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证券报]物价数据符合预期 股市可能继续震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 08:50  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 李伶晓)--据中国证券报3月11日报道,2月份物价数据的主要指数同比涨幅同时为负。分析人士认为,CPI负增长早在市场预期之中,对市场影响有限,而通胀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实际需求下降需引起重视,同时积极关注随后公布的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数据。

  

    通缩与否市场各执一词

  

    2月份,PPI、CPI、RPI(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等主要价格指数均出现同比负增长,其中CPI同比下降1.6%。由于此前市场对此已经充分预期,因此,数据的公布对资本市场影响相对有限。上证综合指数低开高走,震荡上行,收盘上涨1.88%,上证国债指数窄幅波动,收盘与上日持平。

  

    各价格指数同时负增长既有基数原因,也有从上游到下游、从外部到内部的传导效应。如东海证券认为,PPI持续负增长是全球经济持续深度下滑、流动性收缩、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徘徊、国内产能过剩和去库存化等国内外经济基本面的一个综合反映。

  

    但市场对我国是否进入通缩各执一词。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未来数月CPI仍将维持负增长,中短期内通缩风险将占据主导地位。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虽与经典通缩标准不符,但从CPI环比连续7个月低于历史正常水平、未来货币信贷高增长无法持续、国家物价和政策趋势等几个方面,均显示当前我国已面临巨大通缩压力。

  

    不过,穆迪经济网经济分析师陈颖嘉认为,通缩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持续下跌,CPI短暂负增长并不一定构成通缩,1-2月份信贷强劲增长将会对年内CPI和PPI产生向上推动作用。该机构另一位分析师田霭珊认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有望将PPI涨幅带入正值区域。

  

    关注实际需求下降程度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基数效应是主要物价指数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需求疲弱对物价指数负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物价指数各子项的变动情况说明了这一点。

  

    在本轮经济调整周期中,供给过剩现象限制了企业议价能力,实体经济的自主性需求长期疲弱加重了通缩压力。近期进出口贸易增速同时大幅下滑表明内部和外部需求均出现大幅下降,与进口相配套的国内需求也会萎缩。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以及资产价格财富效应的衰弱也增加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

  

    因此,有市场分析师指出,由于通胀数据已经早为投资者消化,本周剩余时间公布的其他涉及实体经济的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更为重要,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会比较大。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继续放松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缩预期非常重要。兴业银行、摩根大通等机构均预计未来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均有下调空间。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前两月信贷爆发性增长、货币市场资金面充裕等原因,最早的降息时间窗口可能会出现在今年第二季度。

  

    近期A股市场成交活跃度下降,10日沪市成交额仅707.64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市场观望心态较为浓厚,市场缺乏方向性指引,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整理格局,对经济数据偏乐观的预期以及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将会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对于债市而言,由于缺乏超预期利好刺激,短期内上涨动能已经较为疲弱。有基金经理表示,即使降息,对债券价格的推动力也不能与去年同日而语。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