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融衍生品发展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 17:22 新浪财经

  2007年10月27日,中国金融衍生品大会(2007)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隆重召开,大会旨在召集涉及金融衍生品的银行、期货、证券、基金、债券、保险、信托等相关领域人士,集国内外金融行业之智慧,对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共同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健康的发展。

  以下为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邵平先生在本次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大会主办方举办这样一个盛会,也非常荣幸地作为商业银行的代表来出席这次盛会,并参加演讲。今天上午和刚才几位演讲的领导和嘉宾,从监管和市场制度设计的角度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做了十分精彩的演讲。从国际经验来看,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将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背景和舞台,如何抓住衍生品时代爆发性增长的机遇,以创新促发展,是值得商业银行认真研究的课题。接下来我想就金融衍生品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问题的一些看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首先,谈一下中国金融市场正在经历的巨大变革。

  近几年中国金融业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在证券市场上随着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沪深市场出现了持续惊人的上涨。到今年8月9日我国内地股票市场总市值首次超过了GDP总量,这标志我国资产证券化率首度达到了100%,目前沪深两市的市值已超过27万亿,我国的证券化率已达到了130%,期货市场更是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商品期货市场上新品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加,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在中国期货业发展史上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股指期货为标志的金融衍生品的巨大发展前景正撼动着中国期货业的整体市场格局。

  与此同时,银行业也进行了巨大的深层次的变革。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在境内外交易所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也掀起了一个上市热潮,这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将成为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银行不断进行业务转型,产品管理创新和严格的风险管理,不断提升银行业整体的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外资银行在衍生产品业务上的竞争也全方位地展开,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

汇率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各项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更加频繁,金融市场参与者客观上需要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的规避和管理,而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化的进程中也进行转型和提升,发展衍生产品相关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客观需求。

  2004年2月4日,中国银监会正式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管理暂行办法》,对衍生交易的准入和风险控制进行了规范。在该办法的规范下,国内大多数中资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开展了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外汇货币的期权、利率期权等外汇业务。同时,在外资商业银行竞争的推动下,中资银行大力发展以金融衍生工具为基础的各种理财产品、外汇结构性理财、信托理财、QDII理财以及券商基金合作的理财产品等各类产品百花齐放,逐渐为大众所认知和接受,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可以预期的是随着金融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利率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需求将不断扩张,目前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的确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通过近几年来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国内商业银行从风险控制,人员配备,系统支持,营销组织和客户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和变革,为迎接衍生品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从第二个方面,我想谈一下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背景下银行业与同业进行合作创新的方式与路径。

  我国金融业全面兑现加入WTO的承诺,金融将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金融市场将比过去更加开放,逐步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借鉴国际经验,我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

  一、股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股票衍生品开发可以包括股指期货、股票期货、股票权证、股票期权、股指期权。其中股指期货现货条件好,交易便利,采用现金交割,交易的失败现象少。韩国在96年5月推出了股指期货交易,成功后又于1997年7月推出了股指期权交易,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目前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在全球名列前茅。

  二、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利率衍生品是目前国际上交易量最大的金融衍生品,随着我国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可交易的债券量逐年增加,2007年9月底银行间市场结算成员6876家,托管债券923只,托管量已达到了11.5万亿。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除存贷款利率外其他的商业性利率均已放开,利率波动频繁,债券市场交易活跃,这一切为利率衍生品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在利率衍生品中可以优先开放长期国债期货与银行间的市场短期的利率期货。

  三、外汇和黄金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入WTO以后,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与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化兑换已经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4336美元,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没有相应的金融衍生品进行保值与增值,面临着很大的金融风险。根据市场需要与条件,逐步做好外汇衍生品交易准备,如外汇与黄金的期货期权交易,及各种互换与远期交易等,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衍生品市场。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规模、结构、业务模式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层次的变革,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背景下,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各类金融市场主体需要更加紧密的合作,通过产品组织和管理的创新才能迎接衍生品市场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如何通过与同业的合作实现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呢?

  从国际金融业发展来看,银行与金融同业,如期货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的合作与融合,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层次:

  首先是互为客户型的较为初级的阶段,主要是银行为金融同业提供结算信贷、代理销售等比较基础的服务,金融同业提供银行所需要的一些服务,如券商承销银行的股票等等。第二个层次是共同客户型的合作,这是合作的较高境界,是一种深层次多元化的合作,为了共同的客户通过金融创新形成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这一层次的特征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成为银行和金融同业合作最主要的载体,带动了大量交叉业务的开展,金融业进入深层次的混业经营模式。第三个层次是组织性合作,银行业和金融同业相互参股,或者在组织形势上合二为一,这是在金融创新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融合,纵观三个层次的合作,可以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金融同业合作最核心的内容,需要把创新的金融产品,银行与金融同业的合作只能是一种表层的初级的缺乏效率的合作,不可能在本质上体现金融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情况下,我想我国金融同业目前合作的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推进:

  首先,股指期货推出后银行提供代理结算和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一起做好市场的培育和风险控制问题,初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其次,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可以围绕股指期货开发出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比如为零售客户提供更丰富的理财产品,整合各自的系统、渠道和其他资源,为客户提供统一的财富管理平台,为公司客户提供集成的风险管理方案,提供打包的传统和创新的金融服务。最后随着衍生产品的发展,银行努力成为市场的自营、结算、经纪、代理业务的参与者,更深入的参与衍生品市场的各个层面,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接下来第三个方面,我想谈一下中国民生银行对于发展衍生产品业务的战略规划。

  中国民生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积极进取,日益创新的精神,活跃在金融市场改革的前沿,2004年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我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取得了衍生产品交易资格,伴随着国内人民币金融期货的即将推出,中国民生银行董事会、行领导凭借对市场发展的深刻洞察,以敏锐的目光做出了进军期货市场的战略决策,并将采用以期货市场为先导进入衍生产品市场的战略规划,列入了中国民生银行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衍生产品业务对于中国民生银行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盈利模式,更被定位为我行实现战略转型,走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

  简单来说,中国民生银行以参与期货市场为先导,进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战略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充当结算银行,并辅助提供相关的咨询、标准仓单质押融资等;第二步,根据中金所的制度设计充当特别结算会员,代理非结算会员进行结算,提高期货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第三步,做金融期货市场的交易结算会员,同时国债期货,利率期货,汇率期货以及相应期权产品的交易以及结算业务;第四步,逐步成为全面结算会员和做市商,从事包括衍生品自营、结算、经纪、代理在内的全面的业务。总而言之,中国民生银行不仅要做市场的参与者,更要做市场的培育者和推动者。中国民生银行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划绝非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最大的努力。

  最后,我讲一讲中国民生银行在期货市场保证金存款业务和代理结算业务上的一些准备情况。

  首先,2006年我们作为惟一一家商业银行的代表,全程参与了中国金融机构交易所的筹备工作,从金融期货推出的首只产品选取,到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遴选,中国民生银行努力贯穿其中,以尽职尽责的态度和专业精神获得了中金所筹备组的嘉许。

  2006年12月12日,我行董事会批准成立“衍生产品业务部”,为金融期货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这在中资银行中是第一家。中国民生银行衍生产品业务部在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代理结算业务的市场和产品研究、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保证金存管业务上,于2006年12月成功推出全国集中式银期转账系统---“民生银期直通车”。该系统充分吸收了市场上现有银期转账系统的优点,集众家之所长,开创性地引入了一系列全国领先的功能特色:率先推出机构银期转账,率先支持客户网上开通,率先提供期证转账服务。同时,精心设计账户及时通、企业集团网等增值服务,力图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

  在业务流程设计,我们充分实践中国民生银行以客户为本的理念,在签约、开通、资金划转等方面都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方便。借助我行强大的网上银行功能,同时采取在其他银行开立账户等灵活变通方式,克服了我行营业网点较少的困难,受到期货公司的普遍欢迎。

  目前,按照银监会、证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从事金融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精神,我行已做好了向监管部门报批保金存管业务资格的一切准备工作。在我行获得业务资格后,我们将有信心向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全新服务体验。

  第二项业务是代理结算业务。我们对特别结算会员业务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我行的特别结算会员业务创了很多项中国金融市场第一,包括:

  第一家规划特别结算会员业务;

  第一家于2007年3月完成特别结算会员业务系统的开发;

  第一家接入中金所进行系统联调测试;

  第一家通过中金所全面系统接口适应性和压力测试;

  第一家同时支持直接/间接下单方式;

  第一家协助中金所办理交易会员移仓。

  在这一业务中,我们不仅做到了“最快”,更做到了“更优”、“更好”。系统独到之处包括高效交易结算、更大的系统容量、“零”变动转换、灵活业务定制、科技支撑有力、安全保障可靠、风险预警通知、强大会员服务系统等。

  一直以来,我行高度重视客户服务和市场的培育,并为之付出了巨大努力。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目前,在交易所进行分层结算仿真测试的交易会员75%以上选择中国民生银行,占有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制度建设是业务发展的基本保障。我们目前已经制定了包括风险管理办法、风险操作细则、业务应急方案在内的数十项管理办法。

  在人才团队的建设上,我们不遗余力。通过行内自主培养和行外专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行内人员“走出去”,通过大量调研和实习,学习国内外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制度、流程和系统。行外人才“请进来”,招聘期货行业内具有丰富风险管理经验的专才充实风险管理团队。

  综上所述,中国民生银行的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正蓄势待发,热情百倍地迎接股指期货、金融期货的到来。

  民生人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做最用心的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愿以诚心、责任心、进取心,为同业搭建最专业、最周到的服务平台。

  中国民生银行衷心希望,伴随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我们能与金融同业一起图创新、谋发展,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