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证券报]政协委员纵论宏观调控:以“组合拳”抑制通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 14:19 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 李欣)--据中国证券报3月6日报道,昨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宏观调控要把握节奏、重点和力度。正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组讨论的委员们向记者详解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认为未来信贷紧缩仍有空间,宏观调控要避免一刀切,抑制通胀要打“组合拳”。

  

    宏观调控难点多

  

    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复杂,宏观调控面临诸多难点。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分析,最早的通胀是因为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非常凑巧的是它和近年来一直持续的流动性过剩同时出现了。这就给判断经济走势、通货膨胀的成因制造了非常复杂的环境。李若谷认为,通胀实际上是由供给冲击造成的,加上流动性比较强,显得难以治理。

  

    “经济到底是一个真实情况下的热?还是劳动要素价格被扭曲之下的热?”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认为,目前很难下结论。他说,宏观调控、汇率改革要和生产要素改革同步。“现在赶上通货膨胀抬头,调整价格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他说,货币是要素,能源也是要素,劳动力成本受新劳动合同法影响会涨到哪种程度,也需要观察。生产要素要全面去观察,而不是仅盯着货币。

  

    李若谷建议从增加供给下手解决通胀问题。“我们的货币政策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如准备金率连续提高,银行的流动性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调整。”李若谷说,今年的通货膨胀局面将会向比较好的方向发展。

  

    信贷是否仍有紧缩空间

  

    秦晓认为,通胀会持续一段时间。加息可能仍有一些空间。但是现在宏观经济有周期波动性和结构性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流动性是结构性的,每年加工贸易带来的顺差等结构性问题无法通过货币手段来解决。“货币手段对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效果有限。”他说,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经济周期波动是客观规律,政府调控力度不宜太猛。

  

    李若谷说,政策是不是进一步紧缩完全取决于通货膨胀是否进一步的恶化,如果进一步恶化,政策就会跟上。但是他觉得通货膨胀在年中或者年末将逐渐稳定下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表示,加息还有空间。随着去年以来央行多次采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市场对它的敏感程度降低。他认为,宏观调控的传统药方要靠其他政策配合,单纯靠央行的措施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目标。此外,货币政策有滞后性,要过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效果。

  

    调控不会搞“一刀切”

  

    阎庆民说,在推进从紧的货币政策过程中,可能会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有保有压的控制策略。

  

    首先是考虑分地区调控。全国各个地区有经济差距,繁荣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不一样,调控时要考虑分地区进行选择性的调控;其次是差别控制,从行业上考虑,不能简单采取一刀切;第三要考虑到结构。“货币政策本身只能对经济总量产生影响,对结构调控要靠财政政策,还要从土地管理储备等资源方面考虑。” 阎庆民说,财税控制是第一位的。如果财税政策不到位,仅靠从紧货币政策恐怕不能实现调控预期。比如说房地产的问题,尽管国土资源部有规定,但地方换届之后,还有扩张冲动,如果这一块做得不好,政策效应就会衰减。此外稳健财政政策要配合宏观调控,要和从紧货币政策搭配。货币政策管总量,财政政策管结构,从供给的角度考虑。这样宏观经济形势才能朝着预期目标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说,与去年相比,今年加息的节奏和力度都会有些变化。他建议加息的幅度不要过大,步骤、节奏要适度,要重在结构上。此外要区别对待,重在结构调整,对东北、中西部以及一些行业加大力度,才能协调发展。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