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新形势下饲料及养殖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4年09月22日 10:59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田雨 摄)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承办的“2014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于2014年9月22日在成都世纪新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上图为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田雨 摄)

  新浪财经讯 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微博]主办、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承办的“2014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已经于9月22日在成都成功举行。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就新形势下饲料及养殖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为刘汉元演讲实录: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我们今天说的是国际玉米大会,探讨的是市场结构调整与原料风险管理,给的题目是“新形势下饲料及养殖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玉米作为我们广义的粮食和饲料行业最主要的能量原料的来源,始终是我们饲料行业和广义的粮食,是人消费粮食的一个重要的参照,一个重要的食品原料。

  要说挑战和风险,首先我想跟大家一起交流的,最大的挑战在于政府的政策走向,最大的风险也在于政策的走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们的记忆尽管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随时查阅,但是我们的记忆还是那么容易健旺忘。有一个背景值得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来回忆的是1998年我们开始的粮食行业的新形势下的“统购统销”,1998年朱镕基担任总理的时候,粮食在1998年下半年开始,类似的统购统销延续了三年以上。我们想一想,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我们的市场在做什么?我们的政府官员在做什么?我们国有粮储他们在做什么?相应的银行机构在做什么?实际上对我们今天也许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只不过当年的政策背景出台的时候,时机、历史时点和运气不太好,所以三年以后基本上以财政付出1000亿以上的损失,到处查虚假库存,而结束了那轮政策性的调控。

  而今天我们在讨论玉米政策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一个“八年”,2008年开始的所谓的临储政策,金融危机一来了,国际粮价也低了,我们的农民感觉到要“伤农”了,所以我们来了一个临储政策。这个临时收储政策,临时但不短,运气特别好。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每年GDP增长基本上都在10%左右,甚至更高。农产品的消费量也与经济的形势差不多一样快速上升,玉米的消费一年再上新台阶,一年更比一年多。与之同时,由于2003年初,由于我们入市的时候,“内”面临国内粮食教训的思考;“外”面临国际上面,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业强国对我们当时的入市政策的各种要求,有时候我们也觉得很苛刻的要求,最终我们政府放弃了对农业的一部分产品、一部分政策性的保护,形成了妥协,加快我们入市的进程。

  由于我们对大豆政策的放松,所以从2000年初开始,到2013年包括2014年上半年,我们的大豆进口一路高升,由于大量的大豆进口也支撑了我们养殖业过去快速的对我们蛋白原料的需要。所以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农副产品价格就算在前几年通货膨胀,CPI相对较高的时候,农产品价格总体维持基本平衡,逐渐上升的这样一个态势。很大一部分上升的驱动内因是由于我们人工成本的上升,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逐渐平衡,从原来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的转变,导致我们人工成本的上升使我们的农产品价格跟随了过去十几年高速的发展,而没有表现出太明显的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增长,就是价格。

  由于腾出了不少的面积,加上我们国内玉米的种植相对来讲也成熟,因此我们的玉米和其他粮食作物过去十年,实现了我们大家骄傲说的“十年增”、“八年增”。年年都有增产,支撑了我们过去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明显上升,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从2008年到现在临储的这些政策运气好,之所以伴随着这样一些背景,玉米国内总产量的继续上升,大豆进口量的不断上升,腾出了土地空间,腾出了资源条件支撑了我们国内玉米的持续稳定增长,到目前就出现了今天发言专家讨论到的“最高的产量”、“最高的库存”、“最高的价格”,而且背离国际粮价总体行情而独秀一枝的情况。新一届政府无论是从原来大豆的经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教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好不容易我们抓住了玉米这样一个主要大粮食的主流品种,怎么样维持未来中国2亿3千万吨,2亿4千万吨,甚至可能2亿5千万吨以上的需求,立足于我们自己国内的生产能力来满足,所以我想这是我们决策者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背景下面我们顺着这个政策思考下去,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大豆的经验和教训,可能会促成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各位决策领导他们会作出另外一个判断,因为一放开了,我们的大豆产量就从1600万吨萎缩到现在的1000-1200万吨,人们可能会想如果不放开,说不定我们中国人也生产了5000万吨大豆。在这种背景下面去形成和支撑玉米政策的走向,那一定是要使我们的种粮积极性和热情要获得这种支撑,这种思维背景、政策导向一定会占到过去我们两三年内决定这些政策走向时候的一个主流背景。但是如果像我们这样展望下去,稍微一分析,最高库存,最高粮价,国家如果何在这个时候把我们多余的粮食卖出去?国际市场上卖不出去,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玉米还倾销了一部分在国际市场上,每吨我们补贴300块钱、400块钱甚至600块钱,然后卖出去了,今天以我们国内玉米的品质和价格,补贴一半都卖不出去,那就只有内部消化。内部消化我们又面临最高的原料价格,最高的人工成本,相对低的生产效率,我们生产了可能全世界相对价格较高的鸡肉、牛肉、羊肉、猪肉,还有鱼肉,所以我们这部分间接转换产品的出口又会受到影响,这就是刚才我们前面谈到的淀粉产品的出口基本上会萎缩甚至全军覆没;酒精的出口毫无疑问也没有机会,因为2000多块钱一吨的玉米生产的任何酒精,除了少量的医用酒精,你也没有竞争能力;鸡肉出口俄罗斯都不太可能。在这种背景下面就会严重影响我们以玉米和粮食,它不仅仅是玉米,它会影响到所有粮食作物的参考基准价格,形成我们总体饲料投入品的成本上升,使我们生产和转化的产品进一步失去国际竞争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面的政策就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而政府在过去,包括我们现在采取种种技术性的壁垒,限制进口的背景下面,随着时间的积累,越来越大的压力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引力,最后政策调整时候损失就会更大,压力也会更大,破坏性也会更强。所以保护和不保护都有理由。有的人说中国应该站在国际资源的背景下面真正放开我们的观念和胸怀,在全世界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面来组织我们的生产,来调控我们的政策,来规划布局我们的产业,因为到现在为止事实上中国是成为了全世界的第一贸易大国,如果我们把进出口贸易额和我们中国的GDP相比,我们早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并且是唯一的,出口贸易额占到我们GDP比重60%、65%,去年才下降,刚好到50%以下的唯一一个人类大国。美国、日本、德国这几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历史上都没有曾经达到过我们的水平,所以我们有了四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放在那个地方。

  所以我想说的这个问题是政策的决策者和官员们面临这样一种背景、决策非常困难,要支撑一年、两年不是不可以,如果明年全球爆发粮食作物的干旱或者减产的因素,我们现行的政策还能支撑一年、两年也许三年,如果继续丰收,看一下刚才田教授那个上面美国的生产和利润的关系,他们有足够的空间还可以挤压价格,所以我想这个政策让我们在座一位来定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而且会带给全行业在座各位实实在在的巨大风险。

  第二,在这种背景下面,微观的企业细胞不能够不放在宏观的经济背景下面去看。我们今天的发展环境。由于20年、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2009年以后,尤其是2012年以后,我们国家对快速发展,“唯GDP”论提出了很多质疑和批评,很多地方提出不以GDP论,甚至以其他指标作为管理和政府引导的主要指标,对没对?对了,至少没错,因为我们30年不缺的就是GDP,所以我们大家认为未来可以把GDP淡化一下。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刚才说的“硬着陆”也好,GDP的下行趋势也好,压力也好,最后我们就又修订这句话,原来我们发现只有GDP不行,现在我们发现没有GDP也万万不行。今年我们预计7%到7.5%,实际上客观的经济形势还压力大得多,我们GDP10%以上增长的时候,我们能源的总消耗基本上维持0.95%-1%的相关系数,但是大家想一想,去年下半年电力消费、能源消费基本上就接近零增长,今年1-6月份,把所有居民用电各方面加一起下,上半年的增长在3%-5%之间,进入7月份到8月份更是出现了零增长和负增长,8月份全国用电总量-2.2%,基本上是30年来很少出现的情况。昨天我和一个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见面的时候,我说可能50%以上都出问题了,但可能50%,80%以上都有问题,这就是我们金融放开走的一步,80%以上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都摇摇欲坠,基本不是跑路就是办公室已经关门,很多经济细胞现在都面临这种问题。我们说这些是让大家看到宏观经济下的风险,你会知道政府因为八项规定少吃了一部分高端的消费,农民和农民工他们由于就业机会不足,也少消费了一部分,肉食品和农副产品,经济的细胞事实上现在处于非常大的压力状态。回过头来我们马上可能就会发现没有GDP万万不行。

  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使我们的经济维持适当的速度?或者说是新时期的常态?这个常态是7%还是8%,是6%还是5%,甚至是0还是1,值得我们大家去探讨,也许我们可以逐渐放低这个心态和预期。

  在这种背景下面,我们大家又听到说基础设施不能投放了,投资拉动的时代已经过了,也许这个话也是对的,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去想一想,而不是纯粹去跟着大家胡说,实际上我们想一想很多地方还没有到位。全中国现在一共营运的机场不到300个,美国有多少个?20万个机场,人们说美国不能比,他们经常在天上飞,我们在地上走。那我们比比铁路呢,我们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到现在为止也只有美国的1/2多一点,人均量我们就只有他们的1/8,铁路我们说前几年建设跑得很快,所以我们铁路不缺,结果铁路人均量只有人家的1/8。公路呢,公路说我们跑一跑,我们公路修了好多,因为我们收费,所以我们拉动了公路的建设,那在这种情况下来讲,比一比公路,我们30年修了9万公里,差不多1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我们现在1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和美国相比差不多1:1,美国多少亿人?美国刚刚超过3亿人,我们13亿人还有余量,同样多的高速公路,我们说打开闸门,我们人骑自行车上去都会比他们开车上去拥堵得多。所以地上的铁路运跑还有很大的距离,地上的公路运跑也有很大的距离,我说的这个话的意思是很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城市基础建设,我们经常搞农业的下农村去,农村很多地方实际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太大的变化,一条马路修通,原来很烂的泥坑,现在顶多上面修了一个水泥地。那农村下一步发展的时候,什么样的基础设施能够使农村一样具有城市的聚集效应?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要求。我说这个话的意思的结论是理论分析,发现我们中国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饱和了,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道路、铁路、汽车建设等等还远远没有饱和,所以如果我们要支撑我们经济稍微维持适度的速度继续发展10年、20年,我们还有很多投资拉动的工具和手段可以用。

  第二个,过去几年,大家GDP一上升的时候,CPI有时候达到4%,达到5%,我们4%和5%的时候,我们老百姓常常都有很大意见,因为昨天准备买的东西今天发现钱又不够了,今天准备买的东西明天去买的时候钱又不够了,这种问题会很集中、很大。事实上我们回过头来,我经常说把GDP的增长速度和CPI的增长速度和PPI的增长速度放在一个图表上面看,你会发现人们真正情绪大的时候是经济发展相对好的时候,人们PPI、CPI零增长和负增长的时候是社会矛盾最集中的时候,你们去看从80年代初到现在没有例外过,这是中国。打开过门去看看国外呢,一样的道理,日本几十年的发展,韩国几十年的发展,美国100年的发展,德国、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基本上都遵循这样一个现象。所以有时候经常我们提出,我们都不喜欢通货膨胀,可是我们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适度的通货膨胀几乎是我们任何经济体快速发展过程当中相生相伴的必然产品。理解通货膨胀的客观性、双面性,更多的看到适度通货膨胀的正面作用,对我们未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走向也有很大的好处和帮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面,宏观经济的银根,和前段时间人民银行[微博]通话的时候作出这样一个讨论,因为前几年经济快速发展,通货膨胀稍高的时候,所有人基本上都在说流动性过剩了,所以要减少和压缩流动性,现在发现应该下来以后再放钱还不够。我给他提了一个,我说你每投资一块钱货币,你最后投资放到经济体以后它的体量越大,你对它总量的影响相对就越小,而且你还会发现我们从短缺经济时期,为什么一投都能见效呢?因为生产出来好的坏的都有人要,一旦到了饱和和过剩经济时期以后,你会发现很多钱的投资边界不到1,或者说总体非常靠近1,就是投入产出不经济了,这个时候M1、M2的发行确确实实有更大的需求,要大大大于GDP的同比增长速度,当时说了这个话以后他觉得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好像有道理。所以我们上半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又成了我们20年来比较低的水平,M1、M2的水平还是维持在10多一点的水平,也是过去20多年的低点,加上我们反腐、反贪八项规定,导致它的副作用,不是这个事情没有做对,因为过去大家说边吃边喝边拿,到现在不吃不喝不干,也影响了这种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造成了很大的经济下行和硬着陆的风险。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点,在宏观经济下面,因为宏观不好微观就很难好,所以我们说宏观应该适度放宽货币的发行,适当增强流动性,投资还可以继续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10年、20年,维持我们中国经济不要失数,更不要硬着陆。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二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是回到我们自己的行业。

  (一)我想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念。过去我们疯狂增加产能,所以尽管我对产能过剩经常有微辞,产能过剩在很多时候是市场经济条件的不然产品,所以在市场条件下讨论产能过剩本身是错误的和一个伪命题。你想想市场的伟大就是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倒逼经营主体,淘汰弱者维持先进者,给客户和最终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质量。所以过不过剩应该由投资主体自己去判断,政策和政府的导向你维持一个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和持续,给人们一个可以预期的,这在未来是更为重要的。所以在饲料行业里面我们很早就放开了的,改革开放是走在前面的,所以我们没有拉过这个时代的后腿。但是人们都应该清楚我们这个行业是所有30年来产能对过剩的行业之一,我们行情很好的时候总体产能利用率不到60%,我们形势不好的时候产能利用率不到50%,这就是我们过去30年饲料工业全行业的真实写照,但是它快速发展了,很快从基本为零到全市场经济主体参加,内资外资参加,民营国营共同参加,全世界最大的饲料生产国。

  今天我们关起门来,适应这种形势和时期转折的特点、特征,我们就要想,这个行业的人我们要增加几分理性的思考,不要简单去再扩大产能太多,尽管升级换代我们要用,不要简单想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因为走别人的路,回来你会发现,家门口都没路了。老想去吃别人那碗饭,回家发现厨房都被别人端走了,该吃什么样的饭,什么样的差异优势能使你在这个行业里面保持相对优势,生存和发展下去,维持我们一个理性的判断,把握一个合适的,甚至偏慢的投资节奏,尤其是在新产能、新规模上做足文章,我想是我们这个行业大家遇到挑战的时候迎接机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真正转变从量和质,从品质上升到价值上升的局面。先说牛羊肉大家喜欢吃,我问过几个人,是不是你喜欢吃牛肉羊肉?他说不是,听说牛和羊是吃草的,不吃饲料,所以大家30块钱一斤也要吃牛肉,吃羊肉。哪一天告诉说牛羊也吃饲料了,我看大家就傻眼了。所以在牛羊发展过程当中也需要大家的引导和理性的思考,在这个时候我们这个行业增加投资理性的同时怎么样合理把握我们品质上升的时代需要,在服务上、产品质量上、品牌打造上面各自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里面成长,我们觉得跟随时代,从量发展快速30年,到质的变化的未来30年,我想对我们饲料行业的每一个同仁都至关重要。

  还有很多对应政策,由于时间到了,我想就留给大家自己回去思考,谢谢大家!

文章关键词: 大商所玉米大会刘汉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朝鲜扣押大连渔船索要25万元
  • 体育王哲林14+5男篮开门红 男羽2-3韩国失冠
  • 娱乐韩寒32岁生日晒成长照 小野搞怪卖萌出镜
  • 财经二套房政策五年来遭四改 曾引发假离婚
  • 科技专访马云:阿里上市的感恩、压力与敬畏
  • 博客方静:央视台长杨伟光特批我留长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北语最美副主席被封神仙姐姐(图)
  • 李大霄:永别了钻石底 迎接真牛市
  • 齐俊杰:首套房认定松动让救市无底线
  • 慕容散:A股战略做多者已经越来越多
  • 徐斌:黄金也许跌过头了 亏本生产
  • 天天说钱:七问楼市“最大利好”
  • 叶檀:国际投资者可顺利做空中国经济
  • 刘杉:若取消限贷房价仍将持续下跌
  • 马光远:房地产不会暴涨也不会崩盘
  • 陶博士:A股大牛市两大前提已具备
  • 向小田:中国房地产到了最危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