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欣闻中国证监会尚福林主席就股指期货推出时间改了口:股指期货推出没有时间表。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证监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股市的重要举措。
11月1日,笔者斗胆打了一赌:明年年初推出股指期货绝对不可能。文章发表后,似乎是针对笔者提出的四个问题,尚主席一一做了回答,并表示明年年初一定推出股指期货。随后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先生再次强调:3个月后一定推出股指期货!
尚主席的这次改口,是确确实实站在保护普通投资者角度上的。虽然技术准备、
人才储备、风险防范等问题确实准备得差不多,但这次尚主席坦承:“深入开展金融期货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就是说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工作还没有做深做透。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工作让市场去做。投资者只有在期货市场上“呛了几口水”之后,才会学会“游泳”。这是金融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站在自己利益上不负责任的说法。我们在股市跌打滚爬了十几年,扪心自问,收获有多少。所以作为金融市场风险最大的品种之一的股指期货,在推出之前一定要站在中小投资者角度把风险教育做深做透,千万不要再让股指期货成为中小投资者的“绞肉机”。
熟悉国际金融史的都知道,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为机构提供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机会,而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机构操纵股市赚到暴利的工具;由于它的保证金杠杆效应,一方面它会涨时助涨,另一方面它也会跌时助跌。现在许多金融分析师认为美国证券市场出现过的几次大崩溃与股指期货的疯狂紧密相关。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更认为,股指期货是1929年美国证券市场大崩溃的“罪魁祸首”。
美股在1927年和1928年持续攀高,投资者在当时的股市上看到了许多一夜暴富的机会。许多中小投资者从证券公司借钱,即通过融资融券业务购买股票和做股指期货。在股市持续上升的通道中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借钱购买股票和做股指期货似乎是一个十分合理、低成本和容易赚钱方式。但当股市下降时,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所特有的风险开始显现。1929年10月24日,股灾开始上演。当时的美国所奉行的10%融资抵押策略是一条脆弱的如同纸一样的信用防线,十分容易被击穿,特别是在市场的跌幅一天就超过10%的情况下。只要信用底线被击穿,证券公司必须要求投资者进行补仓,恢复其抵押信用。那些无法补仓的投资者,唯一的方式就是卖出手中的股票用以还债。大量卖出股票的结果进一步导致股价下跌,招致更多来自于证券公司追加抵押金的电话,致使市场陷入恶性循环,引发了股市恐慌性抛售。美国之后又出现了几次股灾,包括2000年纳斯达克崩溃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其中股指期货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
很显然,股指期货大起大落,是不利于和谐股市建设的,也于刚刚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又快又好”方针不相符。笔者建议,把投资者教育等工作做踏实了,再推出股指期货也不迟。 吴丁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