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引进来—打造中国期货市场升级版实录

2013年12月05日 14:30  新浪财经 微博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第九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于12月3日-4日在深圳举行。上图为圆桌论坛:引进来——打造中国期货市场“升级版”。(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第九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于12月3日-4日在深圳举行。上图为圆桌论坛:引进来——打造中国期货市场“升级版”。(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于2013年12月3日至4日在深圳举行。大会以“开放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新浪财经作为独家门户网络合作伙伴全程图文直播本次大会。12月3日下午分论坛①:中外期货行业高峰论坛在五洲宾馆A座二层五洲厅东区举办。以下为圆桌论坛:引进来——打造中国期货市场“升级版”实录。

  我们要进入一个圆桌话题,中国的开放有先后顺序,我们首先是引进来,然后再走出去。所以我们论坛也分两个,第一是引进来。有请下一个论坛的主持人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苏克敦金融有限公司董事Jeremy Goldwyn、Altis  Partners(亚洲)有限公司COO、首席运营官Robin Duxfield、Efficient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Ernest  L· Jaffarian先生上台!

  施建军:尊敬的各位来宾,今天我很高兴在这里在举办中外期货高峰论坛。我先把我们参与这次论坛的嘉宾作一个介绍。坐在边上是的Jeremy Goldwyn,他是苏克敦金融的董事总经理,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欢迎您!旁边是我们邀请来的Robin Duxfield先生,他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总监,那边一位是Ernest  L· Jaffarian,欢迎您,第四位是上海期货交易所能源化工部总监,也是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筹备组成员陆峰,也是大家很熟悉的。最后一位是中国最优秀的期货公司的罗总,这位是英俊潇洒的老总。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引进来方面。

  刚才两位演讲嘉宾,特别是陈光炎先生从宏观角度讲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情况,也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作了深入的分析。瑞银的嘉宾也给我们讲了金融市场的行业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很有幸的请了三位国外嘉宾,他们都是在资产管理公司或者经纪商这边从事实际工作。所以我想先问Jeremy Goldwyn,我认为苏克敦以前金属做得很厉害,现在又有进一步的拓展。在国外投资者看来,中国的期货市场,特别是商品市场有哪些特点,对国外投资者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如果说国外的朋友能参与我们中国的市场,能为他们的公司或者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我想在这个方面请教一下Jeremy Goldwyn。

  Jeremy Goldwyn:谢谢!首先我想说,刚才我听到邀请我们上台音乐是一部牛仔电影的音乐,我们期货行业的未来像美国西部的感觉,你们选音乐的时候是否也这想,非常的切题?我们与中国客户在过去十年合作的关系以及经验,赋予了我们很多中国客户对于境外市场的需求理解,增加了很多。您刚才讲的是引进来,这是否也会发展得这么快?这是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因为有太多不可见的因素。

  我们知道,对外业务中国的公司不光是机构的还是零售、个人投资者,他们的胃口都很大,什么都想吃,菜单上有什么都想去交易,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但是在其他国家,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

  另外,中国业务和国际业务的对比,在中国有很多客户不管是个人投资还是机构投资者,他们的交易策略都是投机,套利,再一个市场去买,在另外一个市场去买,不管是不是同一种商品。大家可能觉得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从我的经验来看,世界上的商品投资,特别是金属投资并不是这种情况。所以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大的问号了,引进来的这个业务,就是对外的业务是否能够和向外的业务一样增长得这么快?简单说来,有些客户他们确实就任何的商品或者金融产品进行交易,但是我们在想,如果是中国国内的期货市场,应该尽可能的多吸引境内的投资者,比如说在我过去几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凡是又一项新的河东或者产品产生的时候,在大连、郑州、或者上上海,我们一定是有自信保障的,很多产品会吸引来很多的交易方,不论在美国、北美还是欧洲市场,这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发现很多新产品一旦启动,在那些市场不一定成功。所以我认为这是我们在向前发展的要好好吸取和避免的经验教训。当我们融入到国际期货市场的时候,所有的产品组合应该对我们潜在的目标客户非常有吸引力的,怎样才能吸引他们进来参与交易呢?要提高他们参与的有效性以及他们对海外市场、国外市场的了解和兴趣。所以我觉得这可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也很重要,如何才能够更好的进入?当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时候如何进入?更复杂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当你开始开启或者是启动一项新的产品交易的时候,这些门户是否都健全、配套的打开了?所以我觉得你看到了这个境外来到中国市场的增长,而且我觉得在未来的几年,都会一直增长。但是我对国内的内部市场也能够像很多从业者预期的,像海外市场一样增长,这个信心不大。当然,我不是否定这个成功的可能性,要有看我们开放的期货产品类型以及开放的程度,和市场成熟度的配套等等,来决定整个期货市场的成熟度。

  我简单一点说,就是有可能,比如说像我们的能源期货市场,很多人都谈到了,包括原油期货市场或者是燃油期货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在未来来说,我们开发新的期货产品的一个潜机。有更可能的成功性来吸引到我们国内的投资方或者顾客们。

  施建军:刚刚讲到一个问题,中国投资者对于境外市场很感兴趣。这个案例从我们中国五家期货公司在香港的分公司可以体现出来,因为我们在香港的很多公司是只做中国人的生意,现在生意也很好,没几个人一黏也能挣几千万。也就是说,中国走向海外方面,我们在培训或者学习CME、CDOT、IME规则、培训是很多的,总中国大地上,可能每个星期都有人学习这些。但是返过来讲国外的朋友对我们的期货市场不是很了解,可能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自身的宣传很不够,例如我们的规则,可能很少有英文的,因为我们很多规则和国际上还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监管的法规,可能也没有英文的。我现在看到美国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翻译了美国的商品交易法,这么厚的一本,逐条学。但美国或者国外的朋友,要研究中国的法律,可能这方面就比较欠缺了。所以我觉得Jeremy Goldwyn讲得有道理。

  另外一方面,我想问一下Robin Duxfield先生,您是资产管理机构,我看了您的介绍,很多是在基金市场从事交易,我想从您的角度来谈谈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和意见。谢谢!

  Robin Duxfield:谢谢!事实上我们不是资产管理公司,更多是期货管理公司。我们很愿意在中国国内的期货市场进行投资,原因有如下两个。第一,因为我们本身在欧洲这方面有12年相关从业经验,而且我们和国际投资方有很多密切的联系,他们对中国市场都是很感兴趣的另外,我们希望能够将我们的专长和成功经验分享给中国国内的投资方,例如刚刚我的同事Jeremy Goldwyn也提过,怎么样让我们的产品对国内的投资者变得更有吸引力。同时,我们能否提供更多的可可选性更多题材给大家?我们主要目标,是要很好的定中外期货发展趋势和合作方方向,这样我们就可以做一些相关的改变,中心是放在大宗商品交易方面。因为这方面会直接的影响到中国的GDP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我们有很多投资方,包括机构,他们也在寻找基金对冲机会,进行对冲操作以后,在这个市场上赢得他们的一桶金。如果你有很多不同的人,他们的需求和期盼值都不一样,我们通过对冲基金的操作怎么样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这样可以很好的开放中国的期货市场。

  进一步考虑,我们作为国际公司,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专业领域擅长的知识,希望能够待到中国市场作出对应的贡献。不管是几周或者几个月,在每一天后面,像一般的传统的期货操作商一样带来一些压力,我们会看得更长远一点,包括对冲基金机构他们的期盼值,会把周期拉得相对长一点。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的专长带进来中国市场以后,可以在不同的国际期货市场进行国际期货交易和操作的,基于我们的经验之上,我们也有这样系统和体系,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题材,来操作不同的产品。我们对中国很了解,也很谨慎。同时我们获得的知识也很多,很了解中国的期货市场。如果我们能够给到中国国内期货市场任何我们能够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共享,我们希望能够和有这种需求的公司进行一个很好的合作,创造或者打造一些产品组合,来满足各个层面投资者的需求。

  谢谢!

  施建军:谢谢Robin 

  Duxfield,他讲的这三方面的需求在日常也有很多机构在谈。包括现在台下在座的,国内的机构也有这样的反向需求,把商品期货作为一个资产的类别来作为对冲,在国际上也是比较通行的一种做法。在国内也有这样的机构,下一个环节就有国内的机构来专门阐述这方面的情况。

  下面我想问一下Ernest  L· Jaffarian,您作为资产管理机构,你们公司对中国市场是否感兴趣?或者在您的资产配置当中,中国市场开放了,你们对哪些商品、品种、交易所感兴趣?谢谢!

  Ernest  L· Jaffarian:谢谢!在CTA基础上,我们建议有四个。首先,大概有500个CTI在中国的市场,我们所有的钱有一个合理的比配和分配,我们会很好的了解韩国和香港的优势,但是让我们忽略这么一个正在开放的巨大市场是不可能的,等我们好好看一下CTA中国和很多中国期货经理、基金经理共事,我有一个明确的中国期货市场的兴趣。我们也要多了解中国国内投资方的兴趣和需求。

  第三,我们观察到中国投资社区是非常复杂的,很多样性的。他们希望做多样性的产品投资,不是把鸡蛋放再一个篮子里面。他们的资产和期权管理都是多样性的,我们的经理会特别留意这个特点。

  第四,我们作为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当然很相信这种惰性性投资产品组合的,因为我们在想,这在我们的金融领域里面,说到多样性投资、多种化组合,是唯一一个符合灵活性,尤其是对于中国的投资市场来说是完全正确的。而不是说中国的基金经理自己会有这种潜力,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加入到他们的团队,给出一些建议,一起来创造一些产品组合。谢谢!

  施建军:Ernest  L· Jaffarian,我继续问您,在中国有很多产品品种,在国外没有那么大的流动性。比方说我们现在在做的铁矿石,包括螺纹钢,钢铁产业的一些品种。再比方说一些化工的品种,像郑州的PTA,其他交易所的PE,这些品种在你们的眼里是一个什么样标地?就作为一个分散的数字,或者有一些实体企业对中国的这些频率会很感兴趣?

  Ernest  L· Jaffarian: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开始大家都向我欢呼。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作为期货交易者是如何将我们的行业利润最大化?例如很多的交易者、交易员懂这个市场,也知道怎么做这个交易,也知道这个新兴市场多么重要,同时能够在这里很多赚取利益,利用这个市场,把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放在国际市场中,有它独特的位置。但是你也知道,我们一旦跨出过街以外,国际市场也会影响中国市场。但是事实是,我们按照经验所言,你会发现这么新兴年轻的市场还是会有很多期货产品可以做的。

  施建军:谢谢三维国外朋友对于中国市场感兴趣。下面有请陆峰介绍一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国际化方面,特别是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原油期货也即将推出,从公开的媒体报道来看,原油期货是国际平台保税交割、净价交易。也就是说,中国期货市场开放的第一步,可能会从一个从来没有交易过的品种——原油开始。原油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它在中国毕竟没有交易过,中国的原油现货体制也有很多的管制。所以这样一个品种放在我们全新的平台上来作为交易,我想请教陆总,我们如何吸引全球的眼光,欢迎国外的投资者来参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参与?因为原油期货能否成功关系到我们其他品种的对外开放,包括我刚才讲的一系列品种,所以我想请陆高级总监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陆峰:谢谢施总!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话题由来以久,包括郑州、大连都在寻找合适的品种做突破口,目前看下来,借用原油作为第一个尝试性的国际平台可能性会比较大。原油确实在中国现货市场上有诸多管制,当然这是个国际通行做法,包括美国对原油的进出口也有很多的限制。原油在国际贸易领域是流动性非常好的现货加OTC品种,全世界商品交易量最大的就是原油,包括WTI布伦特,所以选择这个商品对境外来讲有更重要的意义,对国内来讲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原油期货在亚洲地区确实是一个空白,尽管各个国家在亚洲都尝试推出过原油期货,但从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除了DME的阿曼原油相对成功以外,其他的都基本失败。但是亚洲地区确实缺少一个反映亚洲这些国家原油供需基本面的基准市场的存在,这是中国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讲到期货的对外开放,我们交易所感觉到开放确实是使得整个中国的期货业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加挑战。给予我就不多讲了,挑战我个人观点简单介绍一下。一个是我们感觉到面临一个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交融的问题。中国的市场监管模式,我们的交易、结算、风控,和目前国际上通行做法有比较大的差异,这需要境内外投资者相互适应、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国目前很多做法也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的赞誉,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一些个性化的做法已经得到了很多机构,包括投行、监管机构的认可。所以这个方面可能会为今后整个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铺垫一条非常好的成功道路。

  第二、中国的交易所、中介机构都面临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国外每年上市期货新产品非常多,而在中国难度很大,迫使我们交易所、监管机构对每一个产品的选择都小心谨慎,争取完美加完美地这有从另外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在中国上市产品的成功几率比较高。返过来,境外市场和现货市场需求很紧密,这是我们做不到的,这使我们中国的交易所面临很大的挑战。同时中国的中介机构目前普遍在海外分支机构网点比较少,实力相对境外要弱小,我们怎么样去及时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是现在海外的业务拓展,对期货公司来讲面临很大的压力。

  另外是业务转型,这是非常核心的观点。我个人的观点是,期货交易所应该是以推出基础产品为主的市场,中介机构以及未来的中国银行向投行发展,大量的OTC产品是建立在中介机构、银行基础之上的,所以这个业务转型,无论对交易所、期货公司,都是下一步可能我们要花大力的人力物力财力推动的。我们调查国国际这些大的金融机构,普遍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我们也认为通过建立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这个平台,我们把期货市场国际化所需要的一整套制度做好,为将来下一步整个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打好基础。我们更希望看到过几年以后,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可能就是全球的一个核心基础定价市场怎么样发挥作用的论坛了

  谢谢!

  施建军:谢谢陆峰,他有些话可能不大方便讲。因为国际宁愿交易中心,大家也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其实中国证监会支持上海自贸区五条措施里面第一条,就是成立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然后以能源为基础,以此来扩大对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下面是我讲的话,不是陆峰讲的。其实这里面有以很多巧妙的设计,如果按照现有的交易所,我们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也是有的,例如会员制,现在上海的能源交易中心会员的限制,我估计不会是仅仅局限于现有的国内会员,它既然是个国际化的平台,肯定要吸引国际上大的机构,包括大的投行、银行,大的原油生产加工贸易商,或者大的仓储机构来参加,如果没有这些大家伙,我觉得可能这个国际化也体现不到。所以它对会员制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第二,它整个清算,包括整个交易,用各种货币应该都可以,否则也称不上什么国际性的交易所。有的可能有美元,有可能用欧元、英镑,都可以来交易所进行交易。然后交割,我们中国的交割都是保税交割,含增值税的,它这个不含,叫净价交易。所以我想这个突破很大,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制度设计也很难。所以我想接下去要问罗总的,能源交易中心已经开张了,国外的投资者要来了,你有没有准备好?帅哥?

  罗旭峰[微博]:谢谢施总。非常感谢施总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可以介绍中国的期货公司在后续怎样为海外机构提供服务。

  的确,因为今天的会议有很多来自海外的朋友,我们感觉到未来的全球一体化,我们现在搞很多的策略,在对冲基金的全球资金流动过程当中,中国目前正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家期货的中介机构,我们怎样才能为这些海外的朋友提供服务?因为施总昨天给了我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个思考。我觉得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可以在海外的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提供一些像总机托管,IT这边非常重要,有很多策略事实上需要在本地下达交易指令。更多可能是在策略的调优,以及在后续指令的持续发送过程当中,需要实质是非常短的。在这方面,中国的机构都有机房、机柜,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

  第二、我们可以才产品层面上开展合作。所谓的“产品层面”,也就是我们可以合作起来一起发基金。海外投资者有很好的一些策略产品,往往一个成熟的市场,它的某一个策略可能找不到太多的机会,但是像中国的发展中市场,在美国的这种策略可能拿到中国就很管用,我把它比喻成在某个池塘里面钓鱼,但是可能在中国这个池塘里面能够调到更多的鱼,鱼咬勾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可能在美国市场,一天当中,鱼没有几次咬勾。所以这样对于我们整个市场来讲,全球一体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机会。对海外投资者来讲,带来的是投资机会,对中国的投资者来讲,我们引进了好的策略。

  第三、同样沿袭第二点的话题,我们可以为QFII进入中国市场,包括人民币QFII提供服务。南华香港刚刚在两周前获得了RQFII的规定,我们也可以在以后香港市场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第四、一个好的策略,往往是以对冲交易、长口的风险越低越好,追求的是稳定的收益。这样它的规模可以做得更大。我认为南华期货,包括永安期货,我们两家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跨市场对冲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在境内、境外市场都具备了可以进行跨市场的对冲。同时,我们也会去找一些现货的券商,是现在资本市场、境内期货市场和境外期货市场之间的组合交易。这方面,可能永安比我们条件更好一些,它有财通基金[微博]和财通证券。

  还有一点,我觉得中国市场在开放过程当中,我们作为内地机构,也在学习怎样来做产品,提供服务。包括服务类产品,我们也在动脑筋。所以我想很多的产品可以量身定制,可以和海外投资者一起来讨论我们提供怎样的更好服务。

  在后续的发展过程当中,我相信中国市场一定是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市场,目前我们的外汇管制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但是我相信资本流动是没有边界的,可能正是因为我们目前有了这道篱笆,也就是说我们的外汇还处于管制状态,才使得中国的市场有更多的机会。所以我想,往往越是被管制的时候,可能人们就越想进入,因为这里面商业机会会更多。

  我也借这个机会,欢迎海外投资者更多的进行中国市场进行投资。谢谢!

  施建军:谢谢罗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谢谢罗总和我们俩相互吹捧。

  其实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关于自贸区的资本帐户怎么开流,这里面的政策应该是比较具体的。我们国家现在的外汇管理,以前我关心得比较少,最近研究比较多。我们国家外汇管理居对于我们过程的外汇管理应该是很规范的,大家去看我们国家的外汇管理网站,有几类管理,例如外汇贸易管理,服务贸易的管理,都很清楚,有条理、有管理办法,有规程。资本项下,我相信人民银行公布的关于自贸区的资本流动,应该来讲也会很清晰。所以我想,对外开放我们讲了这么多年,现在真的是要来了,特别是正要来的时候,既兴奋,又有时候忐忑不安,又怕自己做不好。

  今天三位外国朋友在这里,想进一步问问他们。如果我们明年1月1日,上海能源交易所就可以交易了,你们想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参与这个市场?这不是笑话,是很有可能的。我觉得自贸区的条款里面有很多的条款,包括很多交易所,只要外商在自贸区设立一个企业,符合规定,它可能会有一定的外汇额度允许你做上海地区的政权期货交易所的交易,这个政策是很明确的,没有说很遥远,它就是离得那么近。

  所以我想在这个方面,你们如果真的要参与,是设立分公司参与,还是找合作伙伴参与,这样的交易方式,你是否在中国建立团队,或者对我们FCM有哪些合作商的要求,时间上你们看会有怎么样的安排?我再想强调的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一个梦,就在眼前了。所以我想问问三位外国朋友,看哪位先说?

  Jeremy Goldwyn:当我刚刚笑的时候,并不是笑你这个概念,你刚刚说到明年1月1日这样一个日期,我觉得这个概念,总的来讲包括上海自贸区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兴奋、振奋的,因为这可以允许我们的大宗货品以及金融交易市场在上海自贸区有一个新的展现,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兴趣和具有吸引力的。

  当然,其中有一些信息慢慢溢出来了,我想给大家稍微解释一下我们的理解。我们知道自贸区一直都有存在,来了就来了,但是我们如果看一下这个蓝图,有点像我们现在翻的本子,是空的,我们还在等待更加具体详尽的步骤,到底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到底想做什么?这个都要具有化。对我们来说,当然国内的市场能够给我们很多,但是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信息,了解更多细节,才能够决定我们的角色扮演,我们要怎么样参与进来,以什么样的角色和状态参与进来,对于进将来的金融期货市场,我们的猜想是,我们要和很多已经在上海自贸区定位、进驻的公司很多,同时他们本身也是在香港、伦敦都有分支机构,这样子的可能不会是完全受到一些限制。但是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说,就像你说的,可能会有一些额外附加的优势或者是利益带过来。因为你知道如果你在上海自贸区自己注册一个公司,比如说在那里,你就可以接受人民币来流通,包括还有一些其他的优势和利益、好处。如果说我把我的总部注册在自贸区。但是没有看到具体的条款和规则,我们也很难预测我们到底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但是看不见的这种现实期货的交易,我觉得能看得到。如果你想做现货金属交易,你在那里注册一个公司,在自贸区,限制性现在是很大的。但是在期货投资交易来说,我觉得可能不一定要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吧?我自己的一个倾向是,我可能会有需要在自贸区注册一家额外的公司,不是说取代我现在的公司,这个成本也会有额外的附加,但是对于将来来说,我希望能够比现在的限制少一点。

  刚刚您也问到,我们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驻?是找合作方还是建立一个合作企业、创建分资公司、找合作伙伴?当然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完全一直到了,如果我们直接找一个合作方,这不太好。我们希望的是我们的对手只是和我们来合作,比如说我们和香港期货交易所有合作,我们和中国国内的期货市场交易所也有合作。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因为我在想,大家可能在期货市场或者是在金融市场里面扮演的角色和强项都不一样,我也不想直接跳过来,匆忙的选择一家,或者是自己来注册一家,或者保持一定距离先观望一下再进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需要搜集到更多的信息,会一天一天分析这些数据和信息,等有一天明朗化了以后,再做一些措施和举措。如果我们看到了足够多对我们未来有的引导和暗示、先决条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行动。上海自贸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好消息,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很多的改革政策,我们都很关注,因为在改革的基础能够进一步自由开放我们的市场和国际接轨,将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融合,这对境外和境内企业、业内人士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盼望着。

  Robin  Duxfield:谢谢!目前大家知道我们是一个欧洲的企业,在香港有分资机构,很多时候会在作香港来看中国大陆的市场变化。我们看到了所有的变化很大,而且是持之以恒、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光上海一枝独秀,深圳也是作为一个金融中心,表现很强。我们在想,这些调控机制或者是相关的政策会做出一个什么变化来给到更多的选择?相对来说,我们是一个国际型的公司,如果进驻上海自贸区会有哪些优势?也有可能我们会创造了一个小的户头,在中国国内的期货市场进行交易。

  同时,我们很紧密的关注国际市场,在不断的寻找最佳合作伙伴,为将来做打算,选择注册地址,这与我们选择的合作伙伴有关系,他们在哪里,他们的结构如何,架构如何,我们会离他们近一点,到时候再看。现在给我们总部汇报的是,只能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记录和目标。我们也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参与到中国期货市场来进行竞争,扮演一个角色,和我们的伙伴们一起。

  谢谢!

  Ernest  L· Jaffarian:在我的个人理解力,上海自贸区这个概念非常令人兴奋,首先对交易者们来说是利好消息,会带来很多的利处。我自己来说,我和中国的市场打交道已经很多年了,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公司和中国的科技公司,还有很多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我也有一些了解。我看到了大家非常活跃,你知道在瑞士和德国,我们都是用自己公司本身的名义来进行活跃的操作和交易。但是到了中国,如果直接用我们的名义可能不太容易,所以重要的关键一步是要选择好对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将我们的专长和操作技术用进来。

  当然,我们选择中方合作伙伴的时候,像上海自贸区只是众多的表现因素中的一个,代表着中国市场的巨大变化。

  施建军:谢谢!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结束讨论了。刚才,三位国外朋友和陆总、罗总都发表了意见,今天我们主要是中外期货业对外开放论坛,作为我来讲,在中国期货市场也差不多20年,很多投资都是二选一,好不容易迎来了开放的那一天,所以我觉得今年的会议特别有意义,今天晚上我们还有论坛,我已经想好题目了,今年开启了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序幕。因为时间关系,一会儿下来你们有些要交流的,我刚才已经介绍了,有些具体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交流。

  本次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朱斌:感谢施总和五位讨论嘉宾,为我们送上了你们的真诚的见解。我们看到引进来不是简单的开放都能办到,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开放仅仅是我们要建立全球金融中心的起点,仅仅是万里长城的第一步。再次感谢五位嘉宾和施总。

  下面我们休息20分钟,再进行第二个话题的讨论。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3“不要”回击日:勿再就识别区挑衅
  • 体育英超-曼联遭绝杀负 阿森纳2-0 切尔西4-3
  • 娱乐张艺谋回应移民质疑:愿让孩子做中国人
  • 财经任志强:限价式调控还会让房价暴涨
  • 科技中移动成首批4G牌照最大赢家 调查
  • 博客上海严重雾霾(图) 老外撞大妈拍照者致歉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报名胸口碎大石?大学生被熊女友恶作剧
  • 林采宜:我国优先股市场到底有多大?
  • 陶冬:2014年中国经济的看点
  • 何亚福:处罚张艺谋超生是逼富人移民
  • 张维迎:中国改革的前景和方向
  • 江濡山:卡梅隆访华 谁在给谁唱双簧
  • 赵伟:2013年全球经济低增长定局
  • 陈虎:搬掉三座大山股市才会真牛
  • 叶檀:比特币是纸币泡沫的巨大缩影
  • 姚树洁:拜登不敢叫板习近平的理由
  • 张明:外汇储备需要继续分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