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观察·评论:CPI上月反弹难改全年下降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4日 00:45  期货日报

  

  在节日效应及去年物价上涨的翘尾因素共同影响下,1月份消费物价明显反弹,当前物价回落的基础尚不稳固。随着翘尾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且新涨价因素受货币供应量增速抑制,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2012年CPI趋势性下降的态势不会改变,宏观政策“有保有压”保持有限放松。

  节日效应与翘尾因素致CPI反弹

  1月份CPI超预期反弹,主要是受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两方面叠加影响。今年春节提前至1月,节日效应带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增加新涨价因素,去年物价的快速上涨也垫高了今年1月乃至整个上半年的基数水平,统计指标上相应显示较高数值。经测算,今年1月消费物价总水平4.5%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构成的翘尾因素为3.03%,新涨价因素约为1.5%,翘尾因素对1月CPI涨幅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今年翘尾因素对各月CPI同比涨幅影响将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翘尾因素逐渐消失,新涨价因素将主要影响未来几个月的CPI走势。

  今年CPI将趋势性下降

  宏观经济环境中,货币供应总量增速从根本上决定了潜在的新涨价因素大小。货币增速过快最终会反映在快速上涨的物价水平上,而相对较低的增速将抑制新涨价因素,对控制CPI上涨起主要作用。尤其是广义货币(M2)与狭义货币(M1)增速的相对变化,M1—M2剪刀差代表存款活期化的程度。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M2、M1同比增速分别为12.4%、3.1%,M1—M2剪刀差为-9.3%。剪刀差负值较前几个月进一步扩大,表明社会存款活期化程度不断趋弱,资金流动性加速萎缩,暗示新涨价因素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在翘尾因素下降和货币活跃度弱化的共同影响下,今年CPI同比涨幅料将保持趋势性下降。

  宏观政策保持有限放松

  CPI趋势性下降使政策放松的方向延续,但力度较为有限。由于CPI的绝对值仍高,当前存准率已连续两个月下调,也释放出高层不愿意过度放宽政策的信号。

  国际方面,美欧日等国维持超低利率,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明显放松,全球货币再宽松将增加国内输入型通胀风险,影响稳物价的政策目标。国内方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启动“四万亿”投资拉动经济,以期能够触发经济的良性自循环。但外部经济形势持续没有好转,日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称,全球经济衰退将长期化,短期的财政刺激带动货币扩张,难以有效持续地提振经济。另外,国内依靠投资尤其是房地产的带动,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投资失衡容易造成整体经济波动性上升,高房价也增加了控物价的难度。

  综合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宏观政策需要有保有压,整体思路“稳中求进”。货币政策保持放松趋势以支持实体经济避免深度下滑,但受房地产及潜在的输入型通胀风险制约,放松的力度较为有限,对大宗商品推动程度谨慎乐观。

  (作者单位:富宝资讯)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