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股指期货不是天上掉馅饼 脚步越来越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9:42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林岳 本报记者 钟文倩 股指期货的脚步越来越近。 本报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方面获息,股指期货有可能在今年5-6月份推出。 1月4日,证监会在其网站发布《致股指期货投资者的一封信》,表示待相关准备工作完成后,股指期货交易将正式开展。并希望广大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股指期货,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提高参与股指期货的风险意识。 为迎接股指期货,各相关机构纷纷提前备战。2006年8月以来,大盘蓝筹受到机构资金热捧,掀起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投资者们在为迎接股指期货登台大热身。” 眼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组织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国际期货经纪公司(简称中期公司)和浙江南华期货公司(南华期货)都是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主要会员之一。 中期公司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市场份额最高的期货公司,其总裁马文胜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股指期货交易为期货公司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它毕竟不是天上掉馅饼,期货公司与大券商之间必有一场激烈的博弈,“我们有一种很强的危机感”。 80%~90%的准备工作已完成 《21世纪》:你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时机成熟了吗? 马文胜:应该说目前各方面都还在做着充分的准备。从交易所方面看来,准备很充分了。期货公司方面最担心的是技术系统,现在应该也准备差不多了;只是在投资者教育方面,还需要交易出来后投资者慢慢去适应。 罗旭峰:关键在于准备工作,相信股指期货充满魅力,但各机构包括中金所,都要做足准备工作。期货公司的把握性更大一点,对于我来讲,80%~90%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我所最担心的是法规,比如,我们对投资者所采取的一些办法,会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按照目前的情况,如果退出来,我们收取的保证金肯定会很高。 就市场时机来看,如果能够在大盘的相对低位推出,可能会更好一些,更适合平稳过渡;如果在高位推出,那么扩仓的难度会增加,而且对于广大已经获利的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压力。 《21世纪》:现在是股指期货推出前夜,你们备战的重点在哪里? 马文胜:我们主要在六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完成全面结算会员资本金准备。二是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上做适当调整。第三,在技术上投入很大资金,与金融软件生产厂商合作,将其股指期货下单软件进行模拟交易。第四,在产品上也做了充分准备。另外,在研发方面,我们也加大了力度。 应该说投资者教育工作是我们目前工作中的重头。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投资者并不了解股指期货。 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必然融合 《21世纪》:您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后,对期货公司会带来什么影响? 估计哪些金融机构会参与股指期货? 马文胜:主要会带来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以前期货公司只做商品期货,实际上与现在的主流资本市场是隔开的。股指期货推出后,把期货、证券、银行这几个体系连通起来,资金可能会更大规模地进入到衍生品市场。期货公司有了做大做强的机会。 第二,期货市场的组织架构出现变化,期货经纪业务细分化。随着期货品种的增加,不同期货公司可选择优势品种成为专业或综合类公司,投入较少的交易型或投入较大的结算型期货公司。 第三,期货市场的参与群体多样化了。现在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只是单一的现货商、自然人客户。股指期货上市后,基金、券商、私募机构都可能进入到市场中来。另外,包括QFII等海外资金在今后政策逐步放宽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进入到国内衍生品市场中来。 第四,有利于整个期货业的规范化和更好发展。政策层面上会重新看待期货业,为这个行业留出更多发展空间。比如,以前设立一个期货营业部需要达到1000万资本金的标准,股指期货推出后,条件可能放宽,门槛降低。 罗旭峰:参与股指期货的金融机构会相当广泛,包括期货公司、券商、基金、银行、保险、QFII等,而且不同的金融机构根据其设计的不同产品,参与方式也不会一样,比如,券商会以自营的方式参与,主要是进行套利性行为,而基金参与则是为了锁定其盈利头寸,期货公司代理参与的一般客户则是投机为主,这提供了流动性。因此,金融机构的参与方式和目的是五花八门,不会单一的。但有一点可以证明,股指期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使各方参与者各取其需。 《21世纪》:听说高盛、摩根大通等都有意通过与期货公司进行股权合作参与到国内股指期货市场中来,目前它们是否与你们在股权方面有合作事宜? 马文胜:QFII与我们有过接触,但在股权上尚无合作。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比较遥远,有政策上的限制,比较复杂。 《21世纪》: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参与者增多,你们会有压力感吗? 马文胜:我们有很大的危机感,同时也认为对我们是一个机遇。由于市场参与者除了现有期货公司,还有不少以实力雄厚券商为背景的公司,相比于它们,期货公司渠道少很多、实力小很多,在信用与品牌上也不及优质券商。但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有期货专业经验,在经纪业务上也较内行。 《21世纪》:业内人士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后,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会出现融合态势。你认为呢? 马文胜: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必然的。创新类券商通过收购期货公司参与到股指期货交易中来,这就是一种融合。在一个大的母公司前提下,下面有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混业经营会出现。一些没有期货公司的券商也会与期货公司合作,即使在股权层面上没有合作,在业务上一定会有合作。股指期货与证券研究的手法很类似,都基于现货标的物,因此这两个行业联系很紧密,双方可合作的方面很多,比如,客户资源共享、银行体系共用,还有创新一些产品,比如,偏股指型理财产品、现货与股指间的结构化产品等,都可能成为今后两者合作的重点。 罗旭峰:股指期货推出必将极大促进金融市场的混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股指波动与风险配置能力 《21世纪》:有市场人士认为,股指期货上市后会造成股指的更大波动,您认为呢? 马文胜:我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后,会对市场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市场最怕价格断裂,而股指期货使市场变得连续起来。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流动性与高润滑性作用,市场在出现系统性风险时会恢复得更快。至于股指波幅的扩大或缩小则很难评判,但不论股指涨跌,期货价格一定围绕现货价格波动,就像商品价格总是围绕价值波动一样。而且,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对冲风险与套利机会,体现出资产优化配置机制。 罗旭峰:我觉得股指期货带来的波动是正常的,否则就说明期货与现货的挂钩不紧密。波动越大,期货影响大盘的概率也就越大,导致其风险配置能力也就越强。 我们考虑风险时往往要考虑流动性,并考虑在流动性基础上体现出来的风险化解能力。否则,像新加坡交易所的A50指数期货那样缺乏流动性的话,各种机构要想通过期货来实现相关风险管理功能是不可能的。 《21世纪》:有人认为,股指期货在推出前必然会带动一些权重股的价格上涨,从而对大盘蓝筹股形成溢价,你估计这些溢价会有多高? 马文胜:沪深300是市场主流,从海外经验看,与衍生品对应的股票组合在牛市中比一般股票平均溢价10%。机构可以对之放心大量买入,因为即使发生风险也可以对冲。 罗旭峰:对于权重股的溢价,我们有一系列的算法,比如,根据大盘股和权重股在沪深300指数中所占的比例、波动率、资产净值等,再按照加权平均算。现在很多机构也有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的计算程序,因此,波动其实很理性。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