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定价权旁落 新交所回应A50股指期货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 06:08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孙健芳

  实习记者 杨佳 北京报道

  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推出还没有时间表,而新加坡交易所(下称“新交所”)已经正式公布了9月5日上市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的计划。

  海外先于国内推出同类产品,究竟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一国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全球的公共奶酪,动手快的人容易获取话语权优势,”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说。在他看来,新交所先中国市场推出A50股指期货,将对未来沪深300指数期货构成极强竞争性,并对中国证券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而新交所方面则表示,中国A股的定价权仍在A股市场,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只是在中国金融市场价格发现过程中扮演补充角色。

  争论还在继续。

  A50股指期货

  7月24日,新交所正式公布了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的计划,这是第一只以中国A股市场为成分股的股指期货。

  之前在国际市场交易的中国股票指数期货有3个,分别为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新华富时25指数期货、恒生H股指数期货和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交易的中国指数期货,这三只股指期货分别以香港红筹股、H股和美国上市的中国境内公司为成分股。

  “国际很多机构想找一个途径对A股市场进行投资,这些机构包括一些国际对冲基金。” 新交所产品和服务部国际产品处简佩玉告诉本报,在推出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之前,新交所已经为投资者建立起投资亚洲金融市场的通道,推出了日经225指数期货、摩根台指期货、投资印度的股指期货等。

  “我们怎么可能缺少中国市场?”简佩玉说。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客户的强烈需求,目前可投资国内A股QFII额度早就不够用,每次新增加额度,很快就用完,更多机构投资者想进来。

  基于客户需求,新交所2005年初就为推出投资中国的股指期货做准备,但判断推出一个股指期货的恰当时机则依据客户需求的强度,之前新加坡的曼氏金融私人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高级总裁吕家彦认为,正是目前中国引进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达到一定规模,客户需求水涨船高,推出A股指数期货时机成熟。

  此次推出的新华富时中国A50股指期货直接选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市值前50名A股。“在推出产品过程中,也不可否认指数提供商的作用。” 简佩玉说。而市场人士认为,指数供应商越受欢迎,投资者对产品就越关注,股指期货交易量就会加大,交易所就会收取更多佣金,并因此扩大了影响力,这是一个多赢的过程。

  定价权争论

  胡俞越接受有关媒体时采访时表示,一国的金融衍生产品是全球的公共奶酪,动手快的人容易获取话语权优势,他认为新交所是个侵略性很强的交易所,虽然它上市交易的品种都是本土以外的,但它推出的“日经225指数”曾经一度超过了日本。

  持有相似观点的市场人士还担心,由于新交所先于国内市场推出“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而QFII队伍不断扩大,它们可以在新交所通过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做多,在A股市场做空,导致国内股指有可能成为新交所的“影子价格”,并使中国股市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境外交易所的控制。

  由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国内对A50编制商提供内地股市实时行情时采取一些约束性手段。

  对上述观点和质疑,新交所副主席汪瑞典此前就表示,中国A股的定价权仍在A股市场,而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只是在中国金融市场价格发现过程中扮演补充角色。

  “就拿市场上议论较多的日经225来说,现在日本期货交易量大于新交所的交易量,价格主导权一直在日本现货市场。”简佩玉说。

  对于国内市场担心的QFII套利引发中国A股市场波动问题,新交所认为:他们在产品设计中没有特别考虑QFII为主要的客户群体,之前新交所推出的几个针对其他市场的股指期货,到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人通过新加坡市场来操控当地股市。

  “我们还规定每个机构的持仓上限为5000手,因为每手合约价值为5万美元,所以每个机构持仓上限金额为2.5亿美元,而这样的持仓规模并不足以操控市场。”新交所不同部门人士给出同样说法。

  至于国内建议“考虑采取一些约束性手段来制约新华富时A50编制商”的做法,华夏期货公司总经理梁峻认为不仅偏颇而且不可行,“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个开放的市场,如果管得太死则缺乏活力,刻意阻挠发展还会自损国家形象。而且,对数据源的控制在现在市场中是无法做到的,因为任何一个会员单位都可以拿到交易信息。”推出国内股指期货

  梁峻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国内尽早推出股指期货,就完全有别于当年日经指数滞后新加坡两年的情况。

  不过,这一切还需要一个过程。

  新交所在9月份推出这只中国A股指数期货已经促使国内有关决策层加快推出股指期货的步伐, 6月底、7月初征求有关交易结算规则意见、修订相关法规、举办金融期货培训等一系列措施频繁出台。

  即使这样,业内分析,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发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征集结算会员、交易测试等程序,国内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合约也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才正式面世。

  至于沪深300指数推出之后,已经运作的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会不会对其产生影响,新交所认为,沪深300指数期货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相比,其合约规格、规模比较适合散户,而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合约每手合约价值为5万美元,更多针对机构。而且,因为两个市场上有类似期货或相同期货,两个市场之间的互助影响能够引起多方的关注,使得股指流通性增强,股价更加透明,有利于价格发现。

  梁峻认为,国内股指期货一旦推出,其交易量肯定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前5名。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