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能源国际研讨会问答环节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 18:44 新浪财经

  提问者:首先问一下单所长一个问题,国内成品油价格受到管制,国际上的油价格继续攀升对于国内有什么影响?陈所长提到了大部分原因来自于国际衍生品基金,他们在市场原油价格提升,现在上交所做原油期货产品,您认为中国目前做这个产品有多大意义?对国际上原油的定价有什么影响?

  单卫国:国际油价对国内政策有什么影响?也是一个敏感问题,国内的问题现在还是处在管制的状态,但是目前的国际油价在涨130美元以上的时候,对这种管制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国内价格杠杆的作用没有发挥起来,国家对调节供需方面的政策基本在进口增值税、进口退税方面作了工作,但是初衷满足需求增长来环节国内的供应压力,但是还没有价格政策上作出新的举动,现在越来越多讨论国内调价的可能性,但是预测政策难度还是比较大,还不如预测国际市场的油价那样直接,现在国内还是需要在价格上动一下,主要为了发挥杠杆作用,国内价格对供需方面形成不利,需求方面正因为有了价格,国内需求不断增加,供应方面虽然有进口退税的政策,国内市场比国际要高很多,没有起到推动作用,这样价格杠杆对调节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我们希望政府在政策上有所考虑,有所推进。

  陈凤英:原油期货,如果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有发言权,期货市场必须推进,如果只有燃料方式不够,只有原油开发起来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因为我们的价格还成问题,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不统一,价格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原油期货不太开展开发,从我本人说我非常希望我们的价格走向市场,只有走向市场,才能实现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消费石油是国家补贴,油价有消费能力的人消费,不像粮食,只有国际国内价格理顺以后,我们的原油期货开起来,原油期货前景是非常大的,起码在亚洲市场很大,现在研究中国对世界的话语权当中要有一个份额,比如贸易也是这样,原油消费的功能肯定还会增加,首先在亚洲要有话语权,然后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因为在高油价下油价理顺关系已经消失,2006年下半年是理顺价格的最好时机,但是我们失去了,2006年以后在很高的油价下不太可能,只有在油价适度回落的情况下,我们原油价格和国际接轨的时候,我们在国际上才能有定价的话语权。

  提问者:刚才斯蒂夫.泰瑞先生几次谈到了原油供应的周期问题,请您具体谈谈全球供应的周期?第二个问题,关于原油供应的成本变化的问题。

  斯蒂夫.泰瑞: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以巴西为例,最近巴西宣布他们找到了非常大的油田,可以说是历史上发现的最大的油田之一,但是油田开发出来要花10年,才能生产出油里,如果看以往事例,失望的事例,原来大家以为几年之后就能够产油,但是现在看来还需要10年,要新增供给需要大量的投资,在上游石油公司已经竭尽全力在投资,他们在很多国家经营受到国家的控制和阻碍,特别是中东国家,按理说有很多产量可以开发,但是很多跨国公司都无法进入,80年代石油成本下降,因为技术上有了突破,所以石油成本下降,产出了很多油,每桶油的成本下降了,现在要勘探比如说深海的海上石油,大概要60亿、70亿、80亿美元,资金量非常大,而且今天作投资,也许五年之后才有油,刚才单先生也证实了一点,边缘的油田,非传统油田成本每桶60美元,可预见的未来恐怕油价还是很高的。

  吴力波:今天的主题:第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是经济全球化与衍生品市场的功能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跨国公司全球成本的主力导致了整个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重新调整,由此给中国、印度、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非常大的增长机遇,但是二战以来所有的OECP国家增长模式以少量人口,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气,这样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如果中国按照这样模式消费,不够消费,请各位嘉宾对于经济影响,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应该发挥什么的作用做一个总结。期交所特别邀请嘉宾,有世界经济的专家,有企业届市场的专家和综合市场的专家,他们完全可以非常全面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非常完整的阐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