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超:正确把握和利用境内外期货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4日 15:57  新浪财经
杨超:正确把握和利用境内外期货市场
图为中粮粮油期货部副总经理杨超演讲。

  新浪财经讯 2009年11月14日第三届期货高管年会在北京保利大厦召开,新浪财经作为本次大会的独家门户支持网站,对大会做全程直播报道。以下为中粮粮油期货部副总经理杨超发言实录。

  我这个题目,我的题目是我国粮油企业对待期货市场应有的态度和认识。

  概况:我国农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已经持续的20多年,正是源于此革命性的变革,带来的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复苏与增长,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记稳定发展,在此市场化进程中,客观地催生了粮油期货市场的形成与成长。

  近两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国外期货市场上出现的重大失误及巨额损失,本质上并非期货市场之过,而是认识上的严重偏差和体系上的严重失控所导致。我国企业对待期货市场应有的态度是:遵循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合理、务实、有效运用期货市场的能力。

  第一部分 国际主要粮油品种市场整体供需状况

  我讲这部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些数据让我们明白需要参与套期保值,需要参与国际期货市场。从国际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而言,大豆及其附属品、小麦及玉米是交易最为活跃、流动性最强,规范度最高,参与度最广的三个品种。就我国农产品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大豆又是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衔接度最深、期市利用率最高的品种,更具有现实意义。

  全球大豆在过去10年中呈现出小幅度,震荡增加的趋势。全球大豆需求未能表现出与产量相同的趋势。

  近20年来,美豆种植面积逐步从6000万英亩以下稳步增长至7000万英亩上下,09年的种植面积更是创下新高,达到7740万英亩,近5年来美豆单产大多维持在40蒲/英亩以上,其中有43蒲/英亩的高单产。

  随着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增长,美豆产量呈现上涨态势。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42亿多。美豆需求主要由出口和压榨两方面构成,其中压榨一直是美豆需求的主要方面,常年保持在15亿蒲左右,而出口需求则呈现出逐步增长之势,由上世纪90年代的每年8亿蒲出口增长到现在每年的12亿蒲左右。美豆期末库存呈现出波浪状的变化态势。在05/06,06/07年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其余年份均维持在2亿蒲到3亿蒲之间,也出现过相对紧张得年份,如03/04年,08/09年。

  中国大都产量一直保持在1500—1700万吨左右,而大豆的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1500万吨增加到了5000万吨左右。与需求量和进口量相对应的,近10年中国的压榨量也是不断走高。由本世纪初处的1890万吨上升到4300万吨。中国大豆期末库存的变化则新的较无规律,每年的差异比较大,最近两年的库存量较为突出。

  第二部分 我国粮油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受宏观经济因素及商品自身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全球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期间给我国粮油行业带来了两次有关存亡的巨大冲击。03年8月至04年4月,大豆期货价格急涨96%,创造了30年的价格新高,对此国内压榨企业在恐慌心里的作用下,非理性的加大采购力度,在最高价区抢购大豆800多万吨,很多企业破产。

  04年4月开始大豆期货价格急跌,短时间内跌幅近50%,此次事件对我国粮油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创伤是灾难性的。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扩散,导致了原材料价格无法遏制地持续下跌。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国内间的商品价格形成了高度的关联性。08年国内的铜、铝、锌、燃料油、黄金、大豆等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

  案例:08年大豆价格的拨付及其风险是历史上空前的,由年初的约500美元一吨,涨至7月初的610美元,随着价格一路下滑,12月初跌至285美元一吨,如果按今年的最大价差来测算风险,盈亏将近2000万美元。这个损失是规模企业的都难以想象和无法承受的。与此相对应,08年国产大豆价格也剧烈波动,年度波幅达到了50%多,面对08年突如其来的较之04年更为猛烈市场风险,我国绝大多数粮油企业能够安然渡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风险意识的明显增强以及对期货市场防范风险功能的有效应用。

  风险控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管理风险的过程,其中价格风险既是一种随时可见得常态风险,又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流动风险,因此有效地控制价格风险是对企业的能力的检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经营境界的象征。

  从控制风险的成本效果来看,最优实践应包含四点:即系统控制、定量控制、事前控制、主动控制。发达期货市场提供了上述四种控制平台,至于利用的效率与质量则取决于利用者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

  结论:我们的结论是我国的粮油企业需要参与期货市场,尤其是发达的期货市场,这是科学管理风险的一条必备路径。同时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利用期货市场,它所提供的保值功能只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而绝不是据此获取暴利的场所。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出现巨大的损失,很重要的原因是为期货市场功能的异化认识。

  目前世界四大粮商实行的是完全套保或充分套保的风险管理策略,此为两层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期货市场功能,二是清晰地定位期货市场的功能,辅助主业,支持主业。

  第三部分:境外农产品期货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国对世界油市场的依存度也在逐渐增大。以大豆为例,最新预测09年的大豆进口量将达到3980万吨,占全年5134万吨需求量的77.5%,我国参与国际国内期货市场亦是必然选择,现实的关键是如何培育与提高建立在期货市场上的操作能力。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规范化、流动性、市场容量、品种配套、制度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已经基本满足我国粮油企业的套保需求。正是因为粮油企业更广泛,更深入的参与,才促成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过去几年里的快速,同时还将有力地保障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稳步发展,历史已证明,商品期货的生命之源在于服务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还处于相当低的层面上,这表现在交易时间,品种纵深、交易工具,支持体系等许多,正因为如此,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相对还比较落后。主产区历史地形成了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区域性特征,即供给决定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出现,主销区现实地形成了农民期货品种的国际化特征,即需求决定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成长。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美国农产品期货始终居于世界主导地位?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几大主粮品种最大的产能,以及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销售覆盖面。

  中国现在走区域性的,要想走世界性的定价中心,我们小麦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大豆和玉米都在美国是主产区,这样的话,你想跟美国争夺全球定价中心是有难度的,但是区域定价中心是有可行性的。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长期居于世界主流地位,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外,还因为其万深得软硬件体系支持,这包括监管系统、期货合约等,所有这些的建设都需要时间与积淀,都需要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配套。客观的讲,现有的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已实现了高度规范,高度流动和高度开放。因此我们认为进入美国期货市场势在必行。

  美国期货市场的套保交易工具十分丰富,可满足我国粮油企业不同类型的风险管理需要。包括期货期权,期转现,OTC等等。交易工具机其复杂程度本身都是没有错误与罪恶的,但是在使用者手里却是双刃剑。对此我们应该有三点清醒的认识:

  1、辩证地看待交易工具及其组合,复杂与之相,复杂与效率绝对不可等同。

  2、交易工具的使用要尽量实现认识与操作上的可控,可控性与合理性,有效性成正比。

  3、常规工具是主体,非常规工具是补充。

  2008年我国不少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出现的严重亏损,与其使用工具不当有重大的关系。

  这些风险的规避需要借助期货市场,但是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的套保交易方案则是一个非常复杂,随时纠偏的过程,套保结果的优劣取决于套保比例、套保环节、套保品种,等许多方面。因此对于处于现货市场尚不成熟阶段的我国粮油企业来讲,并不存在一套通用的,万能的套保理论与实践。在现货市场高度发达,比价关系相对稳定的美国,说我国且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

  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粮油企业在境外开展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业务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套保策略的确定要依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形成和承受能力。

  第二,套保方案的制订要建立在对市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第三,套保比例的选择言参照历史价区,以买期保值为例,随历史低价区的逐渐远离而提高套保比例。

  第四,套保品种的针对性越强,通常套保效果越好。

  第五,套保方向原则上与现货方向相反。

  第六,优先选择简单实用的套保工具。

  第七,买入期权是极端行情下的一种低风险,高效率的套保工具。

  第四部分 境外期货套保交易的风险防范

  境外期货交易的风险涉及面非常宽泛,归类分析有:属地法律风险、属地监管风险,交易结算风险等等,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直至期货本身的诸多差异性,因此,防范境外期货风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其次才是风险处理和风险应对。近两年我国少数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产生的巨大损失,更主要的原因是对业务的潜在风险缺乏深刻的认识,这才导致了严重的损失。境外期货交易所的选择主要从五个方面:

  一是交易所所在地的政治环境及法律环境

  二是交易所所在地的监管政策

  三是交易所的规范化程度

  四是交易所的软硬件设施

  选择期货品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期货品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代表性:

  二是期货品种的流动性

  三是期货品种的参与深度与广度

  四是期货品种与国内现货市场的衔接性。

  按照以上标准,大豆系列、软红冬小麦、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的毛棕榈油都应该是我们的选择。

  境外期货经纪公司的选择应注意:

  一是对我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二是具备交易会员与清算会员资格。

  三是行业声誉

  四是公司运作机制,以此可判断客户获取的是团队资源还是个体资源

  五是交易通道的稳定性与效率

  六是结算服务和信息服务的质量。

  参照这些标准,我国粮油且必须破除境外期货公司规模越大越好的迷信。业务风险的密集点太多,贯穿于业务始末,如交易风险、结算风险、确认风险、保证金风险等等,以上任何一种风险都可以细化为很多子风险。

  下面仅以交易软件来分析此类风险。交易软件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是侧重于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的综合性交易软件

  二是偏重于商品期货的专业性交易软件。

  防范业务风险是一个艰苦的不断摸索的过程,重点需要解决人才、经验、制度三方面问题。

  谢谢。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