强调了这一特点,而重疾的理赔定义的严重性也能体现这一点。

  2 现在市面上的健康险,我们常见的就是补偿性的医疗险(针对一般疾病住院,事后补偿报销)、津贴型的医疗险(针对疾病或者意外住院,按住院天数给付津贴赔付)以及重大疾病保险(针对定义范围内的重疾,以确诊为依据,按照具体合同,确诊就赔付基本保额或者确诊后过了生存期再赔付基本保额)。

  3 保监会的标准定义了25种疾病,所有的重疾险产品均要承保前6种重疾,对于后面19种疾病,如果要采用,就得与标准定义一致。当然,保险公司可以在25类以后自己增加自己定义的疾病,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保险保障重疾种类有区别:有28种、30种、31种、35种,甚至还有40种以上疾病种类的。因为保险产品是一分钱一分货,根本没有免费的午餐,而保险公司自己定义的多是发生概率极小的疾病。所以,并不是保单所列重疾种类越多越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代理人的推荐,合理选择适当的重疾种类即可。

  案例 2

  理财险真的能理财吗?

  2008年3月,李先生因为去听了某公司的一次家庭理财讲座,就买了产品说明会上专家极力推荐的一款“**连连”的分红两全保险,专家现场的分析很诱人:

  一是现在金融市场不安全,而且市场还在下跌,2007年的牛市已经风光不再。

  二是银行开始处于降息空间,未来储蓄的收益会越来越低。

  三是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高,买这个产品,资金放在保险公司,每两年生存返还,能保本,有分红能增值。另外还有额外的保障,一举三得。

  李先生想想,觉得是挺有道理的。后面专家还用了不少的数字来证明以上结论,他已经听不进去了,就开始对身边的代理人表示,就要买这个保险。我们乍一看,这里面好像没有什么误导啊,专家针对当时金融市场情况的分析是没有错的啊。好吧,我们慢慢来分析。

  Analysis 分析

  2008年股市的“跌跌不休”,让很多入市者被套牢,于是,更多人开始寻求资金安全的投资渠道。保险公司正是迎合了这一需求,不失时机地推出更多分红两全险,很多都是3-5年缴费长期保障产品,用高等级分红利益诱惑客户投保。

  这类产品保障低、保费高,是不是适合所有的人群购买呢?计划书里演示的分红利益是不是都可以保证呢?是不是将钱转到保险公司就安全了呢?是不是真的就能保本增值了呢?其实,这类产品是不适合所有的人买的,尽管你也有资金安全需求。只是对于基础保障足够,需要进行资产转移或者资产保值的人群比较适合。计划书演示的红利是不保证的,建议关注低档红利和中档红利即可。要先问问自己,寿险、重疾险和意外险都买够了吗?至于是否保证增值,我们还得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通货膨胀和时间。关于这点,产品说明会上的专家们只会强调时间,但是不会强调通胀。 所以,在产品说明会上的专家观点里,忽略了几个因素:客户的实际需求、通胀以及分红利益的不确定性—而这几点,恰恰是关系到客户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案例 3

  在不正确的时间,投连险被卖给了不该买的人

  大部分中国人在2007年的时候被牛市激起了理财欲望,或者说是投机欲望。陈太太就是其中一位,2007年的牛市,她开始时是大大赚了一把,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她在“5.30”到来之前,就已经抽出了50%的账户资金出来,作为观望。她已经感觉到了风险临近,但是又不忍心放弃,所以还留了一半,结果她撤对了。

  “5.30”后,一位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联系上了她,并给她推荐了所在公司上市的投连险。代理人推荐的理由是:投连险是基金中的基金,风险特别小,而且还有保障;并且缴费灵活,啥时候想领都可以,并给她看了当时这个公司投连险账户的经营情况。

  陈太太心动了,因为刚刚赔了50%让她很心痛,心痛之后,就想找个风险小、又能赚钱的渠道,何况这个投连险还有保障。在经过考虑之后,陈太太就签了单,年期缴6000元,并且作了5万元的一次性追加投资。

  但好景不长,2008年开始A股市场节节走低,媒体不断爆出投连险账户亏损的消息,陈太太坐不住了。在去年6月份,她联系到代理人查了查自己的账户余额,结果吓了一大跳,因为代理人告诉她,账户里已经不到4万元了。而她的预期,虽然能接受部分亏损,但是也应该有5万多元吧。代理人开始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是将责任推到市场上。陈太太一气之下,就把这份保险给退了。

  Analysis 分析

  投连险的产品结构是一个保障账户加一个投资账户,一笔保费交进去,要扣取初始费用,还要按月收取保障费用以及管理费用,并不是全部保费都用来投资。对于追加投资部分,一般也需要在首年收取5%的初始费用。

  陈太太的保费,进入投资账户的,其实只有50500元,并不是56000元都完全进入投资账户,代理人并没有将费用收取的情况告诉她,而只是告诉她投资收益好处,这是误导一。

  投连险首先是一份保险,所以需要扣取一定的费用,而投资只是在保障之后利用个人账户金额进行投资,所以,只适合长期持有,不适合短期投资。代理人也没有提示这点,此为误导二。

  SUMMARY  总结

  现在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保险销售误导,因为这已经是10年以上的沉淀了。中国的保险业还是个孩子,刚学会走路,很多东西需要一步步地改变,根本急不得。如果你想要买保险,建议多用点儿心,多了解一些相关资讯。杂志也好,网络也好,当你有了免疫力,就会少走点儿弯路,少被误导或者不被误导,最终买到合理的保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