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证券报]BDI有望回至历史高点 对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加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8:20 文华财经

  文华财经(编辑整理 王亚男)--据中国证券报2月19日报道,自中国春节长假开始,波罗的海干散货运费指数(BDI)就进入了快速反弹的通道。截至上周末,BDI已连续上涨七个交易日,回升至一个月之前的水平。

  

    有分析人士认为,近期BDI的上涨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南方雪灾造成的动力煤运力紧张,而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的逐步明朗也将释放铁矿石进口的运力需求。对于进口依存度较高的铜矿石和大豆,“运费升水”在其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将愈加明显。

  

    BDI有望回至高点

  

    去年10月29日,BDI曾创下11033点的历史最高纪录,但进入11月中旬后,该指数便连续下滑并持续到2008年的1月末。其中,2008年1月17日BDI指数更是创下了443点的单日最大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于干散货海运货物主要组成部分的铁矿石进口并没有明显萎缩。尽管12月份的进口量环比有所下降,但去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38309万吨,同比增长17.4%。

  

    国泰君安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去年10月至今年1月间的BDI调整固然有季节性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却是铁矿石谈判对市场需求以及心理影响。为了在谈判中争取筹码,中方减少铁矿石进口量,而铁矿石供应方预期铁矿石价格将上涨,因此采取各种理由推迟铁矿石的出口。显然,市场需求的暂时减少导致了干散货市场运价进入调整。

  

    而自1月底开始,BDI却一扫阴霾而强劲反弹。该指数从1月29日的低点5615点一直攀升到2月15日的7355点,创出1个月以来的新高。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的郭其顺认为,此轮BDI的反弹主要得益于动力煤运输对于运力的突发式需求。

  

    尽管海关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进口煤炭424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9.9%。但南方地区在1月末遭受的暴风雪和冻雨袭击使得国家从2月初开始停止煤炭出口,还从国际航线上抽调近200艘运力参与国内动力煤的紧急抢运工作,使得干散货运力突然收缩,推动了BDI的上涨。

  

    郭其顺对记者表示,未来动力煤对于运能的需求有可能会超过铁矿石的运力需求。BDI在今年回到纪录高点依然有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运费升水”影响定价

  

    作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铜和大豆,昨日国内期货价格上涨显著。截至收盘时,沪铜主力0805合约大幅上扬1690元,幅度达到2.65%,报收于65490元/吨;连豆主力0809合约收报5026元/吨,上涨97元,幅度为1.97%。

  

    对此郭其顺表示,BDI的再次上涨会抬高铜精矿和大豆等主要进口干散货的运价,给这些品种在自身的供求之外提供额外的价格上涨动能。

  

    目前我国铜精矿进口依存度已达80%左右。有期货经纪商预计,2008年全球铜消费量为1890万吨,而中国需求大约会增长70万吨。除了以中国为首的全球铜消费的增长和供应面不确定性,以及投机性因素带来的铜价变动外,BDI进一步走高也将为铜价带来一定支持。

  

    而大豆市场,特别是中国的大豆进口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07/08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为3300万吨,内需总量为4657万吨,进口依存度为71%;与此相对应的2006/07年度,大豆进口大约为2873万吨,内需总量为4405万吨,进口依存度为65%。有分析师认为,对外依存度的提升意味着运费价格正成为判断大豆价格的更重要变量。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