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丁杰:股指期货明年初真的能推出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 08:48 每日经济新闻

  股改进入收宫阶段,决策层对明年年初推出股指期货大打包票。在此,笔者打上一赌:明年年初推出股指期货绝对不可能。

  在打这个赌之前,笔者想到的是2000年创业板的故事。当时创业板热,比起现在的股指期货热有过之而不及。其背景也是外有大兵压境、内有追兵追击,不搞怕被别人抢了这块“肥肉”。而上上下下更是群情激奋,摩拳擦掌。笔者当时就判断“创业板没戏”,很多人不以为然。可结果呢?

  笔者说明年年初推出股指期货没戏,并不是简单地类推。而是认为目前阶段推出股指期货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

  先说“天时”。当前的中国

证券市场,就像一个大病之人吃了几粒猛药之后刚刚缓过神来,这时您又要他去挑重担子,结果怎样,可想而知。中国证券市场本身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股改没有完全结束;大股东侵占没有很好解决;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非常不完善;上市公司质量普遍有待提高———总之证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根基还不牢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把证券市场的根基先打牢了,再去谈发展、谈创新。另外,对管理层和市场参与者而言,都意在小心呵护得来不易的信心恢复局面。而推出股指期货将分流市场多少资金,将给市场带来多大的影响,所有人心里都没底。

  再来看看“地利”。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准备。你要跑马,得有好的跑道吧。目前大家没有争议的是,把期货交易结算放在期货经纪公司,而期货公司由于前些年整个行业处于崩溃边缘,在技术上的投入少之又少。期货公司提供给商品期货交易的通道,只能说是勉强应付。要让期货公司去跑股指期货,一方面是没钱投入,另一方面技术上也还没开发好。而从金融交易所本身而言,其投资巨大、设备先进、容量巨大的股指期货交易系统和结算系统也没有完全开发好。就算目前已经开发好了,也还需要几个月的联网、调试、测试和几个月的试运行时间。目前这些工作紧锣密鼓,所以,推出股指期货技术上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再看“人和”。当前期货界人才短缺,笔者曾在期货界从业几年,当时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打着灯笼在期货界寻找,硕士、博士都找不到几个,像样的本科生屈指可数。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03年12月底,全国期货行业从业人数为9269人,其中博士47人占0.5%,硕士、博士总额365人占6%;到2005年底,从业人数和高管人才又有所下降。比照国际期货市场,我国期货行业需要一大批懂金融、会管理、讲诚信、能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股指期货属于高风险、高度专业化和高智力化的金融创新衍生产品,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呈空白状态,在人才培养上明显滞后。根据股指期货的特点,急需具有数理基础、经济金融理论、计算机和外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虽然自1997年以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开设了金融数学系或统计金融学系,积极进行本、硕、博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推出股指期货尚需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股指期货的风险教育工作。搞股指期货,风险教育要先行,并且一定要请既懂

股票又懂期货、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的人来做风险教育。否则,让街头买菜的老爷爷老奶奶、没有时间看盘的上班一族去投资股指期货,很多人会哭爹喊娘的。

  当前推出股指期货,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要把这些工作做扎实,笔者认为至少还得半年以上的时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