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底线尚未触及 期指有望缓步上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4日 09:15  期货日报

  当前经济形势尚未触及决策层容忍底线

  金融改革措施频出,存量资金伺机而动

  在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过程中,经济增长和调控政策是相互博弈的两个主体,谁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谁就成为主导期指走势的决定性因素。2012年期指市场的逻辑是经济增长是否见底与宏观政策能否适时放松之间的博弈。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形势尚未触及决策层容忍底线,政策放松空间有限,期指仍存在调整可能。同时,A股市盈率已近底部,改革措施频出,存量资金伺机而动,期指将在宽幅振荡中缓步走强。

  经济增长已然放缓

  2012年初至今,中国经济增长情况似乎不太妙。一季度GDP增速继续回落,降至8.1%。虽然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仍是自2009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2月、3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均为负值,分别是-5.2%和-1.3%。

  这种现象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密不可分。自2011年10月开始,PPI开始低于CPI,直到今年3月CPI为3.6%,而PPI为-0.32%。PPI低于CPI,简单来讲,就是出厂价格增速低于消费价格增速,而购进价格指数PMI依然居高不下。虽然三者不完全对应,但仍可以粗略说明一个事实,即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毫不放松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利润两头受压。

  政策底线尚未触及

  然而,让人忧心的经济形势有没有触及政府忍耐底线,使之转而放松调控政策呢?将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增长目标与GDP实际增长值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之中,而降低发展速度、进行结构调整的思想似乎现在才开始统一。

  反观本次调控的力度和决心,是史无前例的。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如果放松房地产调控,则不仅会使房地产调控前功尽弃,而且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混乱。”近日人民日报也频繁发文,认为“增速高低不是经济命门,应加快结构转型”。这充分说明,现阶段经济增长虽有所下滑,但远未到引发决策层担忧的程度,政策放松空间十分有限。

  如果经济增长情况不乐观,而宽松政策又不能如期而至,期指又将会迎来一波调整。笔者认为,调整的时间窗口可能会是5月中下旬宏观经济数据集中出炉的时刻。

  存量资金造就宽幅振荡

  日前渣打银行(微博)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规模达到85.2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这些存量资金唯利是图,四处寻找高利润的投资项目,它们扑向房地产,房价则一飞冲天;流向农产品,“蒜你狠”、“豆你玩”就频频出现;杀入艺术品市场,天价画作便重现江湖。股市之所以还没有成为炒作的对象,是因为基本面、政策面均不配合,没有大涨的基础。没有赚钱效应,股市对游资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大。

  然而,即便没有明显的赚钱效应,有预期也是可以的。在对政策宽松、预期经济见底的美好期待下,存量资金将加剧股指的振荡幅度。

  期指有望缓步上行

  虽然在主动调控下,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对于整个宏观经济仍然无碍。股指作为经济晴雨表,仍然具有上行的坚实基础。A股市盈率已至历史底部,从长线投资来看,也具有了购买价值。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在加快改革,退市制度、降低手续费等改革措施频频出台。虽然祛除股市的顽疾不可能一针见效,但“金改”对股市仍会长期利好。

  短期来看,期指会受到经济增长和政策预期方面的双重打击而出现调整,IF1205在2700点的压力不容小觑。长期来看,期指或将在宽幅振荡中缓步上行。

  (作者单位:永安期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