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股指期货多在周岁时活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02:59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亚 发自香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十年,是亚洲股指期货起飞式发展的黄金岁月。这一段时间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股指期货产品纷纷涌现,成交活跃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投资者。

  “各地证券市场刚刚推出指数期货时,给股价带来的冲击并不大,这是因为机构建仓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新型产品被散户所了解及接受都需要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第一阶段。”香港恒丰投资证券分析师梁渊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梁渊指出,从海外市场看,大部分市场的股指期货在推出一年左右的时间,会出现一个成交量激增和股价波幅明显活跃的情况。“经过第一阶段的运行,散户会逐步被期货的一些特性所吸引,比如说其以小搏大、T+0的交易方式等,同时看多看空的机构也逐步建好仓位。有了交易对手,

证券市场也就必然出现交易活跃和波幅增大的情况。”梁渊说。

  与股指期货对应的是

股票市场成交量的激增,在股指期货推出前,香港证券市场只有1981年一年的成交量超过1000亿港元,而自1986年推出恒指期货后,当年成交量即上升为1231.28亿港元,同比增长了62%,1987年成交量又上升至3714.06 亿元,是1986年的3倍。数据显示,从1986年到2005年,香港股指期货、期权市场交易量增长了近13倍。

  上述情况不仅仅出现在香港,

马来西亚于1995年11月推出了吉隆坡综合股价指数期货;韩国于1996年6月开设了 KOPSI200 股指期货;1998 年7月,台北国际金融交易所推出了台指期货,这些证券市场均出现了与香港类似的情况。可以说,期货交易变化与证券交易量完全是共荣同衰,互相依赖的。

  从亚洲各国及地区的情况来看,比较特殊的是日本的股指期货。新加坡金融期货交易所在1986年9月抢先推出了日经225指数期货。1987年6月9日,日本推出了第一只股指期货合约。由于海外投资者已经认可了新加坡交易的日本股指期货,因此在日本本土推出的股指期货合约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交投平淡。

  凯基证券运营总裁邝民彬向本报表示,股指期货交易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不涉及具体的股票交割,因而在设立方式上具有开放、自由、跨地域的特点。近年来,以国外指数为标的开设股指期货已成为各金融中心竞争的一大热点。新加坡近期推出A50股指期货实际上已经对中国本地的品牌形成压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