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指持仓连续下降 见底信号提前出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 04:15  证券时报网

  总持仓、净持仓作为股指期货市场上的量能指标,直接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兴趣与情绪,通过分析其与价格的关系,可以辅助我们对于价格走势的判断。

  统计2010年4月16日以来期指的成交持仓数据,可以发现,期指的总持仓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已经从上市初期的几千手上升到近期的4万手,最大持仓量出现在2011年5月27日,达4.5万手。同时,我们看到,成交量在上市之初快速增长后,2010年7月15日创出峰值47.8万手后逐步萎缩,2011年6月1日的成交量甚至只有12万手。在一增一减共同作用下,成交持仓比上市以来呈现单边下行的态势,并在6月1日创出新低2.9,期指市场投机氛围明显下降。

  另外,股指期货的持仓保证金也从上市之初的十几亿增长到目前的130亿左右,按40%的平均仓位,则整个市场的参与资金在325亿左右。

  持仓量与价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上升趋势中,持仓量增加是稳健的上升趋势信号,持仓量减少则意味着其后价格可能转为震荡甚至下跌;在下降趋势中,持仓量只要不出现明显下降,都是看跌信号。检验持仓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关系发现,剔除上市初前两个月的数据,33个涨幅大于1.5%的交易日中,持仓量平均增加5%,而32个跌幅小于1.5%的交易日中,持仓量平均下跌0.6%,而所有交易日持仓量的变化为0.4%。这说明市场的上涨往往伴随着持仓量的上升,而市场下跌过程中持仓量却变化不大,这对我们以上的分析构成了支持。

  其实,如果以月度来看,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最典型的上涨莫过于2010年10月份,当月股指期货上涨16%,同样我们看到10月底股指期货的持仓量比9月底上升近50%。

  而11月份随着价格的下跌,持仓量也出现近30%的下降,随后我们看到市场陷入一个多月的震荡。2011年4月中旬到6月初这段时间市场出现单边下跌,股指期货的总持仓经历了一个“增——减——增——减”的过程,高点分别出现在4月28日和5月27日,均在4.5万手附近,低点则出现在5月20日,近3.5万手,而目前股指期货总持仓为3.8万手,6月以来仅5个交易日,总持仓较5月底下降了15%。从这个角度来看,后市市场更可能陷入震荡。

  前面我们分析的是股指期货四个合约的总持仓,如果看主力合约,我们发现结论是类似的,主力合约持仓占总持仓的比例一直稳定在60%至80%之间,而最近我们看到6月合约持仓量从高位下降,有主力开始移仓至远月,所以看总持仓更能观察市场的总体变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看净持仓变化与价格波动的关系。统计前20名会员净持仓(持多减去持空)与该合约总持仓量的比值可以发现,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该指标大部分时间是负值,仅在2010年7月和10月指数反弹时出现正值,近期的波动范围在-11%到-7%之间。

  比较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净持仓占比的拐点领先于指数的拐点,比如2010年6月11日净持仓占比达到-6.5%的局部低点,而主力合约直到7月1日才触底反弹。同样,其后的10月12日净持仓占比达到2%的局部高点,指数在10月15日到达峰值。

  此外,2011年1月14日的净持仓占比的低点和1月20日的指数低点对应,而其在4月11日的高点也领先于指数4月13日的峰值。近期,净持仓占比在5月31日达到低点-10.7%,指数的低点则在6月2日出现,仍然前者领先。

  上述统计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该数值与指数的背离来判断拐点的出现,当然并不是每次净持仓占比出现极值,指数随后都会出现拐点,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研判。 (作者系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分析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