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期货大会:期货公司创新发展论坛实录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 18:1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第六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12月3日在深圳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期货市场。以下为分论坛第二部分的发言实录。

  分论坛二:期货公司创新发展论坛(第二节)

  严金明:本次大会的第二节现在开始。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汪昌云,他演讲的题目是期货公司如何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

  汪昌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时间有点延迟了,而且今天开了一天的会议,大家有点疲惫。我讲得快一点,尽量节约时间。我参加过最早90年代初期的期货分析和交易,在国内期货出世以后,我又到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演讲的主题还是衍生产品,也得益于早期的一些经历。现在研究的还是美国期货市场,而且是学术研究,在这个领域有很多相关的成果,发表在这个领域最好的期货学术期刊上,有很多我的文章,但自从我出国以后,到2006年回来,这段时间从来没有关注过中国的期货市场,所以这一次正好是期货协会的会长给我出了一个命题,让我讲中国的期货公司如何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这个很难,我稍微改了一点,其实也不简单,说起来简单,论述起来很难。我提供一点自己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原来计划有那几个题目,我今天尽量缩短一点。有五块,一个是金融企业的内涵和职能,怎么论证期货公司的属性?我想花多一点时间谈期货公司的公司治理特殊性,以及现状和问题,还有发展的道路,纯粹是个人的一点想法。很多人都说尤其是我们业界对于期货公司谈论很多,也很抱怨,说我们的期货公司业务单一,虽然有人叫金融企业,但实际上和我们金融企业相差很远。我们对金融企业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它的内涵也是不断丰富和建设的,像最早我们讲商业银行这种银行机构,后来随着西方金融市场的发展,拓展到非银行类,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中介。现在我们认识的金融企业,它的资产主要是由金融资产组成,它的业务主要由金融资产持有和交易,业务的收入来源和交易的机构,或者是中介都叫金融企业,所以我不想多说了。

  从核心来看,金融企业和一般企业有什么不一样?金融企业的特性,为什么讲这个呢?我们一会儿要分析期货公司有没有竞争企业的特性,期货公司有没有金融企业一般的职能,如果有的话,它应该是叫金融企业。第一个特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道德风险,什么叫道德风险?叫从业人员有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倾向,这在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暴露无遗。并不是说它好还是坏,这就是它的特性,它有这样的特性,可以回过头来说它的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对的还是错的,说不清楚,所以永远都会存在,这叫道德风险。

  第二,资产流动性,大家知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高,这种流动性会带来金融资产的脆弱性。一个完好的企业在一夜之间可能会变得资不抵债,前几年我们发生很多这样的案例,而且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这些特性需要我们在监管方面有特别的安排。

  第三,灵活性,创新非常便利,金融企业从发展过程中来讲,创新是有生命力的,没有创新的话,这个企业就没有生存的发展机会,我们在国外看得比较明显。

  第四,五世还有一个叫信用敏感性,金融企业天生就和信用是相关的,一旦你的信用丧失了,那你的企业基本上就不可能生成了,也不能发展了,我不想多展开讲。

  要说金融企业,实际上还有很多基本职能,这些职能大家也都知道,很多叫金融中介的理论,有很多论证和模型,我不想多说。我简单提一下,第一,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这个交易成本不光是金融交易的本身成本,是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这有点像刚才一位嘉宾讲的,祈斌主任讲到30岁以上的大龄男青年和大龄女青年都有,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中介撮合,金融中介干的就是这种事。想转移风险的话,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需要通过中介来进行风险转移,所以这种金融中介有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

  第二,降低社会上的信息不对称,金融特点决定了有很多专业人员、从业人员跟踪客户或者信息不对称,这个是有风险转移的。我们叫金融资产的交易,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核心是风险再配置。觉得风险过高的转移到有风险承受能力的地方,所以金融企业是有它的特性,有它的职能。期货公司有没有竞争企业的属性,核心来讲,首先一点是期货本身属于金融的范畴,这个是共识,没有什么疑问,期货里面的标的资产,有的人说除了贵重金属之外,其他很难说是期货,但是期货作为和约本身,我觉得没有什么争议的。所以期货公司都列为非银行类的金融中介,核心要看期货公司具备一般企业的金融属性,同时也具备一般企业的基本职能,我们没有时间去展开。比如说具备一般企业的特性,它也同样有道德风险,同样资产流动性很大,它比股票有过之而无不及,期货公司也可能也有创新性和传染性。

  期货交易本身,不光是期货交易,有组织交易所的衍生产品交易,包括期货,它是一种天才的安排。这种安排可以大幅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你是陌生的人,在市场上进行买和卖,不需要知道对方是谁,这是通过我们期货交易所所实现的。陌生人交易的话,你不知道对方底细和咨询的话,你凭什么大规模的交易?那么期货市场是可以的,有组织的衍生产品可以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降低交易成本。

  期货公司连接投资者和交易者之间,也降低了总额的降低和成本,也符合交易终结的一般理论,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期货公司为投资者买卖期货和约的过程,实际上是买卖风险配置的过程,我想大家都认可,也没有问题。最后,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通过研究分析,我们有顾问业务之后,降低总额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功能会逐渐发挥。当然我们刚才前面郑先生也讲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了期货有竞争属性,我是从原理上推导有没有金融企业一般的特性和功能,所以我简单说一下。

  为什么期货公司的监管和一般金融企业不一样?原因在于期货公司的治理结构不一样,当然有类似的,但是也有差别的地方。第一,有哪些不一样呢?我简单提一下,要有高度重要的客户利益,我们一般的企业公司是讲股东之间的关系,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客户的利益在某些地方可能重要,但是从来没有像我们期货行业这么重要。这和我们期货本身的特制有关系,它的杠杆性、风险性,要保证客户的资产。在公司治理的高度,就要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

  第二,双重代理问题,除传统的委托代理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是期货公司的客户利益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冲突,在西方的期货发展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客户下了单子,到你这里来了,在国外有很多这种案例,现在的通讯手段和监控能力,使得这种风险相对比较小,但是利益冲突还是存在的。

  第三,高杠杆下的金融脆弱性与风险管理,不只是期货,其他的还没有发展起来,加剧了金融的脆弱性。

  第四,应对金融创新的灵活性,延伸产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创新,而且不只是受人的想象力限制,你想要的东西都能够实现。所以金融创新一方面满足了投资者的需求,但是它同时对公司的治理提出了挑战。你在公司治理的角度,需要设计一种公司的机制,能够应付创新的灵活性。

  第五,企业自律与监督,本来是你这个行业包括期货公司,从总体上通过行业协会,来缓冲政府监管部门的过度监管,所以你说我自己能做好,你自己不用管,你去管别人就行了,我们自己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是对期货业的有利补充。

  下面我们简单看一下期货业的现状,也有问题,当然我们谈了很多,大家了解得比我还多。我们现在期货业的发展,这些年在金融危机的前两年和债务危机这么严重的情况下,衍生品的发展还是保持的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再快也没有中国的行业发展这么快,所以在2009年的10大最活跃里面有6个是中国的。中国期货所的地位在全球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全世界的重视。

  这些年,期货业都保持着很快速的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看期货的收益性。因为中国的数据比较短,我看美国的数据,和什么比呢?我和一个讲期货合约的组合,一个等传统组合,和美国长期政府债券,以及标准普尔500指数比,这个红的是代表期货合约的收益,下面你看比股票、比标准普尔500指数,累积收益超过标准普尔500,更超过政府债券,也就是期货有收益性,我想这是它发展的背后的重要原因。

  第二,你原来找不到这么很好的期货合约,能使我和传统资产,传统资产包括股票和债券,把相关性比较低的资产放到组合里面,能分散我的风险,这是证券组合里面的。

  第三,这可能是我们关注比较小的,期货合约和通货膨胀的相关性,要比其他的资产来得好,也有两个图。左侧的图是讲期货合约和股票债券和通货膨胀的相关系数,和股票和债券弱相关的话,基本上是负相关,这有利于抵消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我们三类资产进行收益的相关性,这是比较长的时间段来看。

  这三个原因还会存在,所以我的判断是衍生产品市场还会高速发展,包括中国的衍生产品期货市场。当然我们讲成长总是有烦恼的,也就是期货市场还是从幼儿园的小朋友一下到青少年了,会有很多的感受,我也不多说了。

  最后,简单花几分钟时间,谈谈我对我们国家期货公司未来发展的路,有几点想法。前面讲了我们的期货公司有金融企业的属性,那么把我们期货公司慢慢回归金融企业,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然这中间有很多关键要素要给大家讲。从现在我们全行业是明确定位,要慢慢拓展责任,同时要鼓励创新。一个行业尤其是像期货的衍生产品行业,没有创新的话,它就没有生命力。而且不同的公司之间,它也看不出好坏,看不出管理能力,看不到发展潜力,所以这是一个认识问题。我已经说了,但是问题核心怎么去做金融企业,这里面有很多因素。

  要回归金融企业,核心在什么地方?核心在公司这里。这是我们国家所有的企业,一般的企业也好,金融企业也好,还是期货公司也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一股独大,这带来什么问题呢?它带来大股东和小股东的矛盾,也带来股东和竞争层之间的矛盾,更带来大股东和客户,一般股东和客户的矛盾。所以我研究了我们国家的结构治理,要想改变大股东治理的效率,怎么做呢?大股东也有存在的道理,我要么不入股,要么做控股股东,这是一般企业地位的最主要焦点。因为我们的法律体制不健全,股东的利益本身没有保障。但是你一旦控股了,别人凭什么相信你?你凭什么给别人带来同等的利益?做不到。我干脆培养几个大股东,不是一个大股东,不是一股独大,就算是这样,我也要找到一些股东来制衡你,我觉得这对我们期货行业很有价值,我也不想展开讲了。

  第三,要鼓励并购重组,追求规模经济。我们期货公司有很多,但是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么多期货公司,需不需要有些公司个别或者个性化服务呢?需要,但是总体来讲,期货行业有规模效应,这是不争的事实。政策上鼓励并购重组,包括与其他机构的重组。

  最核心的一点,谈期货公司要有金融企业的职能,最核心的一点是要完善机制,要建立主动性管理风险机制,现在我们基本上是被动性的,我不相信期货公司能够做好,我一定要告诉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现在变成这种模式了,因为他不相信你,你没有主动型的风险管理机制。所以要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这样才能建立主动型风险管理。

  要让监管部门认识到,我不管你,你也能够主动把事情做好,他可能不需要这么管你。改进公司治理,或者公司治理改革是当务之急,在证券包括很多东西,包括改进大股东治理模式,包括其他的约束机制,风险管理的机制都会有用。但是股权结构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因为股权结构的问题不解决的话,其他都是形式,没有实质内容。

  最后,外部行政监管肯定是需要的,不管是美国也好,还是其他国家也好,但是监管是适度的。我们讲监管和创新本身是一个矛盾,你监管多了,那就没有创新,现在我监管住了,你一点创新的余地都没有,不允许你创新,或者你用任何一种来审批,经过很长的过程,但是做不到。所以我们讲目前是叫强制的家长主义的监管模式,我可以理解它,因为我们期货公司的治理模式没有达到那种水平,它不能把风险控制达到主动型的。

  上午的时候,江主席助理也讲了,期货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和风险管理的水平相匹配,因为风险管理水平没有跟上的话,期货业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主动型的风险管理机制。衍生产品包括期货,在国外是叫“成人”游戏,你不懂的,一般不会进来的,当然也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很莽撞的,但是绝大部分人不懂是不理的。进来这个市场的人多半都是素质比较高的,懂得程度相对比较高的。证券监管是要防止内幕信息,不公平交易,期货衍生是监管什么东西呢?要维持市场秩序,防止市场的价格被人操纵,这是它的核心点。

  我感觉现在监管上什么都有,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出得很细,但是处罚起来太轻了,它没有威慑力,威慑力是保证我们有效监管的机制,当然这和我们讲期货立法也有关系,给你一点简单的处罚,隔靴搔痒是没有用的。有主动的风险控制能力,再加上我有行业自律,外部监管可能会慢慢减少,这样就有利于我的行业发展,有利于期货其他衍生产品的创新。这是我想简单的占用一点时间谈一下我对期货业发展的意见,有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大家!

  严金明:感谢汪教授精彩的演讲,实际上中国的期货公司发展成现代金融企业还需要有一段漫长的路走。下面我们就进行本次会议的核心环节,进行圆桌讨论,大家都清楚圆桌讨论,我们各位嘉宾在一起进行观点的碰撞,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个圆桌讨论的主持人是由期货行业著名人物永安期货的总经理施建军主持,下面有请各位嘉宾:

  台湾期货公会理事长糜以雍先生;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胡俞越先生;

  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先生;

  中粮期货总经理黄辉先生;

  广发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成先生,有请各位嘉宾上台就座。

  施建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期货界的同仁,下午好!我们下午的时间比较紧张,由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在座的各位嘉宾吧。这位是我们隆重要推出的台湾期货公会的理事长、凯基期货公司董事长糜以雍先生,台湾这次很重视和两岸之间期货界的交流也很多,这次来了28个高管,所以特别感谢糜理事长。

  今天时间也比较紧张,一天了,所以我们的时间抓紧。论坛叫期货公司创新发展论坛,发展这个词和很多词都能搭配,在大陆讲得最多的词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也有讲和谐发展、协调发展。但今天我们这个主题是创新发展,创新上面来讲,台湾的朋友相对来讲走在前面。所以我想先请糜总给我们介绍一下,台湾差不多有20年的历程过程,当中最响亮、最热门,或者你们最想创新的一些举措,给我们大陆的朋友介绍一下。有请。

  糜以雍:主持人、各位来宾大家好,施总给我的压力很大。因为本身这个题目的范围很广,今天的时间已经有点耽搁了。所以我可能没有办法很有条理的来做一个比较完整的报告。我想借由最近比较热门的一些议题,据我所了解大陆一些金融机构比较关心的发展方向,以这些为例子,很快引导出一些结论,希望不要耽搁大家太多的时间。

  两个最主要发展的方向,第一,我听说很多国内的期货商、券商,甚至银行对国际化方面好像有相当多的想法,可能有一点急迫感。所以大家最近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另外,在期货方面,国际上面所谓的高平交易,我的理解就是电脑辅助的交易,这方面大家很关注,以这方面的例子和各位分享一下。

  以国际化来说,我所处的凯基集团,我们15年前开始就进行这方面的努力。我们运气很不错,当初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我们有机会在亚洲地区做了一些收购的行动,收购的对象也都是相当知名的企业。香港是新设的公司,我们在泰国买了一家公司,当时它是泰国排名第一名的券商,是一个上市公司,我们在韩国曾经也买过一个公司,买的价格都不错,标的也都很好。其实这些国际化的举动,甚至你扩大来看,任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是终极的核心竞争力都不是买得来的,你可以买到很好的标的,可是你很难把国际化的行为,把它深耕在这个公司企业内部。从我们公司今年来看,我们大概花了超过10年的时间,才能够消化这些买进来的企业。刚买进来的时候,它都会相对独立在运作,中间很难发挥一些重效。甚至在这个过程中间,都曾经面对到非常激烈的抗争,我们曾经在泰国、在韩国都闹上报纸的头条。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让两个组织、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互相了解,我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知道我为什么想要这样子管,花了很长时间的磨合。最后才有办法让这个公司变成一个整体,才有办法让这个组织的管理想法或者一些策略能够贯彻到每一个分支机构里面。这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

  所以以国内金融机构现在的规模,不管是银行、证券、期货,我相信都有足够的实力在国际上面展开一些并购的行动。这些国际化的作为,在我个人的认知里面,它比较像是分散风险的作为,你很难指望在海外进一个企业,它的获利能力就一定优于国内的企业,整体的营运不见得会因为国际化的行动有很明显的改善。相对在地域上来的扩张,可以让你分散风险,不至于太依赖单一的市场,只不过说这个过程不是靠市场买就可以取得的,它需要很长的过程。

  在高平交易、电脑辅助交易方面,这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在国际上也是这样子。以我们自己的经验,在公司内部敲敲打打开始做这方面的交易,特别是台湾开始做期货市场之后,我们还不错有抓到一些机会。当时我们曾经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之间,我们尽量投入资本,那时候受限的不是说我们公司的资本,或者授权的额度,市场的流通性还不够好,在市场接纳的情况下,我们尽量接纳资金,一年下来,所有的成本扣掉之后,我们每一个月的单月结算都没有亏损,当时是那样的市场状况。那样的报酬是在市场交易方面很早就做的投资。

  曾经在那个年代之内,所有的电脑辅助交易受到很多限制,这一段看到电脑辅助交易,思考的角度是很难想象的,不是看软体的效率怎么样,不是说运行上面的投资金额怎么样,CPO的效率怎么样,它考虑的是在地理上的资格,怎么把你公司做决策的电脑系统,放到能够和交易所的主机越近越好,最好能够由交易所来代管。甚至考虑到我的运算能不能插到交易所的主机里面,已经考虑到这个程度了。

  这10年以来的发展是非常令人难以想象的,我想强调的重点是说,当电脑辅助交易、高平交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在后面追赶的意义不见得很大,反而高平交易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交易市场机会。当很多人有很高的效率看市场上同一个迹象的时候,他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让很多人作出同样乐观判断,以至于这些判断形成交易决策,对市场上本身就造成一个冲击,这时候它会产生一个新的交易信息出来。这些例子让我形成了一个想法,第一,公司的竞争力,不只是核心竞争力,甚至是终极竞争力,都是买不到的,要想办法建立。

  第二,我们做金融业,和很多行业一样,一定要记得物极必反,当一个趋势发展到一个程度之后,其实你就应该反过来想想看,这个趋势说不定反而会给你带来机会,不一定非要去追随它。不想耽误各位时间,所以很没有条理的给各位报告一下。

  施建军:谢谢糜理事长给我们分享国际化和电脑辅助方面的情况。我们大陆肯定也有很多尝试和想法,所以我想几位老总还会一起探讨。问一下大陆的几位老总,他们在期货市场也是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在你们工作的实践当中,因为时间关系,所以你觉得你们公司最值得说的创新举措是什么?这是已经在做的,取得的效果怎么样。你现在最想做的创新举措是什么?请肖总先讲一下。

  肖成:公司的创新发展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前面几个嘉宾都说了,无论是一个社会也好,小到一个企业也好,创新应该是公司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公司的创新发展,我个人觉得它应该结合每一个公司特点,来找到一个创新发展的路径。对于公司的发展创新离不开两个,一个是外部创新,一个是内部创新,外部更多是考虑公司要发展,你要适应这种环境创新,使公司达到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中国的期货公司要想往前创新发展,有两个方面要考虑。第一,要考虑中国大陆的创新发展个西方最不同的,它不是从下到上的推动,而是靠从上到下的政府推动为主导的,这是路径的最大不同,如果这一点不考虑的话,我们总是考虑为什么西方的能做,中国不能做,这是最大的国情不同。

  第二,要考虑外部,要适应这个市场,你看发展到什么阶段,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现在中国期货市场的成熟度达到什么程度了,公司的创新超越的话,你可能就实现不了。从公司现在的投资结构来说,在散户很少的情况下,你从这一点考虑是很重要的。

  更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公司的创新发展,确确实实要来自于监管的创新,来自于市场包括交易所的创新,还有来自于对期货公司的业务方面的创新推动,我觉得很重要。比如现在我们在呼吁的,给予期货公司投资咨询、境外管理等等业务,既然是政府推动,你要多给这些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放开,如果不放开的话,它本身是受到一些限制的。第二,我们现在都在说期货公司的业务单一,所有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和期货经纪代理,在很多趋势降低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分享交易所所取得的共同大的收益。期货公司要成为它的股东,才能够与期货交易所共同发展,这就涉及到市场的监管问题,这是一个市场的现象。

  另外我说监管理念要创新,现在我们推出了股指期货,无形当中已经跳出了期货市场,已经和证券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连成一体了,这就要求监管部门有一个整体的联合创新的理念,否则的话,我们只能站在期货市场单纯方面考虑,这是外部的。

  对于公司的创新,因为每一个公司的自己发展路径不同,我觉得广发有两条是供大家发展的,第一,定位很明确,公司不断创新的时候,你必须明确公司下一步要走到哪一个程度。换句话说,要给员工一个愿景,比如说广发期货未来五年走到哪个程度,我觉得这个是取决于能否推动的最主要动力之一。大家也知道我一直在提到广发期货现在很明确,我们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就是一、二、三、四,首先是四个业务指向,第一个是商品期货业务,又是分两个,一个是零售业务,一个是批发业务,零售业务是广发有20多个网点,为一般投资者服务,我们的批发业务是利用机构业务部为产业开户开户。我找到一条核心的发展商品路径,我和广发证券的投行相联系,这些企业和我商品结构的能源、农产品和金属有关的企业做风险管理。我的金融期货也是两条,这是第二个指向,一个是零售业务,一个是批发业务,零售业务是为我的网点,在全国200多个网点服务。我们的金融部就是为将来的基金,为QFII,为上市公司做服务。第三,创新业务,我们服务部门做投资咨询、监管代理,找到第三条业务增长。第四条是国际业务,我们很感激2006年批准我们在香港设立,现在香港公司做得不错,这几年发展良好,将来更好的是搭建全球交易平台,更好把国际业务推进去,这就是我说广发期货未来三到五年的四个业务指向,后面有三个厚实的基础,我研究的团队和技术系统的高效,刚才糜总也说了,我们将来的技术都要满足这个社会的业务指向,因为是金融企业,所有东西都要通过人的大脑,我有两个驱动门,一个是分配机制,大家都愿意去干活。第二,我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独特的,每一个公司不能够复制的,最后能达到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国内一流的期货公司。

  我个人的体会必须定位明确,这是我的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谢谢。

  马文胜:我认为期货公司的创新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当前业务的创新,再一个是未来业务的创新。当前创新,我们的经纪业务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如何进一步能够更加专业化,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我觉得要看到我们这个市场的变化。我看我们这个市场的质变,主要是体现在投资者结构上,今天哪一个老师讲到我们的市场功能怎么发挥,投资者结构很重要,实际上我们这个市场的结构,投资者结构已经开始在发生变化了。虽然我们这个市场是95%的自然人,5%的法人,但实际上自然人的专业化、法人的机构化,可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市场的一个主要趋势。

  我们自己看一看我们代理的客户结构,很多自然人都是专家级的,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越来越大了,可能有一个团队在处理风险。我们看到很多法人客户、企业客户,内部已经形成完善的流程,风险控制流程、套保流程、资金管理流程等。所以由于投资者这种结构的变化,给我们期货公司在当前的经纪业务中,我觉得我们的创新点要围绕着这个质变进行创新。

  我的理解是期货公司是不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因为我们也是按照这几个方面做的,取得了一些效果。第一个创新点,怎么样提升期货公司的研发价值,在这一点上来创新,研发有没有可能形成体系,我们最近和基金公司接触的过程中,我感觉基金现在对期货公司的需求很大,它对期货公司的宏观研究有需求,这是我没想到的。因为基金公司的宏观研究是很好的,它对来自于产业链的宏观需求很大。正是由于现在产品多了,所以期货公司的研究开始有价值,我们的期货公司怎么围绕着研究把价值提升,这个创新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很多公司实际上已经做了很多事情,比如研究所的分地区管理,有的研究所可能内部只能又分得非常明确,而且研究所的规模,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建设起来了,我想这是一个创新。

  第二,应该着力在技术能力的创新,技术能力不是说现在给客户提供的主设备有多好,这是你必须基础性要达到证监会的要求,是在这个平台上,你先进的武器和工具,就像刚才李总说台湾在搞的交易,实际上我们很多专业投资者不一定是程序化交易,但是它对交易工具的需求,包括一些下单方式的需求,可能都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比如有的套期保值商,它每一次的定价都是根据月均价来的,这时候他要把握每一天和日结价偏离过度的价格差,他要有一个软件,当这个价格达到的时候,计算机会帮助他做交易。所以这样的创新,期货公司内部有没有这样的人才,这个技术创新的能力,我想以后是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现在从总体上来说,我们这个行业平均的从业人员是32岁,我们整个行业加起来整个从业人员的年龄是32岁,50%以上的从业人员从业年限不到两年,另外一点创新是在大规模的营业机构扩张的同时,人员数量大规模的增加,我们对从业人员的培养能迅速接近对这些专业机构的要求,这个创新如何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流程,形成一种体系来培养这些年轻人?

  第四,服务能力的创新,我们现在很多公司有核心竞争力,但是到不了客户那里。这个路径需要通过服务,服务需要通过产品。我过去也一直认为,期货公司的服务,可能更多是着力于一种理念上的服务,可能现在想想不太对。实际上要把服务变成具体的产品,比如我们今年做了三个产品,一个是客户帐户的分析系统,一个是手机面对客户的全面系统,还有一个是积分系统,我们都是找行业外的软件公司和公司共同开发的系统,现在有一些效应。但是在这些系统为我们的投资者服务的时候,这个服务怎么样能够发挥效能?它还有一个把产品怎么样让客户了解、让客户理解的细致过程,需要我们整体的从业人员要更加的专业。

  第五,我觉得期货公司的创新要把握到一点,每一个期货公司内部的客户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资源,怎么样在这么大量的客户资源上整合好,在整合资源上进行创新,这里面有企业客户,有专业的操盘手,有资金比较大规模的客户群体,怎么样把它的资源整合好,能够更好地把服务做好,这是期货公司内部的创新。

  对于外部的创新,我们未来要做什么业务,要扩展什么业务,比如有境外、咨询,以及CTA这些业务。我觉得行业内要逐渐形成共同声音,这些业务我们都准备好了,如果先开哪个,后开哪个,我觉得都准备好了。无论是境外业务还是什么,我们现在六家公司在外面做得很好,我们国内的监管体系复制过去就是一个很好的监管体制。要说CTA业务,现在很多基金公司可以做大宗商品的理财了,他们挖的是期货公司的人,就说明我们期货公司的人现在在这方面具备这样的能力。第三项业务是咨询业务,本身就应该和经纪业务相配套的。

  再比如说我们的境外业务有没有可能思路再放松一些,就像糜总在台湾一样,我们的资本金这么大,到海外去收购公司,实现全球的扩张。我们中国的衍生品从中国市场真正走向全球市场,要从期货公司开始,由中国的期货公司带着中国的投资者进入全球,进而带着全球投资者进到中国来,我想可能这样的发展创新能够使我们中国的价格更加有它的发现价值。

  我认为期货市场有三大功能,套期保值、产业定价、资产配置,套期保值就是我们的经纪业务,产业定价就是我们的咨询业务,资产组合、资产配置就是我们的CTA业务,所以这些业务都应该尽快允许期货公司来从事,我想它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谢谢。

  黄辉:我也理解一下,创新有几个层面,一个是业务创新,第二是组织创新,第三是制度创新,第四是管理创新。我去年就开始讲创新,希望是业务创新,有境外业务、CTA业务、咨询业务,我们可能看到接下来一年是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够有机会,业务创新都有一席之地。

  第二,组织创新,现在整个期货公司都一样,营业部、总部,可能研究所的什么所、院都有一点区别,但是总体来讲是一样的,在组织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区别。现在有的公司在香港有分公司,国内却没有分公司。有没有区域公司呢?也没有,在组织创新这一块,在国内看来还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第三,制度创新,刚才几位嘉宾也讲到了,我们在法律制定上,在股权上,在境外业务上,在净资本管理上,在监管上,我觉得这些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决定了我们期货公司未来的真正发展。

  第四,管理创新,可能是各个公司自身有一些特点,把业务和客户需求结合起来,刚才马总也谈到了,客户的需求,原来是需要调件单的,能不能做出来?我们的客户说法人只有一个,但是下面的需求部门很多,认为是独帐户,下面能挂好几个,这也是创新。

  在这个层次里面都很重要,过去我们中粮是在2007年搞了一个创新,叫业务创新,也叫管理创新,我们搞了一个事业部专业化、营业部区域化,强调一点是像我们这样有商品背景、产业背景的公司,如果没有专业性,是很难服务好产业客户的。因为我们基本上70%都是产业客户,产业客户的服务确实需要很专业。那时候我们把所有的客户分成几大类,有工艺品的、农产品、投机的,全部都分类,把这四个定在交易所加总部。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发现确实成规模了,事业部的专家也好、业务人员也好都成长起来的。这种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在过去单一的经纪业务条件下做的,但是我们的出发点是专业化,同时也是适应客户的需求。

  刚才施总也讲了,未来更想干什么,对于我们中粮期货来讲,未来更想做的创新应该是制度创新,在股权结构上,在激励机制上都应该有创新。我们也在做未来的五年规划,我们算了一下,未来五年整个期货市场会怎么样,有一个数字,现在是两千亿的保证金,以后是七千亿到一万亿。不用大的想法,用两三百亿管两三百亿的资本金。净资本管理不变的话,期货公司未来几年都有争执的要求,如果不改的话,或者我们期货公司管理办法里面讲了,我们期货公司的股东只能是法人,自然人是不行的,我们期货公司上市的渠道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净资本补充机制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我觉得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净资本、注册资本,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的话,可能会限制各公司发展,当然也不一样,有些资本实力很大的,可能注册资本可以提到10亿、20亿,但是我想这并不是我们100多家都能这么做的,所以我更关心未来100多家公司在这方面有根本的创新,才能解决我们未来发展的根本瓶颈。谢谢。

  施建军:刚才三位老总从各个层面讲了创新结合公司实际,我觉得都很有特点。我们先做一个试验,今天早上江主席讲到创新,我认认真真听了,他讲到体会的第一点,就是中国期货市场为什么这么发展,就是因为创新。在第二段讲到创新业务的时候,他讲了很多的定语,投资咨询业务、境外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要选择条件比较好的,条件比较成熟的,要开放这个业务。所以今天台下坐的都是监管部门的领导,关键看你们三位老总到底有没有准备好,条件有没有成熟,你给大家讲一讲。台湾的同事给我们讲一讲以前在做经理事业的时候,怎么样才算条件成熟了?

  我们有三项业务,有挑一项,就挑资产管理业务,面对这么多的监管领导,三位老总和两位专家讲一讲,胡教授先讲。

  肖成:现在早上江主席助理讲到具体的三个业务,一个是境外代理,一个是资产管理,还有一个是投资咨询。其实刚才马总也说了,现在假设监管部门放出政策来,把这三个业务的许可都给期货公司的话,我个人评估,现在各项定语都能满足这个公司的话,至少在中国实力前20名的公司都符合马总说的具备条件的,推出来都能做。

  深入讲一点实际的,现在广发期货给你这个资产管理业务,你准备好了没有?我可以这样讲,广发期货如果给我资产管理业务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可以做的,因为本身我们在这方面是做了一定的准备。我当时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很早就把广发期货公司在整个集团定位很清楚了,我参考了国外所有的凡是期货衍生品能做大的,基本上都附属于一个金融集团。为什么它附属于金融集团呢?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符合各家期货公司的定位。期货业务不是投资业务,是不会给客户带来一种收入增加的,它只是为这个社会的增值提供对冲风险的,你不要把它当做投资公司。

  我既然在广发证券的金融集团里面,我期货公司就要为证券公司下面的资产管理,下面的基金公司,所有这项的投资业务做风险管理,我做资产管理是这样定位的。所以当现在证券监管部门出了一个政策,征求意见,准备让基金公司可以在它的专项理财,可以在以后业务发展里面有商品期货的话,我为什么不急着学有些公司呢?我觉得我有方向了,我根本就不需要牌照,我已经可以做了。比如广发下面有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易方达是走得比较快的,但它现在没有人才,它要做下去的,可能期货的人才就会流向基金公司,在初期,我一定是借期货公司的牌照,实际运作是靠基金公司,刚开始他一定让我提供基金策略方案,只不过是用它的牌照,广发期货就等于走出去做资产管理了。

  第二,如果直接就给期货公司的话,我同时也做好准备了,因为我已经有部分人才已经培养这个团队,我估计将来推出资产管理有一个悖论,可能是监管部门绕不过去的,他批准一个期货公司,说你可不可以做资产管理,你要具备一定数量的曾经具有资产管理经验的人,这个问题就大了。原来你又没有给我业务范围做资产管理,现在要这样的人怎么办?我可以去招聘,我早就想好了,我培养一个团队在这个地方,当然不会违反我的业务范围了,否则我就违规了,我是有准备的。所以它只要批业务,我批两条路来,无论从哪条路上,我都做资产管理业务,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做法。

  施建军:肖总讲到的是有人了,有人还不行,除了人以外还有什么?

  马文胜:资产管理业务,一个是肖总说的人,还有一个是产品,到底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做哪些产品?第三是怎么风控,第四是流程。核心是产品,过去我们讲资产管理业务出来以后,是不是搞一点量化的投资,搞一点套利这种简单的产品。最近在和基金公司接触的时候,他们准备开通商品业务的时候,接触多了以后,我感觉确实行业能有一些公司是准备得不错的,它的产品已经不是这个层面的产品了,它给基金公司出的策划,我看到有的都是五六样产品,基金公司准备做,让期货公司帮它策划。比如这里面涉及到大宗商品指数类产品,涉及到刚才说到量化的产品,还涉及到帮助基金公司怎么样通过大宗商品的波动来选取阿尔法,怎么样对待贝塔的产品,现在产品的多样性已经有一定基础了。所以我是觉得正是因为很多期货公司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人才,但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

  现在有一种趋势,从期货公司外流的高手越来越多了,特别是现在趋势型行情比较大,我看外流的速度还加快了。由于这项业务没有开,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他有了相当的经验和风控能力,在实际操盘中能够实现稳定的获利。由于业务没有开,可能自己出去搞私募了。这一批人现在又成为基金公司主要接触的对象,所以我是觉得这项业务,也感觉从期货公司的需求角度也是比较急迫的,培养了十几年的人才,能不能继续在期货公司的专业平台上发挥他的能力。我反过来回想,我们看到很多过去的同事、过去可能有还在期货公司干的,有在期货公司,有在证券公司的,但最终从长时间来看,对期货市场投资理解深度深的还是在期货公司。它可能今天从期货公司平台出去了,过四、五年,我们再看他的水平,可能他已经赶不上在期货公司长期沉淀的这些人才。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论是人才还是产品,这项业务确实到了该破闸的时候。

  黄辉:如果说基金公司都可以开了,我们100多家期货公司在行业里面摸爬滚打十几年,我们如果没有准备好的话,他们都准备好了,我们就白干那么多年了。当然要快,因为这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业务不开,人才留不住,很快就被别人挖走了,那就真麻烦了,重新培养的话,不是三、五年的事,真的要成为一个高手,没有五年、十年是很难的。

  另外一个角度,国外的CTA,我理解得更好一点,商品期货毕竟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它和一般的资产是不一样的。我们不是做商品,做别的资产,你是没有能力的,既然CTA是商品交易顾问,在商品交易方面你是专家,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我不知道谁准备好了。

  施建军:本来我们今天还有另外一个话题,但是时间来不及了,最后请胡教授总结一下论坛。

  胡郑:台上坐的这几位,包括建军在内,我的身份是最特殊的,来自于台湾宝岛的糜总是台湾理事长,其他人无独有偶,他们都是最具创新力的人物和公司。我老说我们行业,其实我压根就不是期货行业的,我是教育行业的,但是由于我对期货行业有感情,所以我说我们行业。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创新才是中国期货市场的生命力。

  现在我又写了一篇文章,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期货市场,现在你们手头拿到的期货日报,是对肖总的专访,还有另外半版是我那篇文章的摘要,观点都讲到了。这五年真的是创新中国期货市场才有了今天,现在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全球交易量、交易规模最大,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格局,我们的交易所无一例外,当然除了中金所,我们三大交易所通通进入了前15强。但是我们的期货公司就形成一种奇特的现象,叫做大教育所、小公司的格局,这种格局我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要改变。

  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期货公司才是期货市场创新主体,所以要明确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创新主体的地位。我们很多老总有这样的体会,证监会才是创新主体,但真正的创新主体是期货公司。

  第二,讲到监管,这几年中国期货市场监管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形成的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成为永恒的主题,永远没有错。但是监管和创新,或者监管和发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同样要理顺。美国这次出了危机,它是创新过度监管不足,中国是创新不足,监管也不足,那么监管一个是监管滞后,一个是监管过度。所以我对刚才肖总的意见也同意,监管要转型,要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市场的转型和中国期货市场、期货行业的转型而转型,这种转型是很有必要的。在加强风险管理、风险控制的前提之下,如何改善监管,如何完善监管,如何提高监管效率,如何降低监管成本,如何为我们的期货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的环境,如何把我们期货公司打造成为真正的市场创新主体,我觉得这是监管部门应该思考的转型的话题。如果我们的期货公司都不会做监管了,不会创新了,我觉得这是一种悲哀。

  第三,怎么创新的问题。我一直在问我自己这样的问题,也一直问台上这几位领军人物。还有谁比期货公司更懂期货吗?但是期货公司是不能做期货的?这个问题是不是要解决,让最懂期货公司的机构,让最懂期货的期货公司去做期货。所以这个创业也是三个层面:

  第一个是产品创新,不要以为是推出新品种,还有现有做精、做细、做优、做强,还有一个是投资与期货产品的产品创新。现在免费的还没有人看,收费的谁看?怎么收费啊?当然这个咨询报告要给多少服务提供附加值,这就是产品创新。

  第二个是业务创新,当然江主席也讲到三个层面,一个是咨询业务,一个是资产管理业务,还有一个是监管代理业务,我再加一个资金业务。其实资产管理业务和资金业务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楚。我刚才讲到这几个层面的创新,我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在明年或者近期的时候,我希望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期货行业、期货市场的创新迈出坚实的一步。

  期货公司实际上是最懂期货的专业机构,最懂期货的专业机构去做期货的问题。我相信在“十二五”期间,这方面会迈出坚实的步伐。今天在座的,我也看到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不只是一起了,期货公司的总经理都陆陆续续把自己培养成客户了,培育市场这也是有基金意义的,如果期货公司的总经理最终都成为期货公司的客户了,这个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就没办法做了,也就不用做了。所以这是第二个层面的创新,也就是业务创新,刚才提到四个业务,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境外代理业务和自营业务,这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迈出坚实的步伐。前一段我去参加瑞达期货为客户服务的产品,我觉得这就是投资于期货的产品,为客户服务的产品,这也是产品创新。

  还有一个层面的创新,刚才几位老总提到的组织创新。我们期货公司的服务对象很多是现货企业,我经常会说要为现货企业服务,我经常在很多场合说,今天当着几位老总的面再说一遍,公司规模还不够大,公司还处在一种手工作坊的时代,我们的产业客户还需要董事长、总经理亲自去跑。在“十二五”期间是不是要真正打造成为现代金融企业,这也是组织创新。

  其实看到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的服务对象有很多现货企业,借助于资本市场把自己做大了,借助于期货市场把自己做强了。我们就处在期货市场当中的核心地带的期货公司,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大做强?所以我特别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出现一批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上市的期货公司。这样也有助于去优化我们的股东结构,去改善我们的公司治理结构,告别过去手工作坊的时代,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我想这个创新在“十二五”期间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我希望能看到至少是在座的,包括台下的,有一批的期货公司。现在我们金融的兄弟行业,银行、证券、信托,都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上市公司,银行几乎都上市了,证券也有一大批的上市公司,信托也有几家,期货惟有几家还是借科的。我想我们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恐怕就要落到实处,而且在服务功能上要强化,这一点也是我特别期待的,我相信也是台下和台上的各位期货公司的老总所期待的。谢谢大家!

  施建军:谢谢胡教授的精彩总结,大家还有很多话要讲,但是时间不允许,要结束这次论坛了。我们第六届中国期货国际大会也进降下帷幕了,好在我们今天晚上还有晚宴,可以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论坛虽然结束了,大会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灵魂。

  另外,明年的整个形式,我们期货公司又面临着一个新的考验,但好在我们期货公司都是苦海里长大的,所以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有更多的成果来共同的分享,所以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