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市场安全机制缺失 肉价风波呼唤生猪期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12:58 人民网-市场报

  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后,生猪价格波动剧烈,近年来波动周期明显缩短,一般周期为2至3年,有时甚至一年,农户养猪基本是赚两年亏一年;一个周期来临,养猪农民便面临困境。

  一些肉食品企业老板们说,他们也想扩大生猪收购和加工规模,为农民分忧,但市场风险很大,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在靠市场自身调节解决不了生产稳定问题、政策与政府补贴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上市生猪期货是以金融手段为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行保驾护航的好办法,对改变生猪价格调控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市场调控和农业支持已经成为“国际新趋势”:目前美国政府补贴农民进入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稳定农户经营。这一市场化的手段非常有效,也非常经济。

  最近,各地猪肉价格暴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场肉价风波的构成原因颇为复杂,相关方面有必要从这场市场波动中吸取教训。

  饲料玉米供求失衡?

  眼下,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是饲料玉米的上涨价格超过市场预期。有人质疑,是不是玉米供求关系失衡?从基本面来看,2006年国内玉米的供需关系据称是过去几年中最好的一年。有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国内玉米产量约有1.4亿吨左右,而国内玉米的饲用消费量在9600万吨左右。产量数字所体现的基本面和现在市场上价格所走出的实际状况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背离,这正是让人“困惑”的原因。

  或许有人质疑,国内饲料原料玉米的价格上涨是不是与出口玉米量增长有关?有资料显示,2006年10月份到2007年2月份之间中国累计玉米出口装船量在110万吨左右,大大低于往年同期出口量,可见玉米出口数量并不足以拉动价格涨这么高。

  饲料企业一哄而上,

  导致玉米价格攀升

  热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从2006年秋收起,《市场报》记者来自东北玉米主产区的采访文章就已经报道了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粮农惜售,可能会引起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行业、食品行业及相关行业波动的发展态势。那时,记者在玉米产销大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看到,一些饲料企业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运力,上场院抢购含水量较高的新玉米;农民以往花钱求人、昼夜排队等候买家收购玉米的现象不见了。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玉米价格上涨――玉米为原料的饲料的紧缺――市场肉食价格涨价”的巨大的市场链环正在形成。这个不和谐的市场链环,揭示了影响中国肉食市场价格的饲料市场的原料紧缺走势带有长期性的特点;饲料成本不断提高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一年多以前,一些专家已经发出这样的警示:肉价波动受制于国内各地玉米深加工企业上马速度快、扩张速度加快的“多头截留”饲料原料的乱局;国际玉米市场的变化,加剧了玉米深加工产业的震荡,外商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饲料企业整合重组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的越来越大,小企业越来越没有市场;近年来,由于疫情、原料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饲料业连受重创,约有5000家中小型饲料企业因微利或亏损已停产;饲料价格高,国家失去了调控饲料市场的主动权,肉价焉能不涨?

  俗话说,百姓食为天,三餐米肉蛋,不可须臾缺之。然而,2007年春夏之交的这场猪肉价格上涨的市场预警信息,之前尽管已经报道了,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没有及时启动相应的市场应对机制和策略,以致于出现了今天这样的尴尬局面。

  生猪期货规避风险

  近年来,社会各界曾满腔热情地提出了一系列运用生猪期货手段规避肉食品市场资源风险的建议。此次猪肉价格风波,促使国内各界更加关注生猪期货品种的推出日程。一些专家说,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高端形式,具有发现价格、配置风险等重要功能;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组织功能、导向作用和避险机制,对于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一些养猪农民和企业对生猪期货的期盼溢于言表,他们呼吁,国家应尽快推动生猪期货上市交易,给新农村增添致富的平台,稳定生猪市场,改变困扰政府多年的“农民养猪难”、“卖猪难”的尴尬问题。

  一些专家们指出,中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世界11头生猪中我国占5头,养猪是我国农民的“致富路”,是农民生活的“顶梁柱”。但我国农户生猪生产面临的风险很大,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后,生猪价格波动剧烈,近年来波动周期明显缩短,一般周期为2至3年,有时甚至一年,农户养猪基本是赚两年亏一年,一个周期来临,养猪农民便面临困境。这一状况极不利于行业的稳定发展,也影响到与养殖业关系密切的饲料业的发展。一些肉食品企业老板们说,他们也想扩大生猪收购和加工规模,为农民分忧,但市场风险很大,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在靠市场自身调节解决不了生产稳定问题、政策与政府补贴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上市生猪期货是以金融手段为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进行保驾护航的好办法,是农民增收的福音,对改变生猪价格调控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些专家们认为,生猪期货上市交易,将引导农民将生猪生产同国际接轨,农民生产环保猪、绿色猪,还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性,大大改善我国生猪生产和生猪市场升级。

  据《市场报》记者了解,大连商品交易所近年来已经在生猪期货市场运营方面超前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当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市场调控和农业支持已经成为“国际新趋势”:目前,美国政府补贴农民进入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稳定农户经营;另外,美国农业部通过定期发布农业生产信息,影响期货市场价格走势,从而以市场手段指导农民生产经营,甚至影响整个国际贸易和流通。这些市场化的手段非常有效,也非常经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利用期货市场来调控市场需求、保护农民利益、应对猪肉市场价格风险以及类似的难题。(记者 方世璞)

  《市场报》 (2007-05-28 第03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