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货公司是期货市场创新主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 19:0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第六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12月3日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期货市场。以下为下午圆桌讨论发言实录。

  施建军:本来我们今天还有另外一个话题,但是时间来不及了,最后请胡教授总结一下论坛。

  胡教授:台上坐的这几位,包括建军在内,我的身份是最特殊的,来自于台湾宝岛的糜总是台湾理事长,其他人无独有偶,他们都是最具创新力的人物和公司。我老说我们行业,其实我压根就不是期货行业的,我是教育行业的,但是由于我对期货行业有感情,所以我说我们行业。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创新才是中国期货市场的生命力。

  现在我又写了一篇文章,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期货市场,现在你们手头拿到的期货日报,是对肖总的专访,还有另外半版是我那篇文章的摘要,观点都讲到了。这五年真的是创新中国期货市场才有了今天,现在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全球交易量、交易规模最大,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格局,我们的交易所无一例外,当然除了中金所,我们三大交易所通通进入了前15强。但是我们的期货公司就形成一种奇特的现象,叫做大教育所、小公司的格局,这种格局我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要改变。

  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期货公司才是期货市场创新主体,所以要明确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创新主体的地位。我们很多老总有这样的体会,证监会才是创新主体,但真正的创新主体是期货公司。

  第二,讲到监管,这几年中国期货市场监管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形成的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成为永恒的主题,永远没有错。但是监管和创新,或者监管和发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同样要理顺。美国这次出了危机,它是创新过度监管不足,中国是创新不足,监管也不足,那么监管一个是监管滞后,一个是监管过度。所以我对刚才肖总的意见也同意,监管要转型,要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市场的转型和中国期货市场、期货行业的转型而转型,这种转型是很有必要的。在加强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前提之下,如何改善监管,如何完善监管,如何提高监管效率,如何降低监管成本,如何为我们的期货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的环境,如何把我们期货公司打造成为真正的市场创新主体,我觉得这是监管部门应该思考的转型的话题。如果我们的期货公司都不会做监管了,不会创新了,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

  第三,怎么创新的问题。我一直在问我自己这样的问题,也一直问台上这几位领军人物。还有谁比期货公司更懂期货吗?但是期货公司是不能做期货的?这个问题是不是要解决,让最懂期货公司的机构,让最懂期货的期货公司去做期货。所以这个创业也是三个层面:

  第一个是产品创新,不要以为是推出新品种,还有现有做精、做细、做优、做强,还有一个是投资与期货产品的产品创新。现在免费的还没有人看,收费的谁看?怎么收费啊?当然这个咨询报告要给多少服务提供附加值,这就是产品创新。

  第二个是业务创新,当然江主席也讲到三个层面,一个是咨询业务,一个是资产管理业务,还有一个是监管代理业务,我再加一个资金业务。其实资产管理业务和资金业务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楚。我刚才讲到这几个层面的创新,我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在明年或者近期的时候,我希望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期货行业、期货市场的创新迈出坚实的一步。

  期货公司实际上是最懂期货的专业机构,最懂期货的专业机构去做期货的问题。我相信在“十二五”期间,这方面会迈出坚实的步伐。今天在座的,我也看到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不只是一起了,期货公司的总经理都陆陆续续把自己培养成客户了,培育市场这也是有基金意义的,如果期货公司的总经理最终都成为期货公司的客户了,这个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就没办法做了,也就不用做了。所以这是第二个层面的创新,也就是业务创新,刚才提到四个业务,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境外代理业务和自营业务,这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迈出坚实的步伐。前一段我去参加瑞达期货为客户服务的产品,我觉得这就是投资于期货的产品,为客户服务的产品,这也是产品创新。

  还有一个层面的创新,刚才几位老总提到的组织创新。我们期货公司的服务对象很多是现货企业,我经常会说要为现货企业服务,我经常在很多场合说,今天当着几位老总的面再说一遍,公司规模还不够大,公司还处在一种手工作坊的时代,我们的产业客户还需要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去跑。在“十二五”期间是不是要真正打造成为现代金融企业,这也是组织创新。

  其实看到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的服务对象有很多现货企业,借助于资本市场把自己做大了,借助于期货市场把自己做强了。我们就处在期货市场当中的核心地带的期货公司,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大做强?所以我特别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出现一批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上市的期货公司。这样也有助于去优化我们的股东结构,去改善我们的公司治理结构,告别过去手工作坊的时代,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我想这个创新在“十二五”期间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我希望能看到至少是在座的,包括台下的,有一批的期货公司。现在我们金融的兄弟行业,银行、证券、信托,都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银行几乎都上市了,证券也有一大批的上市公司,信托也有几家,期货惟有几家还是借科的。我想我们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恐怕就要落到实处,而且在服务功能上要强化,这一点也是我特别期待的,我相信也是台下和台上的各位期货公司的老总所期待的。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