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寿业务明星曝惊天骗保案 涉案金额220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07:40 每日经济新闻

    11月29日,位于湖南和广东两省交界的山区小城宜章县爆出惊天大案——中国人寿宜章支公司“业务明星”刘晓曼因涉嫌骗保于今年10月中旬被刑拘。据称,有超过100多名客户报案称从她手中购买了“国寿鸿鑫险”,总金额超过2200万元,由此,一桩被称为“史上最大的寿险营销员骗保案”浮出水面……该消息一经披露即被各大网站转载,并被置于多家网站的醒目位置。

    如此大的骗保案,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被骗的钱都到哪里去了?……11月30日,记者赶赴宜章,试图找寻问题的根源。

案情播报

偏僻小县炸响骗保大案

  12月1日,一位受骗保户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导火索是10月15日,一个姓肖的客户拦住刘晓曼要求退保,”据称,当时肖某遭到刘的拒绝,双方由此发生激烈争执并双双被警方请至派出所,在此期间,众多市民围观。

    据称,到派出所后,虽然刘晓曼当场摆平了事情,但“刘晓曼骗保”的消息却开始流传。10月16日下午,有客户举报其制售假保单,宜章警方在中国人寿宜章县支公司将刘晓曼带走。刘晓曼操作的骗保大案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在中国人寿宜章县支公司,被骗者拿着各种“保单”、“保费收据”、“收条”要求退保。但他们被告知:所持的都是“假货”,公司无法退钱。

    刘晓曼出事后,陆续有100多位客户报案称购买了她手中的保单,总金额超过1500万。而记者12月1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截至11月30日下午,最新的报案金额已达到惊人的2200多万,报案人数则接近120人。如果该消息属实,刘晓曼事件可称为史上最大的寿险营销员骗保大案。

    记者注意到,受骗者中,以老年人、失业工人占了多数,而更离谱的是,刘晓曼的骗保行为近乎疯狂,连亲戚也不放过。比如被骗了8万元的孙某,就是刘晓曼儿媳妇的舅舅。而刘晓曼的亲家、一位当地官员据说也在受骗之列。

    现在的问题是,巨款的去向仍是个谜。警方人士曾透露:刘晓曼已于11月22日被批捕,但她始终未开口交代近千万资金的去向。而记者前日曾前往宜章警方试图采访,但被值班警察以“正在接受侦查的案子不接受采访”为由拒绝。

    事发后,中国人寿宜章县支公司经理廖兴武表示,骗保案完全是刘晓曼的个人行为,诈骗所得并未进入公司账户。至于一些收费单据,他则表示是刘晓曼私自偷出来的。

    不过,这种说法显然难以得到保户们的认同,他们称,刘晓曼的揽保业务已进行了10年,她是代表中国人寿招揽业务的,由此中国人寿应该承担责任,然后向刘晓曼追讨。

骗保三部曲

忽悠、利诱、收钱

  记者联系到二三十名受骗者,得以了解整个骗保的全过程,总的来讲,刘晓曼的骗保手段其实并不高明,有的甚至堪称拙劣,但居然也能蒙混过关,实在让人咋舌!

    简单归结起来,刘晓曼的骗保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三部曲:第一步,不断吹嘘,凭借“业务明星”光环骗取保户信任;第二步,许以高额回报,进行“利诱”;第三步,收钱,用毫无效力的凭据蒙骗保户。

    据称,这些年来由于刘晓曼业绩出色,已成为中国人寿宜章支公司树立的先进典型,经常有机会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并时常在包括报纸、电视等媒体上露脸,而这些恰恰成了她吹嘘自己的工具,她逢人便拿出刊登在某报纸上的有关她的介绍,向人说她是如何如何优秀,深受公司器重等,使得不少投保人深信不疑。

    接下来,她又对客户许以高额收益,进行“利诱”。2007年5月,44岁的尹凤凰将自己积蓄的34.5万元全部购买了 “国寿鸿鑫”。“刘晓曼告诉我,如果投保,除了每年可以参加公司分红外,交钱时还可以拿到10%的返还。”记者从数十名受害人处证实,他们得到的“许愿”与尹凤凰等人基本相同,只是当场返还的钱为5%—15%不等,期限也有3个月、6个月、1年之分。

    而客户上钩后,刘晓曼就开始实施最关键的第三步——让客户缴保险费。按照正规流程,业务员在收到现金后,应该给客户开具正规的保险公司专用的收款收据,接下来,代理人把单子交到公司后再给客户投保保单。

    刘晓曼却恰恰没有这样做。原来,收钱后,她很多时候以手写的白条代替了“收款收据”,即使实在不得已需要出示收据,她也仅仅把收据复印件交给客户,同时辩解称,原件需要存档!而客户拿到的保单往往也是复印件,理由同样也是“原件需要存档”———当时,出于对这位明星业务员的信任,很多客户并未怀疑。

案件反思

直指保险公司漏洞

  刘晓曼在数年间为何能屡屡得手,保险公司在管理上是否有些疏漏?这成为此事件的又一焦点。

    成都一位资深保险人向记者表示漏洞出现在3个环节:

    一是“暂收据”的管理环节。在客户支付保费和保险公司出具正式发票之间,有一个代理人向客户提供“暂收据”的环节。少数公司对代理人使用“暂收据”的情况管理不严,导致不法分子有隙可钻。刘晓曼很多时候干脆使用的就是手写收条,或者经涂改过的收据复印件,如此拙劣的手段,竟然也能蒙混过关;

    二是收取客户保费的环节。少数保险业务员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造成客户支付续保费用或追加保费后,以为取得“暂收据”手续就已完毕,而业务员实际上并没有将保费交到公司。保户毛小红曾向刘晓曼购买了一款3年期的保险品种,最近发现,她只有第一年有钱,第二、三年都没有缴费。不过,她清楚地记得每年都把钱给刘晓曼了,但她从来未拿到过收据;

    三是客户服务环节。业务员若骗取客户身份证和保单,伪造客户申请退保委托书及签字,客户服务部门往往不做严格的审核和批注就退款,令他们容易得逞。这个案子中,就出现了未经投保人同意就擅自转出客户资金并且投保其他险种的危险案例。

刘晓曼其人

节俭、敬业,但动机何在?

  公开资料显示,刘晓曼现年56岁,一度是中国人寿湖南宜章支公司的业务明星,已在公司服务了10年。

    2006年,她拿到了中国人寿湖南省分公司个人业绩的第四名,还担任着宜章当地支公司的营销部经理、精英队长。从人们的反映看,刘晓曼在县里是一位讨人喜欢,且十分敬业的人物。

    “她的嘴巴很甜,很会和人套近乎,见到女的都称‘靓姐’、‘美女’,男的则一律称‘帅哥’。她也经常给客户送东西,比如水果啦、衣服鞋子之类,大家都夸她办事周到……”熟悉刘晓曼的人都纷纷称赞。

    生活上呢?让人惊讶,刘晓曼似乎也没什么不良嗜好。

    “她不炒股,不打牌,也不买码(指地下六合彩),看不出有挥霍钱财的地方。”被骗80多万元的李恪重是刘晓曼的初中同学。

    他告诉记者,“刘晓曼唯一的爱好似乎就是跳跳舞,但在宜章,去年跳舞的门票是5毛钱,今年才涨到1块!”

    而刘家的简朴也是人所共知的。一位熟悉刘晓曼的保户告诉记者,刘家至今仍住在几十年的老房子——位于湖南宜章蓄电池厂的宿舍区里,刘晓曼10年前曾是那里的工人,蓄电池厂倒闭后,她才干起了保险。

    12月1日中午,记者前往刘晓曼家,那是在一个破落院子里的四层老房子,刘家就在第三层进门的第二间,面积七八十平米左右。

    据邻居们讲,刘家很简朴,“家具都是最老旧的,房间也比较黑,另外,电视是21英寸的,没有空调……”据说,其长子在当地学校教书,小儿子结婚时买了辆车,还有一套170多平米的房子,房子加装修大概只花了20万。

    “凭刘晓曼的正常收入,完全可以负担。”一位保户告诉记者,她曾听当地中国人寿的员工表示,刘晓曼的收入高的时候能拿到2万多一个月,对她如此节俭,也很感到纳闷。

    “你说,她拿那么多钱干什么呢?她又不会花!”采访中,所有人都在疑惑,刘晓曼骗保的动机何在?成都商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