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证期货:下跌之中暗藏结构性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5日 10:00  证券时报网

  上周大盘结束前周反弹行情,重回下跌趋势之中。截至6月21日沪综指报收2260.88点,周下跌1.99%;深成指报收9682.69点,周下跌2.05%。

  从上周基本面情况来看,其实利多消息并不能算少。先有房地产调控松绑传闻,后有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入市门槛大幅降低;短期的有国际板暂不推出安定人心,长期的则有证监会的制度改革;国内的有若干领域加大投资,国外的则有希腊大选尘埃落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遗憾的是对于这些利好,市场始终视而不见,大盘指数步步下跌。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外围初显稳定,但困扰犹存。希腊大选结果虽然有利于援助计划的实施,其脱欧的概率也随之大幅降低,但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问题重重,令欧洲局势迷雾重重;而美经济复苏的缓慢和第三次量化宽松(QE3)的难产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此种担忧。

  二、虽然房地产调控松绑不管是从传闻还是实质操作层面都有一定迹象,但随之而来的管理层辟谣一类的举措则让市场感觉到了国家层面的谨慎心态。

  三、宏观经济下滑幅度超过预期已是不争事实,短期内扭转其下滑势头难度较大。

  四、国内政策虽然利好不断,但着眼点主要落于制度改革层面,市场关注更多的是居高不下的新股发行(IPO);而QFII、RQFII等近月来被寄予厚望的救市资金却始终难觅其踪。

  基本面上的种种矛盾,反映到盘面,最为直观的一个指标就是成交量迟迟难以出现突破性的改变。难以有效放大的成交量配合略显谨慎的K线组合,使得大盘指数在面临敏感关口的压制之时犹疑重重,在此情况下,基本面上略微出现些许不利,大盘选择向下寻求支撑也就不足为怪。

  那么后市是否毫无希望呢?并不尽然。虽然当下的基本面改善着眼于长期,但从长远来看并非一无是处;宏观经济的下行已引发一定的关注;QFII、RQFII虽然短期没有入市迹象,但其门槛的放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政策转向的初期,而政策要想发挥作用必须有个积累的过程,这一积累不仅仅表现在时间上,还表现在资金的准备上也要有一定周期。因此对于后市,笔者建议既不要过分乐观,也不要过分悲观。正如在上涨之中我们要注意利空的突袭,在下跌之中我们也同样要善于寻找有利的机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当多的板块已表现出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如房地产、券商、保险、环保等等,这部分板块受益于国家相关产业的刺激计划,其表现将会继续领先于大盘。从市场本身的角度来说,当前的中国A股市场已摆脱了单条腿走路的顽疾,如何有效地利用期指市场灵活的操作规避下跌的风险,乃至于获得额外的利润,才是我们所真正要研究的。

  最后,关注成交量,是笔者最后想要提及的一个重中之重。如若大盘本周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其实我们并不要太过意外,乃至又过乐观,只要成交量没有出现有效改善,结构性的反弹又或者说是技术性反弹都无法造就转势大底的出现。

  (作者单位:中证期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