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证券日报]反通胀仍是央行首要任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09:34 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 李欣)--据证券日报3月5日报道,除了股市之外,央行货币政策的力度是今年“两会”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货币政策,反通胀仍是央行的首要任务,这是央行副行长易纲的最新表态。鉴于目前日益加重的通胀压力,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央行在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同时,不排除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乃至利率的可能。

  

    央行2月26日发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情况通报显示,1月企业商品价格较上月上涨1.1%,较去年同期上涨8.4%。在此之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CPI则创下自1997年以的月度新高,同比涨幅达7.1%。

  

    由此可见通胀压力确非寻常。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的CPI指数逐月上升,连续突破控制线。反通胀成为经济工作和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甚至发改委15年不用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出台,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要防止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胀。

  

    为了回收流动性以抑制通胀扩散,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持续加大。日前,央行重启182天正回购,被市场认为是进一步加大回收流动性的先兆。半年多来,公开市场操作一直由央票担任主角,期限多为3个月、1年、3年。而今年以来,央行在加大央票发行力度的同时,正回购操作量大幅增加,7天、14天、 28天、91天、182天正回购悉数上阵,显示出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力度正在加大,直接应对日益加大的通胀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重启182天的正回购,可使货币市场品种更为完善,在期限上也增加了过渡的“桥梁”,3个月和一年期央票时间间隔过大;同时,还丰富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手段,改变以往央票“单打独斗”的局面。为了抑制通胀,以后央票数量和期限可能会进行配比,从而使货币市场更为完整和科学。

  

    当通胀抬升时,选取适当的政策工具是必须的。就短期的流动性控制而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是现行环境下的最佳政策。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2月底发布的最新一期研究报告预计,央行最快有可能3月下旬进行一次非对称性加息。报告指出,随着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几乎随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提高一路上涨,上游价格并没有随着人民币加快升值速度而得到有效的抑制。

  

    央行副行长易纲也表示,未来央行将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制度、对贷款的窗口指导以及利率和汇率等综合手段,并进行最优组合,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将通胀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