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创新带动期市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5日 15:34  期货日报

  张晨晨

  国际期货大会已成为中国期货业的标志性会议之一。作为业内一线期货公司的南华期货,已连续多届参与承办大会。“从我参与各届大会的体会来说,每一次会议都见证了中国期货业发展的历程。”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日前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历届大会的主题来看,也体现了国内期市的重点和动向。

  本届国际期货大会的主题是“转变、融合、创新”。罗旭峰认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这符合中国期货市场求新、求变、求发展的客观状况。去年在国内期货市场成交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开放、融合、创新、发展”是上届大会的主题。他总结道,这两年会议的交集和核心是融合和创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期货市场的实际需求,当前中国期货市场正面临着融合与创新的变局。

  国内期货行业的四种矛盾

  “中国期货市场是发展中的市场,需要发展与创新,需要进行投资者结构的调整,需要与国际市场接轨,需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衍生品市场多层次的需求。”罗旭峰表示,对于当前中国期货市场面临的一些困惑和挑战,期货行业应该以创新为突围方向。他将目前行业存在的矛盾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目前市场对期货品种仍有巨大的需求,但上市品种的数量有限,新品种上市需要复杂的审批过程,这导致国内期货品种仍然是稀缺资源。这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变相期货”和不规范的电子盘交易所,同时期货公司的境外业务需求量也在增加。二是期货公司服务能力不强与当前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错位。三是中国期货市场开放不足与成为全球定价中心的矛盾。四是WTO的时间表与中国期货市场整体成熟度的矛盾。

  “这些问题相对集中地反映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矛盾。”罗旭峰认为,只有鼓励发展创新,让市场和中介机构迅速成长起来,才能有效地化解以上矛盾,才能让中国成为真正的金融大国。

  以创新完善市场服务能力

  罗旭峰认为,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的期货市场,同样需要以创新来完善市场服务能力。期货市场是重要的要素配置市场,是进行风险转移的重要场所。中国的实体企业可以通过参与期货交易转嫁市场风险,从而平滑生产收益率曲线,确保全年生产计划的安排与落实。“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品种上市,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随着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推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得到增强,可以为实体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产品或避险类资产包,以帮助其安全生产、平稳运行。”他表示。

  加速融合应对挑战

  “融合”同样是近几年中国期货市场的一个关键词。不论是期货公司的兼并重组,还是中外期货市场的互通,再到实体经济和期货市场的互相支撑影响,融合的概念在期市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有所体现。罗旭峰认为,随着WTO开放时间表的临近,中国期货市场应积极主动加快对接,提高中介机构的竞争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利益,因此中外融合是一条必由之路。而所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就是期货要为国民经济服务。金融衍生品市场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经济可以化解实体经济面临的诸多风险,为实体企业募集资金,解决许多实体经济无法整合的要素。

  “南华期货在过去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实体企业相结合,为服务产业客户积累了一定经验;南华期货香港公司也通过近四年的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投资者参与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罗旭峰最后说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