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15:03 新浪财经

  随着11月东北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供给市场,月初北港玉米现货平舱价格有所调整,下跌40-50元/吨,而C1801期价却不跌反涨,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月初玉米淀粉阶段性供需紧张,叠加CS1801合约基差修复,在CS1801大幅上涨的带动下,C1801也走出一波向上行情,而11月中旬以后,玉米淀粉炒作热度下降,玉米热点回归现货供需主导。在华北优质玉米惜售、物流运费上行、东北新粮获市场青睐等利多的因素影响下,北港玉米现货平舱价格逐渐上行,回归1700元/吨以上,带动期货资金做多情绪。然而基本面上,全球玉米供应宽松的氛围叠加国内集中售粮情况尚未出现,同时下游生猪养殖行业恢复缓慢,一旦基层种植户售粮意愿增强,新粮集中抛售的话,阶段性供应压力释放下,玉米价格或仍有下探空间。

  一、基本面因素分析

  (一)USDA报告:16/17年度全球库存再创新高,17/18年丰产前景

  全球市场年度对比,USDA报告(11月数据)估计2016/17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为10.75亿吨,预计全球玉米总消费为10.63亿吨,期末库存为2.27亿吨,库存消费比为21.32。

  2016/17年度全球玉米供应十分充足,产量估计数据创近年新高。2010年以来全球玉米期末结转库存不断增加,于2016/2017年度达到最高峰,主要的玉米产区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去库存的难题。同时报告预估2017/18年度全球玉米总产量为10.44亿吨,同比减产2.87%,预估全球玉米总消费为10.66亿吨,期末库存为2.04亿吨。2017/18年度期末库存将出现7年来的首次下滑。

  图1:全球玉米年度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USDA11月9日公布的11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7/18年度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为9040万英亩,较上年下降3.83%。美国2017/18年度玉米收获面积预估为8310万英亩。播种面积和收获面积均较上月预估数据保持不变。美国2017/18年度玉米单产预估为每英亩175.4蒲式耳(上月报告为171.8蒲式耳/英亩,市场预测空间170.0-174.0)。美国2017/18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45.78亿蒲式耳(上月预估为142.8亿蒲式耳)。美国玉米丰产前景良好,单产总产都较上月报告上调,对市场利空明显。

  全球市场来看,17/18年度供需情况预测数据显示,除美国总产量上调,数据略高于市场预估以外,其他玉米的主要生产国如阿根廷、南非、中国17/18年度产量较10月份预估数据均保持不变。而全球玉米总消费上,虽然饲用玉米消费有所增加,但是由于高粱的替代作用,致使美国国内用于加工乙醇的玉米数量下调,总消费比起产量增长的数额较小,全球17/18年度年末库存预估上调至2.0386亿吨,高于前值2.0096亿吨。美国的丰产预期及全球供应宽松的格局将继续令玉米市场价格承压。

  图2:全球玉米年度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二)2017/2018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出现缺口,去库存成效显著中国农业信息网发布的11月份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显示:

  2016/17玉米市场年度已经结束,据估计数据显示,比起上年度,播种面积调减有明显成效,播种面积由3812万公顷减少至3677万公顷,减少3.5%,而产量由22463万吨减少至21955万吨,减少2.3%,降幅小于播种面积的减少比例,原因在于今年水热、天气条件配合较好,土壤墒情适宜,从黑龙江省农委获悉,今年黑龙江省玉米单产、品质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平均单产提高在5%以上。本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246万吨,比上年减少71万吨,并且在17/18年度的预测数据中,进口量将继续减少,主要的原因是玉米市场化逐渐开放以后,国内玉米价格下跌,国内产区批发均价由1870跌至1631,下跌12.8%,而进口玉米到岸税后均价由1598提高至1698,进口玉米价格优势减小,同时政府引导优化并提高国内玉米的需求,以消化庞大的库存。另外由于消费上,饲用玉米和工业消费量有明显的提高,饲用玉米增加了1202万吨,工业消费增加了近410万吨,总产量减少的同时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库存期末结余大幅下降,达到1121万吨,比上年度减少2250万吨左右,去库存和优化种植结构的效果突出。

  2017/18年度,11月预测数据较10月数据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玉米播种面积35100千公顷,相对16/17年估计数据继续减少,单产数据则小幅提高,向6000公斤/公顷靠拢。预计玉米产量将达到2.10亿吨,比本年度减少4.3%,减少944万吨。消费上主要体现为工业消费的上涨,由5825万吨上升到6130万吨,增长305万吨。种植面积的调减以及下游深加工需求的改善,特别是乙醇汽油政策的提出,刺激工业消费的提振,年度结余变化由正转负,供需出现缺口。根据各项统计结果,虽然产量和库存量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但种植面积、产量和结余较往年均已形成拐点,将呈现逐步减少趋势,去库存稳步进行。

  图3: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瑞达期货

  (三)临储玉米轮出,玉米供应承压

  截至10月27日,今年玉米拍卖正式结束,临储玉米拍卖25周累计成交量超5600万吨。据统计,当前剩余库存14年产玉米5300万吨,15年产玉米1.25亿吨,合计17800万吨。

  在经历8月份的拍卖热情降温之后,自9月7日开始,临储玉米每周计划投放量开始增加,9月底单周拍卖总量已增加至300万吨以上,10月底最后两周计划投放量均达到470万吨,9月和10月累计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0万吨。临储投放加量的动作,可以理解为,由于市场预期今年补贴力度不如去年,部分企业对于陈粮的需求会相应提高,确保在新旧交替期间不会出现粮源短缺的情况。市场供应在新粮集中上市之前都以陈粮为主导,玉米价格也受到陈粮拍卖成交价格的支撑,自8月中旬开始,临储整体呈现成交量、成交率逐渐走高的特点。随着玉米收割晾晒陆续进行,市场进入新旧交替阶段,同时临储拍卖已经告一段落,不过按平均出库时间需要40天来计算,10月份成交的临储陈粮将于12月中上旬供应市场,届时国内玉米市场仍将面临新旧粮双重冲击,这将抑制新粮上方炒作空间,压制玉米市场价格。

  图4:2017年临储玉米拍卖周度结果

  数据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瑞达期货

  (四)进出口方面

  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0月份中国进口玉米7万吨,环比下降72%。16/17玉米市场年度累计进口玉米245万吨,较15/16年度减少74.5万吨。2017年10月份,我国出口玉米2417吨,环比上升47.5%。16/17年度中国累计出口玉米约7.8万吨,较15/16年度增加1723%。虽然看似出口同比增幅巨大,但基数较小,不应过分解读。

  图5:中国玉米进口量历年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资讯、瑞达期货

  图6:中国玉米进出口量情况表

  数据来源:WIND资讯、瑞达期货

  目前进口比价仍存在优势,近月船期至广州港,美湾玉米进口成本1550-1600元/吨左右。当前广东港国产玉米价格在1800-1850元/吨,较进口玉米成本高出250-300元/吨。国内玉米价格稍高及玉米品质相对进口玉米偏低,不能满足部分用粮企业对高标准玉米的需求,同时农产品增值税的减少,进口成本的下降,进口利润是促使玉米进口的主要原因。据布瑞克数据显示,美湾玉米进口利润11月份的均值达到280元/吨,较10月份变化不大。

  图7:中国玉米进口利润走势图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五)国内玉米南北库存情况

  从库存来看,10月以后由于东北产区收割进度加快,新粮上量逐步增加,集港量上升,同时受雨雪天气影响,压港现象较为严重,北方港口玉米库存呈现上涨趋势,截止11月24日北方港口库存429.3万吨,较10月月底增加近100万吨,涨幅为29%;南方港口走货则维持高位,饲企需求增加,加上到港船期推迟,到货减少,南方港口库存较上月同期减少了18万吨,截止11月24日,广州港口库存17.8万吨,环比减少50%,其中外贸库存已见底,不过在月底开始批量到货,库存有回升预期。

  整体来看,库存仍高企,北方港口库存更是处于历史高位,同时待南方港口集中到货,港口现货压力显现,港口报价或出现回调。

  图8,玉米南北方库存情况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六)下游需求状况

  从玉米的消费情况来看,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分别占据第一、第二的消费比例并明显的远超其他类型的消费。数据预测2016/17年度玉米饲用消费13000万吨,玉米工业消费为6300万吨,食用消费1150万吨。展望2017/18年度玉米饲用消费14000万吨,玉米工业消费为7500万吨,食用消费1150万吨。

  图9:我国玉米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1)饲用消费方面

  从年度来看,11月猪价较去年同期下跌达2.5元/公斤,主要是去年供应增加,来自于生猪压栏后提供的肉更多,以及进口猪肉的数量较多打压国内猪价,另一方面就是猪肉价格较高,购买力有限使得消费需求有所减少。

  从月度来看,11月初,全国猪价一直徘徊在14元附近,随着冬季旺季的来临,猪价季节性回暖再现。从供给端看,目前市场出栏猪源偏紧。养殖户方面对11月底、12月初的行情有一定期待,惜售情绪增加。农历年底为猪肉的传统消费旺季,是全年猪肉消费的顶峰。元旦春节双节前,屠宰场处于集中备货阶段,猪价上涨态势有望持续至春节前后。

  图10:全国生猪价格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2015年“水十条”规定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各地加快拆除猪场,除四川、湖南还未公布明确完成时间,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预计于2018年底完成,其余各省市自治区预计均在2017年底前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关闭、搬迁。

  本轮猪周期受环保政策的影响,限养禁养持续缩减生猪产能,导致能繁母猪存栏与生猪存栏长期处于低位。2013-2017年,持续出现负增长,能繁母猪存栏至今持续下降,2015年年中能繁母猪存栏已不足4000万头。依照农业部监测数据推算,能繁母猪自2015年年中至今累计再减少约450万头,按照我国当前MSY(每头母猪每年出栏肥猪数)水平15来计算,则将减少6750万头生猪出栏。

  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0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量环比下跌0.2%,比2016年10月减少6.6%;2017年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3%,比2016年同期减少5.3%。

  从布瑞克数据来看,10月统计生猪存栏3.4810亿头,能繁母猪存栏3550万头,双双创出新低。预计年底前仍将有不少小型养殖企业面临关闭或迁出禁养区的处境,因此生猪存栏料将延续低位。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双双下行将会制约饲料消费增长。

  图11:全国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2017年上半年,生猪、能繁母猪、蛋禽、肉禽存栏同比不同程度下降,存栏率仍处于低位,生猪收益下降,禽类养殖亏损。饲料市场景气度与养殖业密切关联,受此影响,饲料终端需求仍不旺,大部分饲料企业采购心态趋谨慎。1~6月份,农业部重点跟踪的180家企业饲料总产量903.6万吨,同比下降0.9%,整体上呈小幅下降态势。

  从饲料品种来看,猪料消费对国内玉米消费影响是最大的,因为禽料(尤其是肉禽)中添加高粱、大麦等非玉米饲料的比重较高,鸭料中高粱的添加比例已可达到100%。生猪养殖的低迷导致饲料需求清淡,对玉米消费的提振力度有限,难以出现大规模增长。据WIND数据显示,饲料生产累计值虽然仍处于逐年增加的态势,但是近年同比增长率较往年已有明显回落。

  图12:国内饲料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瑞达期货

  (2)深加工方面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玉米)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工业的特点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产品极为丰富,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但主要是淀粉及酒精,其它产品多是这两个产品更深层次的加工品或生产的副产品,这些深层次的加工品或副产品其价值相当高即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11月中上旬,我国玉米淀粉市场出现明显的回暖,由于前期淀粉下游的食品生产企业担心供暖季到来,11月15日后华北环保政策可能从严,将会影响市场供应,造成提货困难,因此下游企业补库需求集中释放,提前囤货,造成阶段性供需偏紧的格局。同时由于泰国连续降雨,越南连遭台风,导致木薯淀粉缺货,木薯淀粉价格恐慌性飙升,对于具备一定替代作用的玉米淀粉有挺价的氛围。下游企业为了做库存,上调玉米淀粉收购价。截止11月15日,山东地区玉米淀粉价格主流报价在2500元/吨左右,较月初涨100-150元/吨不等。

  随着玉米淀粉价格上涨,企业加工利润较10月份大幅上升。据布瑞克数据统计,10月中旬的淀粉企业的加工利润,河北约50元/吨,吉林约70元/吨,山东100元/吨,而11月17日的数据显示,河北上涨至172元/吨,吉林上涨至177元/吨,山东上涨至232元/吨,加工利润达到近年新高。玉米淀粉行业利润丰厚,驱动玉米深加工企业恢复开机,据布瑞克数据显示,截止11月17日,全国开机率达80%,比月初增加了9个百分点,处于历史高点。该阶段行业开机率虽然高企,以及接近满负荷的生产运转仍未能有效缓解供需的紧张。

  11月下旬,随着环保题材炒作热度下降,环保政策并未实际落地,目前并未对加工企业的生产造成限制或停机,玉米淀粉企业开工率逐步上行,截止11月24日,开机率达到81%,在高开机率的带动下,供应逐步宽松,市场收购玉米淀粉回归理性,淀粉企业主要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企业淀粉库存逐渐增加,市场对于玉米淀粉高价购货较为谨慎,在玉米集中上市前后,玉米淀粉或将面临回调。

  然而淀粉的高开机率对于玉米原料的需求有提振作用,深加工企业玉米到货量充足。

  图13:全国淀粉企业开机率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图14:玉米淀粉加工利润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图15:玉米淀粉现货价格

  数据来源:布瑞克、瑞达期货

  (3)政策方面

  A、乙醇燃料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生物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当下生物燃料乙醇世界生产大国前两名分别是美国和巴西,年产量为4422万吨和2118万吨,中国目前虽已成为第三大国,但年产量仅有26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不到4%。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我国玉米库存高企,亟待消化,发展燃料乙醇的前提是确保我国口粮供应安全和饲料用粮供应安全。在当前我国粮食供给充裕、玉米阶段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发展以玉米等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现在的燃料乙醇每年产量260万吨,2020年要达到1000万吨,就是还有超过700万吨的增产,1吨燃料乙醇需要3吨玉米,折合玉米需求超过2000万吨,将有利于加速玉米去库存。不过新建燃料乙醇或者酒精加工企业都得2018年底才能竣工投产,也即对玉米消费的拉升动作用要到2019年才体现,也即和1801、1805合约的玉米和淀粉影响不大。

  B、政府补贴方面:深加工补贴政策对后市影响巨大。补贴额多则深加工企业成本下降,愿意低价出售产品,市场价格会偏低;补贴额少则生产者不愿意压低价格,市场价偏高。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2016年玉米上市后部分地区面临卖粮难问题,受此影响,东北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相继对省内的部分玉米深加工和饲料企业给予收购补贴,以此刺激玉米收购市场活跃。

  从往年补贴的情况来看,去年东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补贴公布时间在10月底到11月初,补贴100-300元/吨不等。深加工企业在东北玉米收购活动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纷纷在补贴期内加大了玉米的采购力度。

  而今年国家粮食局秋收座谈明确深加工玉米补贴以预案方式出现,但触发条件是玉米必须下跌到一定程度,另一方面中储粮明确只收400万吨轮换,加300万吨应急预案,应急启动条件同深加工补贴一样。今年若没有深加工补贴,下游采购玉米的积极性或稍有下降,从政策面来看,今年市场政策力度或减弱,更偏向于稳价。

  整体来看,政策方面有意通过增加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来支撑玉米消费,长期来看,玉米供需结构好转是不争的事实,下游需求依靠政策导向正在不断释放。

  (七)替代品比价

  (1)大豆

  根据国家发改委《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统计数据计算,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为3:1。考虑到农民心理,种植比价定位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种植大豆比玉米更省工省事。因此一般认为,2.5的比价是大豆玉米比价均衡点。另外,近5年的数据显示CBOT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在1.7至3.4之间波动,中间值也为2.5。显然,国内外数据均认同2.5的比价是大豆与玉米比价的一个相对平衡点。目前大豆玉米比价为2.05,低于2.5,大豆对玉米无替代优势。

  图16:大豆玉米比价

  数据来源:WIND资讯、瑞达期货

  (2)小麦

  玉米和小麦都可以作为饲料,消费替代关系明显。因此玉米与小麦比价也就主要体现在消费比价关系上。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2016-2017年两者比价的平均值倾向于保持在1.347左右,但该比率的变动幅度较大。一般认为小麦玉米比低于1.1可能出现小麦替代玉米情况,比价低于0.93的话,将出现大规模替代现象。目前小麦对玉米比值为1.449,小麦无替代优势。

  图17:小麦玉米比价

  数据来源:WIND资讯、瑞达期货

  二、期货方面

  (一)期价走势技术分析

  2016年,国家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将以往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供求关系靠市场调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

  长达九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这被解读为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这意味着,被扭曲的农产品市场将来会回归以价格反映供需基本面的正轨。

  从图18中可以看出截取的2011年-2014年玉米价格由于收储政策的支撑,波动区间始终保持在2000元/吨以上,期间大部分时间在2200至2600之间波动。

  横坐标1-241为每个正常年度,如2017年1月1日开始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的期货交易日。图中数据显示,玉米价格走势仍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原因在于玉米具有季产年销的特点,即季节生产、全年消费。我国的玉米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虽然国土有南到北都具有种植生产玉米的条件,也一年四季都能收获春夏秋冬季产的玉米。然而一般情况,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占全国36%左右;总产占全国的40%左右。基本上为一年一熟制。因此随着东北主产区新季玉米开始上市,相比其他产区能给市场带来较大的新季玉米供应量,玉米现货价格往往开始步入下跌通道,近年来,通常在11月至12月出现集中上市期的价格低点,而期货价格上也反映出现货价格的这一个季节性特征。

  图18:玉米期货结算价(主力合约)

  数据来源:WIND资讯、瑞达期货

  11月份玉米主力合约C1801整体呈现强势上行的走势。11月初于1650底部启动,在玉米淀粉CS1801合约带动下单边向上,中旬受CS1801高台跳水影响,C1801期价在1700位置遭遇强阻力,下探回踩20日均线及布林带中轨,C1801期价快速杀跌至1675确认技术支撑,随之向上再次测试1700关口的压力位。

  11月份由于临近交割月,资金进行远月合约的移仓换月,C1801合约成交量和持仓量屡创新低,然而MACD能量柱保持0轴以上,KDJ与RSI指标大部分时间保持于50线上方,布林带中轨拐头向上移动,中下旬期价日线沿布林带上轨运行,日线均线多头排列,整体呈现强势格局。

  11月中下旬由于北方冷空气来袭,对东北粮源运输造成阻碍,物流运费上涨,加上华北农户持优质粮待涨,惜售心态较强,现货价格大多稳定坚挺。11月底贸易商往东北采购新粮,东北粮源入关增多,东北产区本地深加工企业连续提价收购新粮以做库存,对东北粮价形成支撑。截止11月27日,目前锦州新粮水分15%以内主流收购价1635-1640元/吨,平舱价1675-1685元/吨,价格较前一周分别上涨15元和5元,港口平舱价较月初上涨20元/吨。

  图19:玉米C1801合约日线图

  数据来源:博易大师

  (二)主流资金行为分析

  从图20中可以看出,进入2017年以来,随着时间推移,主力合约前20名多空持仓量呈现阶梯下行的趋势,降幅明显。11月份主力合约的多空持仓量均为2017年的低位,净持仓屡创新低,表现出市场资金撤离,参与热情不大,多空均保持谨慎的状态。

  具体来看11月份的持仓结构,11月份,C1801合约前20名净持仓增减趋势以11月14-15日为分界点,上半个月随着结算价从11月1日的1661反弹至11月14日的1692,净空持仓由31063手增加至87621手,主要是因为期价上涨时候,多单获利了结,出现减持,而从11月15日开始,多空双方持仓出现陆续减仓的态势,相比11月14日,11月24日的多单已经减持35734手,空单减仓73092手,净空持仓达到50263手。空单减持比多单更多,期价仍保持向上运行的态势。

  整体来看,由于玉米长周期下游需求的改善,以及近期华北玉米现货惜售情绪较浓,东北玉米受到追捧,目前玉米合约C1801于1650底部获得支撑后,资金逐渐往远月C1805进行移仓,并持长周期做多思路。然而短期看来现货市场尚有集中售粮的可能,C1801持仓量和成交量减少,向上动能有限,C1801短期多单应保持谨慎。

  图20:玉米主力合约前20名持仓情况

  数据来源:大商所,瑞达期货

  (三)大商所仓单情况

  截至2017年11月24日,大连交易所玉米仓单18014张,仓单数量较上周保持不变,目前港口平舱价接近于期货价格,收购现货在期货上卖出难有利润可图。若期货价格大于仓单成本价,企业才会倾向于在期货上进行套保。

  图21:大商所玉米仓单及主力合约结算价

  数据来源:大商所,瑞达期货

  三、12月份行情展望

  综上所述,全球方面2016/17年度全球库存再创新高,主要的玉米产区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去库存的难题,17/18年全球供应宽松及美国的丰产预期将令当前的市场价格承压。不过随着各国家发展玉米下游深加工,扩大产能,长期来看玉米的供需结构有出现拐头的迹象,2017/18年度期末库存将出现7年来的首次下滑。

  国内方面,2017/2018年度国内玉米供需缺口扩大,随着中国缩减种植面积、去库存政策的执行,以及发展下游工业消费方案的逐步落实,如乙醇燃料的推广,东北深加工产能的投放,下游需求依靠政策导向正在不断释放。玉米总产量和结余较往年均已形成拐点,将呈现逐步减少趋势。长期来看,玉米供需结构好转是不争的事实。

  供应方面,新粮处于集中上市阶段,10月底今年玉米拍卖正式结束,临储玉米拍卖25周累计成交量超5600万吨,10月底成交的临储陈粮将于12月中上旬供应市场,届时国内玉米市场仍将面临新旧粮双重冲击。进口方面,16/17年度累计进口量较上年度有所减少,10月进口量环比也下降较多,进口玉米虽然仍存在价格优势,但是由于国内玉米价格下跌,进口利润空间有所减少,进口需求减少。港口库存上,在11月份,由于新粮上量逐步增加,集港量上升,同时受雨雪天气影响,压港现象较为严重,北方港口玉米库存呈现上涨趋势。南方港口虽库存较低,但月底船期到货,港口库存将有所回升,整体港口库存较往年仍处于较高水平。整体来看供应上仍然处于较为宽松的局面。

  需求方面,主要从生猪养殖的饲料消费和淀粉深加工来看。因受到环保因素影响,目前养殖业补栏积极性较弱,从养殖利润来看,生猪养殖利润低位徘徊。生猪存栏料将延续低位。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双双下行,生猪饲料需求端对玉米消费的支撑有限。淀粉深加工则由于加工利润丰厚,驱动深加工企业恢复开机,加工企业的高开机率对于玉米原料的需求有提振作用,深加工企业玉米到货量充足。然而开机率的回暖,淀粉供应量的回升缓解了供需的紧张,玉米淀粉价格或有下行风险。整体需求的释放期在于元旦春节期间的备货行情以及长期的深加工结构改善。

  虽然东北产区新季玉米已陆续上市,然而11月份玉米现货价格保持坚挺。原因是近期华北玉米现货惜售情绪较浓,导致东北玉米受到追捧。短期来看,一旦基层种植户售粮意愿增强,新粮集中抛售的话,阶段性供应压力释放下,玉米价格或将下跌。

  通常在11月至12月出现集中上市期的价格低点,而期货价格上往往也反映出现货价格的这一个季节性特征。预计12月份玉米期价上行存在压力,但是农历年底备货行情即将到来以及长周期的消费结构改善,下方探底空间或有限,预计期价或将震荡偏弱运行,重点关注后期的天气情况以及补贴政策的影响。

  四、投资操作策略

  (一)短线策略:短线来看,上方有集中售粮压力,下有深加工需求预期支撑,但预期兑现周期较长,在集中售粮的阶段,期价仍有一定的向下调整探底的空间。C1801合约已接近交割期,建议操作远月合约C1805,轻仓试空,止损1800元/吨。

  (二)中线策略:长期来看,由于深加工需求改善,年度供需缺口扩大,玉米供需结构好转,现价处于长周期低点,1801合约不久将进行换月,长线多单暂时等待回调机会,在远月1805合约上寻找买点,逢低做多。

  (三)企业套保:

  生产方:国内主产区处于集中上市阶段,现货供应压力增加,现货价格可能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同时后期存在补贴政策以及天气状况的不确定性,建议生产方参与套保,锁定利润。

  对于投资者来说,同时应关注外部市场的变化。若有异常或特别的最新影响期价的基本面或消息面变化,则应及时注意调整投资策略,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

  瑞达期货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宋鹏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