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内外钢材消费和产量的比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3日 10:47  上海期货交易所

一、中国钢材消费大幅增长,是全球钢材消费的主要动力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由于已基本完成工业化发展阶段或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后期,对钢材的需求趋于平稳,因而钢材的产需增长很小。而我国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民经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GDP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城镇化速度加快,重化工业特征日趋明显,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快速增长。

  1991-2007年,我国粗钢消费量由7151万吨增加到43495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2.0%,而同期全球粗钢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仅为7.9%;如果扣除中国消费量,全球其它地区粗钢消费量的增长率只有3.8%。尤其是2001-2007年我国粗钢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7.7%,而同期全球钢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0.4%,除中国以外的其它地区粗钢消费量的增长率只有6.7%。

  1990-2000年,中国粗钢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由9.7%增加到16.4%;2007年又进一步增加到32.4%。可见,中国钢铁消费的快速增长是全球钢材消费的主要动力。

  1991-2007年中国和全球粗钢消费量变化

年份

中国(万吨)

全球(万吨)

中国所占比例(%)

1991

7051

72859

9.7

1992

8667

70240

12.3

1993

12874

71443

18.0

1994

11653

72121

16.2

1995

10067

73820

13.6

1996

11240

73521

15.3

1997

11492

78703

14.6

1998

12396

77780

15.9

1999

13704

79394

17.3

2000

13886

84681

16.4

2001

17054

85939

19.8

2002

20595

91364

22.5

2003

25892

97841

26.5

2004

29669

108169

27.4

2005

35299

113278

31.2

2006

38639

121739

31.7

2007

43495

133033

32.7


  资料来源:全球粗钢消费量来自国际钢铁协会;中国消费量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年鉴》及2007《钢铁工业统计年报提要》

  二、中国钢铁生产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全球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近十几年来,由于美国、欧盟和日韩钢材需求强度减弱,其钢铁产量增长也随之放缓。而中国在钢材需求持续旺盛的拉动下,钢铁产量大幅增长。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之后已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全球的份额不断增加。

  1991-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由7100万吨增加到4892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2.8%,而同期全球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3.5%;除中国以外的其它地区粗钢产量的增长率只有1.2%。尤其是2001-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1.0%,而同期全球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6.8%,除中国以外的其它地区粗钢产量的增长率只有2.5%。1990-2000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由9.2%增加到15.1%,2007年又进一步增加到36.4%。这表明我国钢铁工业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1991-2007年中国和全球粗钢产量变化

年份

中国(万吨)

全球(万吨)

中国所占比例(%)

1991

7100

77359

9.2

1992

8093

71968

11.2

1993

8954

72755

12.3

1994

9261

72511

12.8

1995

9536

75226

12.7

1996

10124

75000

13.5

1997

10891

79893

13.6

1998

11459

77732

14.7

1999

12395

78896

15.7

2000

12850

84766

15.1

2001

15103

85035

17.8

2002

18225

90405

20.2

2003

22241

96999

23.0

2004

27280

106894

25.8

2005

35579

114653

31.4

2006

42299

125063

33.8

2007

48924

134350

36.4


  数据来源:国际钢铁协会            
            

    相关专题:

    钢材期货上市专题


    新浪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