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高铁生:中国粮食市场交易方式的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11:54 新浪财经

  主持人:马博士把我们的视野引入到了全世界,我们再此为马博士的演讲表示感谢,下面为我们演讲的嘉宾是大会主办方之一中国市场协会的理事长高铁生博士,高铁生1968年从中国经济大学毕业,1981和1986连分别获得中国科学院硕士和博士的学位,曾经先后担任过国家法规司的副司长等等。 高理事长目前的研究领域是市场体系建设和粮食流通,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今天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粮食市场交易方式的创新。

  高铁生:刚才介绍了那么一串头衔,我觉得有点不敢讲了。虽然我从事粮食的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了,大概是1987年我到国家物价局,那个时候农产品的价格更多是国家定价,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一些粮食问题,但是多半是在行政机关工作。退了之后在中国市场协会组织一很小的班子,研究粮食问题。去年我们完成了一个报告,《中国粮食中长期安全政策》。今年上半年我们按照了中国油脂产业发展政策的一个报告,初稿也提交了有关部门,希望对政府部门的决策能够有所助益。

  我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是一个没有完成的报告,这个题目是我们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设立的,我们前期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可能和大会的主题有点游离,因为我们研究的是玉米产业发展的问题,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基础性的研究,无论水稻、玉米还有大豆都有一个交易方式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研究交易方式对玉米可能更加重要,我们大家知道玉米和小麦,现在国家实行托市收购政策,这个对交易当然有重大的影响了,政府的干预是增加了,市场的作为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玉米现在没有实行托市收购政策,所以受市场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因为它的交易方式从目前来看也有别于小麦和稻谷。

  我研究比较多的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问题,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我就发现无论是体制改革还是市场体系的建设,要想顺利进行,都必须解决一个交易方式的问题。

  那么应当说经过四分之一世纪将近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们的国家粮食流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方式的跟进相对滞后,大家想一下,我们20多年在交易方式方面都有哪些新的变化呢?虽然有,但是不是很多。那么交易方式进化的滞后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交易费用增加,粮食的市场效益低下,这样的一种状况是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国内外粮食流通的新形势。

  首先要有一个概念上的界定,什么是粮食交易方式,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和实业界可能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粮食交易方式就是粮食市场参加者买卖粮食所采取的渠道、方式和手段。应该说粮食交易方式是整个粮食流通体系的一个基本环节,是粮食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把粮食交易方式做了这样的一个划分,第一就是基本交易方式,比如说直售、买断或者做市、销售、代销、招标等等,对于这样的一些基本的方式,从空间划分,有有场所市场交易方式和无场所市场交易方式。 交易方式在改革开放长达20恩年的时间里,进化滞后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年代里谈不到交易方式的创新,因为在那个历史条件下对市场交易本身就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每当市场活跃的时候,粮食交易方式的进化也就比较明显,每当国家干预比较多的时候,粮食交易的方式的创新就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市场形势的紧张和宽松都会有影响。还有一个市场体系完善的程度,特别是期货市场的发展对粮食交易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以及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对交易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其他的是农户生产规模和组织程度,在小农户占大多数的情况下,粮食交易的方式的进化,恩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还有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

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我们之所以研究这个题目就是觉得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遇,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的普及来改造传统的粮食交易方式,实现交易方式的创新。此外,交易品种的性质和质量标准,融资体制的保障、国家的有关政策以及市场主体创新的主观愿望等等都会对交易方式有重大影响。

  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当前在粮食交易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从粮食交易初级环节来看,粮农的经营规模过小,农民的经济组织发展滞后,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能力和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有限以及交通运输成本高都不利于粮食交易方式的优化和进化。还有一个就是大家现在比较关注的农村的流通中介组织和粮食经纪人的队伍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和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还有就是政府保护性的收购,现在存在很大的变数,到现在为止对托市收购的政策的认识并不统一,还有部门之间以及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认识上很大的差距。

  在粮食交易方式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粮食收购企业,现在我们的粮食收购且改革滞后,多数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优势。我们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收 企业的价格确实也很大的进特别是解决了三老问题之后,甩代了历史的包袱,给粮食收 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但是这个改革如何和很好地发展结合起来,改革之后如何能培育出比较大的粮食流通集团,使之形成规模和产业优势,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改革到现在,经过这么的时间,实际上我们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没有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交易的随意性很大,涉及到玉米的问题,已经有一些发言人谈到了,下面还有一些发言人要谈到玉米的国际供求问题。有一种看法就是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世界粮食的贸易量又是有限的,如果中国的粮食自给程度有所变化,那么对世界贸易将产生很大影响。很多人提出一个问题,现在的世界贸易量能承受主中国对国际市场更大的依赖吗?依存程度提高,会不会造成世界粮食市场的崩溃?无论国内和国外都有一些学者提出这样的尖锐的问题,我们会下也有很多人讲,中国一进口粮食,世界粮食价格马上就扶摇直上,中国一出口粮食,世界粮食价格就应声下跌,这样的脆弱的国际市场怎么能够依赖呢?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这样的贸易都是随机性的贸易,不是一种稳定的购销关系。 到南美、到非洲,我们可以看到,那里有很多潜在的土地资源没有投入使用,因为没有良好的市场预期,谁来买你的粮食,用什么价格来买你的粮食,会持续多长时间来买我的粮食都是不定的,所以怎么有人投入使用呢?所以一个就是充分克制体制性的障碍,发觉粮食的土地资源,,我想无论是玉米供求还是粮食供求方面,过分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所以要形成稳定的交易关系,要克复交易的随意性过大。

  我到各地去,很多粮食收购企业他们跟我反映一个问题,到会的也有农发行的同志,我希望也能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这个课题也关注这个问题,农民得到了贷款,在没有销售的情况下,能不能继续得到农发行的贷款,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么在粮食交易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批发市场的交易,现在全国粮食批发市场也不在少数。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市场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总体来看交易市场现在普遍不活跃,不活跃的原因大体就像屏幕上所列的几个方面。现在粮食批发市场交易的方式的落后表现在很多的粮食批发市场还是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手的交易方式,粮食批发市场忽略对交易方式的选择和创新,交易撮合困难,有暗箱操作,有违规的交易行为,有大量的灰色交易地带。所以进场的吸引力在下降,交易的规模也远远没有达标。所以现在一些批发市场还是在依靠托市粮的拍卖、储备粮来维持生计。

  那么电子商务应当说给我们粮食交易创造了新的改进和完善的机遇,但是现在还普遍处于一个初级初级阶段,重要的是网上的支付问题没有解决,此外还有信誉问题,还有中远程交易所面临的一些制约,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钢材市场还是食糖市场,一些重要的商品物资的市场远期交易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当然了这里也存在不少问题。以往我们在协调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品种上市的时候也遇到一些远期合约交易批发市场的一些阻力,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市场体系是庞大而复杂的。 国内外市场交易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中啊远期交易国外也有,如何让他发展并保持活力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中国的期货市场得到了很大一个发展,现在越来越得到官方和民间、学术界和实业界的认可。应当说期货发展有着一个很好的形势,但是我们还在粮食流通界别到了很多人对粮食批发市场这样那样的苛求或者批评,恐怕和以下有关,交易地点限制了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交易的标准限制了部分的现货进入期货市场,另外,交易时间的限制,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最后一个问题想谈我国粮食创新交易的总体思路,我们认为创新粮食交易的基本出发点是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的配置 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这是我们认为,也是研究的一个目的,也是交易方式创新的一个 方向。创新粮食交易方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涉及到政府的

宏观调控,也涉及到市场组织的建设,涉及到市场主体素质的提高和行为规范等等,所以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且这个创新的方式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能照搬美国的一些粮食交易方式,美国的现代化的交易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但是不能够生搬硬套。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就是要建立更加紧密的批发市场加购销企业的合作关系,这是我们这次研究报告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要推动批发商股份制改革,整合批发企业的优势,我们认为现代的粮食批发市场单打独斗,不和仓储企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它今后的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我们看到一些重要物资的批发市场,他们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比如说东方钢材在线交易,我还最近看到一个东北稻谷网,都是把批发市场的优势和仓储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建立批发市场的电子交易以及实物交割体系,要建立电子交易的新模式,当前应该鼓励发展网上的交易,通过电子交易的平台促合成交,这个提高交易效率的一个很有用的手段。建设和完善保证金制度,我们认为对批发市场的保证金需要调整。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要适当降低保证金的标准,过高的保证金的规定,就会限制批发市场的发展,还有一个是去分等级的保证金的制度,对资质和信用良好的会员可以采取较低的保证金。现在的批发市场的保证金制度我个人认为是过高了。

  第三要探索在产销区建立批发市场的交割库和配送库,批发市场应该和会员或者股东企业在产销区建立交割库和配送库。我看到一些其他的非粮产品的批发市场和仓储企业结合,在厂区建立交割库和配送库,收效都是很好的。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推介这样的一个新的交易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得到来自金融部门的支持,要改进信贷和资金结算方式,我前面讲了很多的收购企业的苦衷就是我收了粮食不能马上出手,要有一个询价的过程,这个时候即使是我有仓容,即使有农民来卖粮,我也没有资金收购。农发行规定必须把粮食卖了,之后我再贷款给你,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新的交易方式,批发市场和仓储企业合作的交易方式,仓储企业收了粮食之后,只要存放到批发市场指定的具备条件的仓库,那么批发市场就应该给它开仓储单。那么粮食的贸易商就可以通过仓单到农发行进行抵押贷款,可以继续收购。单单的粮食收购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批发市场不给它担保,没有人来证实它的信誉。批发市场只有它的战略伙伴有很大的实力,它的担保才能得到银行的信任。此外就是减少税收,而且要得到交通部门的配合,提供给我们更好的服务。

  这是我们的设想之一,我们认为这样做在目前还是有可能的,还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的,还有一种就是发展基差交易,为了加快贸易流通方式的转变,应该推行级差交易,在美国主要是粮食收购者和农场主之间的。我们现在农村要组织合作社有只有的合作组织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在粮食贸易商和加工商之间实现级差定价的这种撮合交易。

  第一步是建立初级形式的级差电子交易系统,这样一种交易系统类似于美国的远期交割合同,美国远期交割合同主要是粮食收购和农场主之间按照一个固定的价格确立一定的时间进行交货,农场主锁定了它的利润,风险比较大的就是粮食收购站,粮食收购站可以按照期货价格和历史形成的这种级差收购农民的粮食,然后在交易所实行期货和期权的套期保值。

  第二步就是时机成熟之后,推出电子交易系统,由现有的交易方式向级差交易方式转变,这种类似于美国的固定的级差合同,按照这种合同,农场主的风险可能大了,不是按照一个固定的价格出售,而只是确定了一个级差,价格的确定要根据未来的期货价格减去一个级差才是它的卖价,这样粮食收购站的风险会相对小一些。

  双方完全按照级差进行交易,这是系统交易主题到一定时候就不限于加工企业和收购企业,而是大量的粮食收购组织和种粮大户参加。

  第三是商业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和流通方式要整合进来,我们在报告里提出了级差电子交易系统的一些初步的设想,卖方应当遵循的一些原则,买方应当遵循的一些原则。大约一个月以后我们会在大连商品所的网上无偿地提供给大家。谢谢。

  主持人:感谢高理事长,高理事长对中国的粮食的流通问题造诣很深,从宏观的问题到微观的操作,高理事长刚才给我们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让我们再次对高理事长表示感谢。刚才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国际玉米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使我们对国际玉米产业的全貌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在这里我们再次感谢三位专家的精彩演讲。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