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证券报]整整等待一年政策绿灯 中海油红筹"海归"启航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08:38 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 王亚男)--据中国证券报2月25日报道,从去年两会起,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883.HK)回归A股就被市场寄予厚望。
尽管中海油公开表示没有具体计划,但接近中海油的人士称,公司对早日回归继续表示乐观。“如果不是第一个,至少是第一批回归的红筹公司,直接发行A股将是首选,” 这位人士日前对记者表示。
油气高成长成卖点之一
市场人士认为,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快速增长将成为公司的卖点之一。
我国近海原油的产量已从1985年的年产10万立方米上升到目前的3000多万立方米,天然气也从90年代初的几亿立方米上升到目前的74亿立方米,均呈几何级数增长。
同时,由于近几年油价进入上升的通途,整个海洋石油的产业链进入繁荣期,中海油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2007年实现合并销售收入约1600亿元人民币,合并利润总额约565亿元;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净资产约1700亿元。
根据中国海油的“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中国海油要实现销售收入2500亿元、总资产达到4500亿元、净资产规模达到2200亿元,国内外油气供给总量将达到1亿吨,其中一半来自国内海上油田的开采。
虽然业绩上高速增长,但中海油海归却并不高速。事实上,红筹公司在国内被视为外资公司,在直接发行A股或发行CDR的问题上有所争议。
一位国际投行人士说,直接发行A股也就意味着红筹公司回国上市进入倒计时。而直接发行A股和发行CDR所涉及的决策层面不同,CDR可以发,但涉及的决策层更高,放行的时间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市场人士担心,中国石油(601857)回归后股价的不良表现将多少会影响同处于石油板块的中海油,但市场人士同时承认,中海油的盘子小,和巨无霸中国石油不可同日而语,而目前的A股股指较中国石油上市时已经大幅度回落。
海油雁阵领头雁
中海油一旦回归,必将成为“海油系”的领头雁。
这个海油雁阵为同一个母公司中国海油所控股,由4家上市公司和1家拟上市公司组成。除了中海油等待回归外,目前海油工程(600583)已经在国内上市,中海油服(601808)于去年回归国内上市,另外一家兄弟公司中海化学(3983.HK)准备回归,而中海基地计划在今年国内上市,加入这个“海油系”雁阵。
这四家“海油系”上市公司去年底总市值达750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以雁阵形形成的“海油系”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一道新的“风景线”。在公司决策和管理层呈现“三位一体”的态势:中国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同时是中海油和中海油服的董事长,而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周守为是中海油的总裁和海油工程的董事长。
“油气勘探开发是总公司的核心产业,在各业务单元中居于龙头地位,油气产业发展的好坏决定着中国海油的兴衰,”周守为强调中海油主营业务的重要性。他认为,中海油作为油公司,其快速发展,为其他业务板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促使其快速发展。
他解释说,中海油为中海油服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市场,而中海油服为中海油提供了优惠的服务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以中海油服建造四条“专建专用”钻井船为例,它加快了渤海油田的开发,降低了中海油的成本,为中海油服提供了机会,而海油工程也因此进入新的建造领域。“可谓一举多赢,”他说。
目前在海洋石油的产业链上,中海油还提供天然气气源,这为化工板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化工板块的发展又促进了南海西部气区的开发,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海化学的化肥产业。
在液化天然气业务上,中海油在沿海的天然气市场奠定了液化天然气(LNG)的市场,液化天然气发展也帮助中海油扩展国际业务,中海油参与资源国上游开发保证了液化天然气资源供应,而液化天然气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基地集团、海油工程及其他板块的发展。
同时,中海油为油气利用公司提供原料,油气利用公司销售收入、利润均大幅攀升。
中海油还将为炼化板块提供原料。在惠州1200万吨炼油项目上,该炼油项目增加了重油开发价值,是国际上第一个集中加工海洋重质原油的大型炼厂,也奠定了炼化板块形成的基础。
业内人士认为,理顺这条产业链上复杂的利益关系将是“海油雁阵”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和关键环节。
周守为说,内部价格体系将由局部行政协调逐步过渡到完全市场化;而强有力的行政协调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仍是必要的。
贯通上中下游
业内人士认为,中海油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将有助于其从石油勘探和开发业务的上游进入炼油和成品油销售的中下游。公司的长期发展趋势将是成为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一样的一体化公司。
资料显示,母公司中国海油已经在中下游的核心业务中取得进展,业务范围包括炼油、化工、化肥、重交沥青、液化天然气、天然气发电、天然气管网、国际贸易、金融等。
2007年,中下游的核心业务均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生产化肥320万吨;甲醇71万吨,同比增加164%;生产乙烯83万吨,高附加值化工产品262万吨,分别增长29%和26%;生产沥青147万吨,燃料油656万吨;天然气发电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目前,中国海油已经提出了中下游产业建设项目和发展规划。中国海油副总经理吴振芳强调要重点建设三个炼化一体化基地(建设华南、华东、华北三个生产基地),并强调在目前高油价和国家管制成品油价格的情况下,抓住机遇,低成本进入,尽快完成大炼化产业的布局和建设。
吴振芳说,沥青及燃料油将与炼化板块同步发展。成品油销售网络及服务体系建设全面铺开。“两洲一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渤海湾)的战略布局正在稳步推进。
此前,傅成玉称,几年前中国海油已经开始筹备开展成品油业务。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成品油业务上具有比较强的优势,对于中国海油一个新介入的公司而言,难度较大,需要很大的资本投入,在短期内很难有经营回报。因此,由母公司进行前期投入,发展到能够带来回报时,会考虑将此项业务装入中海油。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海油目前在中下游核心业务的发展为中海油将来可能的收购提供机会。除了炼化一体化的整合,中国海油的液化天然气产业也将是中海油理想的收购对象。
中国海油被认为是未来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同时也是资源供应商,目前在国内的广东、福建和上海已经率先建成或在建三处大型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海油模式或成范本
中国海油9年前实施了一轮以核心资产上市为目标的企业重组,中海油是其中剥离出来的最优质的资产。
公司称,当时在改革方案设计上立足把全部国有资产搞活变优,协调好上市与非上市部分,稳妥推进上市。这一改革思路为后来整个集团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主业发展带活辅业、促进辅业的思路,最终盘活了全部资产,主业变优、辅业变强,实现了主业和辅业全面发展。
最具有挑战性的改革是今年将基地集团上市,通过上市可以解决总公司60%职工的出路问题。
目前,基地集团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产业体系正在从传统的技术服务型向技术服务和产品服务并重方向转型,除做专做精为上游服务的传统技术服务外,有选择地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石化产业、环保节能产业和现代物流业。
傅成玉认为,基地集团的上市将会为国有存续企业改革探索一条新路子。
公司称,在母公司注入部分经营性资产后,基地集团已经从亏损到赢利可观,形成了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采油技术服务等六大支柱产业和管道涂敷、凝析油精细化工等新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主业进行上下游一体的整合,以及主业和专业公司、辅业分拆上市成为海油资本运作的模式,而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其各自的母公司有可能复制这种上市模式:即将石油工程、油田服务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辅业进行开发、整合,最后上市。
傅成玉称,协调发展将是改革的目标。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中海油系各个公司都将有个宏伟目标:其中中海油将全力打造国际竞争力,加快海外发展步伐,尽快使油气产量规模进入世界石油公司的第一阵营。
在专业技术板块,中海油服以打造国际一流油田服务公司为目标,加快扩大海外业务,争取在2020年进入行业三甲。
海油工程以打造国际竞争能力为手段,以培养为能源公司提供上下游综合工程技术服务为目标,加快海外市场开拓,争取用5-8年时间进入国际海洋工程同业前列。
而中海化学的化肥板块已具一定规模,公司正在扩大对磷、钾及煤资源的收购,尽快在国内占据化肥龙头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地位。中化建的加盟可以大大加快做强做大中海化学的进程。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