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争夺原油定价权恰逢其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30日 07:31  期货日报

  格林期货 刘波

  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正是我国建立自己定价中心的良好时机。这样既可以借鉴国外交易所的成功经验,推出完善的交易合约,又可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增加我国原油市场的受关注程度。而如果迟迟不动,原油定价权必将再度旁落。

  2011年8月,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5.2%,已超越美国。这是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连年打破历史纪录后,首次超过美国。

  2012年1月19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最新《月度石油市场报告》认为,国际石油需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日减少30万桶。2011年全年石油日均需求为8950万桶。

  2012年1月23日,欧盟通过一项决议,从当日起禁止欧盟国家与伊朗签署新的石油及石化产品进口合同,但已经签订了的合同执行期允许延续到6月30号,这是欧美国家对伊朗采取石油禁运的关键一步。

  2012年国际原油市场格局面临重大变化。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发达国家原油需求缩减,但原油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这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中东地区局势比十年来任何时候都更紧张,美国、欧洲以及以色列与原油大国伊朗的关系日益恶化,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对原油的需求仍在增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其城市化进程仍未结束,对原油的需求仍在上升阶段。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一至两年内,国际油价有可能再度飙升。从能源战略出发,此时正是我国与欧美国家争夺原油定价权的良好时机。

  争夺原油定价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我国城市化进程仍在进行中,对原油等传统能源的需求仍具有刚性,原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已达4.58亿吨,比上年增加4700万吨左右,预计2011年需求量将达到4.83亿吨。但2011年1—11月,全国原油加工量仅为4亿吨,预计全年加工量为4.4亿吨,全年供应缺口达到4000万吨以上。

  原油进口方面,2010年我国原油净进口2.53亿吨,比上年增加3400万吨,增长15.6%。

  2011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54亿吨,约合每日510万桶,较2010年增长6.0%,增速有所回落。季度数据显示,1—9月份,我国进口原油18897万吨,同比增长9.5%。2011年以来,国际油价高位宽幅波动,原油进口受到一定影响,二季度较一季度增幅回落5.6个百分点。三季度后,进口有所增加,增长9.4%,较二季度上升2.6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原油需求仍然十分强劲。

  2008年有研究证实,中国GDP增长与原油需求增长的正相关性达到82%。虽然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出现下滑,但预计仍在8.5%以上。这对原油的需求量不言而喻。我国原油产能的增长很有限,原油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而我国对原油价格话语权不足,极大地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

  第二,我国新能源发展尚需时日,传统能源仍居主导地位。虽然国家通过“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但依照目前的状况来看,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尚不足我国全部能源消费的10%。技术、成本等因素大大制约了新能源的推广速度。中短期内,我国仍将依靠煤炭、原油等传统能源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打破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原油的价格垄断,才能切实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目前,原油价格掌控在美国手中,美国只需要拨动本国的原油库存或者在期货市场投入少量资金,就可推动或者打压世界原油价格,其对原油价格的调控具有主动性,而这种行为无疑使得我国的原油进口处于被动地位。

  由此可见,争夺原油定价权不仅能降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成本,满足我国自身的能源需求,保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争夺原油定价权的时机分析

  2012年将是国际原油市场动荡的一年,但却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加快,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的机遇显得尤为宝贵,同时也更加迫切。

  一、世界原油需求出现缩减

  欧佩克在1月份的报告中显示,由于短期美国汽车销售状况好转,2011年第四季度世界原油消费水平较第三季度有所回升,但较2010年同期出现了大幅下降。发达国家原油总体需求维持负增长,这已经是第三个季度保持负增长,而由此带来的欧佩克原油产量也开始呈现逐年下滑态势。

  IEA发布的最新《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得更加悲观: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原油价格较高和2011年暖冬三大因素,国际石油需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日减少30万桶。2011年全年石油日均需求为8950万桶。

  在IEA的统计中,在过去10年间的40个季度中,只有7个季度石油需求出现过同比下降的情况,其中5次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另两次发生在2000年经济衰退期。去年四季度石油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普遍收缩的情况相当少见,这表明目前全球经济已出现明显下行风险。

  国际能源署表示,将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预期下调50万桶至80万桶,将2012年全年整体石油日均需求增长预期下调20万桶至110万桶,如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还可能再次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甚至不排除将增长预期调整为零。

  世界原油需求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疲软。其用油量的缩减可能导致原油阶段性时期内出现供给过剩。而如前文所述,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高速时期,虽然也会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等宏观层面的影响,但是受到城市化及人口红利的带动,我国对原油的需求至少在未来10年内仍将保持扩张态势。因此从总体上看,这次经济危机是我国争夺原油定价权的良好时机。

  二、美国的原油需求持续降低

  2011年12月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进口量呈现逐级下降态势。2011年前9个月,美国各种石油产品的出口量为7.534亿桶,进口量为6.894亿桶,正式由原油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这是60年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从美国能源部进口原油的数据来看,自2009年开始呈现逐月下降态势。图3显示,美国原油进口量的趋势性已经明显向下倾斜。

  美国近年来奉行新能源战略,目前美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燃料中的乙醇添加量已经达到15%。有最新消息称,美国正在拒绝修建来自加拿大的输油管道。而加拿大目前是美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日供应量达到277万桶。这一消息进一步表明美国对原油的需求在逐渐降低。

  美国自身对原油的依赖减少后,干预原油生产和价格的利益动机将有所减少,这为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增加了一定的活动空间,以及与其他原油出口国进行定价谈判的筹码。

  三、WTI原油定价权重的降低

  长期以来,WTI原油一直是国际原油的定价中心,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的逆价差不断扩大,最大逆价差达到-28美元。这是由于WTI原油期货的成交量和持仓量不断萎缩,在原油定价中的权重越来越低。NYMEX这个传统的原油市场可能渐渐失去原油价格的话语权。图4显示,自2009年开始,WTI的持仓量从20万手下降到6万手,降幅高达70%。

  图4  WTI原油期货总持仓量

  与此同时,世界原油的定价中心正逐步向欧洲转移。布伦特原油期货近两年来发展很快,其交投活跃程度大大增加。从IPE市场每日的交易看,交投活跃的原油合约包括一个主力合约与若干次主力合约,与NYMEX市场十分类似。2011年6月23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交易量创纪录地超过100多万手。且从布伦特原油成交量较大的合约看,它们同时都显示出较高的持仓量,某些合约的持仓还甚至超过了单日成交。但是,目前由于欧洲经济的低迷,原油需求同样处于下滑态势,这为布伦特原油交易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正是我国建立自己定价中心的良好时机。这样既可以借鉴国外交易所的成功经验,推出完善的交易合约,又可以吸引大量的投资者,增加我国原油市场的受关注程度。而如果迟迟不动,原油定价权必将再度旁落。

  四、中东局势推动我国加快争夺原油定价权

  2011年以来,中东地区局势日益紧张,伊朗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达到历史“冰点”,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快速增加。国际能源署的近期报告认为,目前国际石油产业面临多重风险,伊朗原油出口受到西方制裁,将造成欧洲炼油商货源供应不足,地缘局势紧张将导致油价上涨,并可能挤压市场需求。

  伊朗作为全球原油出口第三大国,2010年每日出口原油达258.3万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如果爆发战争,原油价格无疑将一飞冲天。而我国是伊朗原油出口的第一大国,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可能遭受原油价格快速上涨所带来的巨大通胀压力。

  不过,目前伊朗的紧张局势对我国来说也是弊中有利。第一,欧美要求中国停止从伊朗采购原油,这增加了中国对其他产油国原油谈判的话语权。第二,我国对伊朗的原油进口价格也可以进一步进行谈判。

  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对油价的谈判仍缺乏有力的标准和依据。因此目前借助政治上暂时的有利时机,推动自己的原油定价体系建设就显得更为紧迫。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面临着原油市场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正是主动争夺原油定价权的时刻。如果不加快建立我国自己的原油价格体系,增加原油定价的议价能力,我国不仅短期内将受到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中长期来看,原油定价权可能重新被发达国家控制,而我们将失去战略机遇期。

  如何争夺原油定价权

  我国原油定价权的建立,可以参考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

  第一,建立巨量的原油储备。目前我国已经顺利完成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首批四个储油基地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已投入使用,储备总量约1400万吨。这个储油量相当于我国10多天的原油进口量,加上国内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我国目前的储油能力已经达到30天的进口量。我国原油储备二期战略也将于今年完工,届时总石油储备能力可达2.74亿桶(约合3753万吨)。

  第二,加快建设和完善原油期货市场,这是争夺定价权的关键所在。目前国际上较成熟的欧、美原油交易,均由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共同组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决定原油的买卖价格和市场走势。在亚太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原油期货是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上市的Oman原油期货,但由于日本经济低迷,原油需求降低,其定价并不被现货市场所接受。我国在现阶段推出原油期货不仅可以填补这一空缺,有利于争夺原油定价权,也可为整个亚太地区的石油贸易市场作出贡献。

  第三,深化原油与金融领域的结合,成立原油投资基金、原油现货ETF等能源衍生品,为我国投资者通过原油进行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必要渠道,同时通过我国自己的金融力量对原油价格进行影响,减少国际资金对原油价格炒作所带来的恶性通胀等不利影响。

  第四,加快国内能源价格机制改革,适度放开原油进口资格限制。通过增加原油进口主体,拓宽原油采购和投资渠道。

  可以预见,只要抓住机遇,政策得当,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话语权必将大大增加,这将惠及我国未来10—20年的经济发展。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