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推出股指期货需再择良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22:2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随着上证指数接近3000点,股指期货上市后现货市场走势的负面预期以及合约设计的不适应性已经制约了股指期货的推出

  本刊特约记者 朱颜改/文

  在上证指数1300点时启动的股指期货上市计划原本是为了在市场低迷时托市之用,而在目前接近3000点时则有成为股市下跌契机之忧。因此,管理层对股指期货上市的态度转趋谨慎。另一方面,当初的合约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有消息人士称,股指期货的推出可能延迟到下半年。

  条例基本成熟

  按照常规,在中金所上市股指期货之前,《期货业管理暂行条例》(下称“条例”)的修改稿必须通过国务院法制办的审批,在法律方面为股指期货的上市扫清障碍。原来市场担心“条例”迟迟不能出台,可能会耽搁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现在这一点已不是太大问题。

  记者日前得到消息,《条例》已经修改成熟,并递交高层待审。“我所听到的消息是,近日条例的修改版本已经提交国务院法制办。”广发期货的高级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商务部得到的消息,条例修改稿确实已经提交到国务院法制办,现在正在审批排队。”因为“条例”涉及全国50多家大宗远期商品批发市场,所以商务部最近组织各路专家在全国各地调研,其中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从高层来看,条例虽然小,但是涉及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和未来金融期货市场,所以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要统筹兼顾,调研的时间加上讨论审批的时间都可能比较长。”

  以上消息显示“条例”推出确实箭在弦上了。

  “股指期货的推出唯一的法律障碍就是条例迟迟没有推出。”中国期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常清教授说,“即使条例通过,还需要落实一些技术问题,也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推出股指期货,因此很难给股指期货推出时间表。”

  据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进行的“条例”修改工作已经对原有内容条例进行了重大修改,比如简化了未来商品期货新品种的上市流程,改此前的审批制为核准制,即交易所事先自行准备,上市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即可。但是从参与条例修改的期货公司高层那里了解到,“期货公司盼望的自营、基金和管理账户等等变革都在条例的修改过程中被陆续删除了,条例对期货公司的利益根本没有倾斜。”一旦允许券商、基金做股指期货的自营业务,那么期货公司此前的各项准备投入就成了竹篮打水。据悉,有的小期货公司为备战股指期货已经投资了上千万元,几乎是他们的全部家底。

  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新“条例”推出可能已经超越了证监会所能左右的范围,从去年夏天开始的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风波”开始,非法期货市场和大宗远期商品批发市场进入了监管层的视线。“全国存在50家以上的大宗远期商品批发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市场目前受到商务部的监管,但是又因为其商品的远期属性涉及到了条例中的相关内容,有期货嫌疑,所以现在我们也正在积极运作,争取生存空间。”

  上述参加商务部全国大宗商品调研组的专家也表示:“条例修改中关于‘非法期货’的内容是目前最受人关注的内容,条例修改中部门以内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最困难可能就是这跨部门的问题了。”

  50家大宗远期商品批发市场的未来生存与否,因为“条例”修改的关系,却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上股指期货的推出时间表,而这背后除了统筹兼顾之外,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市场结构不成熟?

  “市场内现在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做空风险,巨量资金涌入不断推高股指,且很多资金来源不明,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资金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很可能成为做空主力。而前期跟风进入的中小散户很可能成为新金融工具运用下的市场牺牲品。”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说,“监管层在维护市场三公运行的前提下,更多的会考虑金融市场的和谐发展。”

  一位银河证券的高级研究员认为:“造成管理层对推出股指期货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市场过度火热,在如此高的指数位推出股指期货无疑是火上加油。而市场按照境外的经验普遍预期,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市场会加速上涨,但是不久后就会因为大量持仓的机构投资者套保或直接做空有一个较大幅度的调整。”

  投资者结构的不合理,和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是管理层推迟推出股指期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股票投资者的结构决定了股指期货的投资者结构,国内的股指期货投资者结构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从仿真交易的情况来看,中小投资者对股指期货抱有很大热情。这显然与管理层意愿相左。目前有消息传出,证监会正在考虑将动态保证金提高,以阻止风险抵抗能力弱小的散户进入市场。而以1月23日沪深300远月合约3245点计算,每张合约价值就近30万元,远远超过了普遍的中小散户的承受范围。

  证监会高层一直对股指期货带来的风险存在忧虑,因此对投资者反复进行股指期货的风险教育,并提高参与交易的门槛,多次明确表示过,希望参与者以机构为主。

  除了考虑中小散户的风险之外,监管层更加重视的是股指期货交易中的期货经纪公司的资质问题,“问题期货公司”很可能成为市场内的害群之马。

  现在中金所已经公布了四项具体的交易细则,但至关重要的三级结算会员制度却迟迟没有动静,接近中金所的人士称,核心问题在于,该所和证监会都希望通过开展仿真交易,能够把一些不够格的期货公司提早拒之门外。“确定谁为会员很简单,但一旦宣布某家期货公司成为中金所交易会员或结算会员后,中金所同样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该人士说。

  1月9日,证监会在北京就召集部分期货公司高层召开会议,坚称“绝不允许一家期货公司带病入市”。随后,从上海证监局传来消息,其辖区内有5家期货公司因为业务违规操作而被通报。“这些举措说明证监会希望在股指期货正式推出之前,尽可能多的把因为期货公司违规操作而引发的风险降到最低。”常清教授表示。

  而从目前中金所的统计来看,参加模拟交易的期货公司不过40家,也就是说另外还有140多家的期货公司没有正式进入股指期货交易的跑道。

  此外,造成管理层对推出股指期货态度转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新加坡的富时50指数成交稀少,市场萎缩,并没有对国内市场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当初管理层之所以加紧推出股指期货是担心新加坡推出内地股指期货后对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缺少外部倒逼机制是管理层决定推迟股指期货上市的重要原因。胡俞越教授分析:“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的表现并不理想,因此,监管层不妨重新安排时间表。”

  还需多方协调

  “很多工作我们现在都还不能做,一个是条例没有出来,另外就是股指期货迟迟不能推出,我知道的就有很多家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之间的收购因此而搁浅,但是资金都已经准备好了。”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说。

  “我们先期的投入都已经过千万了,投资者教育也在如期展开,但是因为股指期货的难产,我们刚刚开发的客户很可能因为没有耐心而退出市场。”南京道通期货的衍生品部主管韩谊表示。由于担心政策变数,北京一些期货公司(尤其是中小公司)开始选择观望。

  此外,机构准备不足同样令人担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券商和基金公司表示不急于参与,需要对上市后的股指期货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

  “问题是,在设计者欲提高保证金门槛、防止散户参与过度的同时,股指期货已经被设计成了一个更适合机构投资者的品种。”韩谊表示,当机构参与者袖手旁观时,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又成为一个问题。

  像股指期货这样重大的金融衍生品推出不单单是行业内期货公司、交易所和券商所能完全左右的,其必将面临跨行业监管和协调的问题,中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同时也成为

银监会和央行等监管部门负责人思考和关注的重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