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期货私募最差产品亏损74.49%

2014年11月06日 06:40  中国经济网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经济网11月6日讯 (记者 宋沅) 因投资风险较大及极高的市场淘汰率,个人散户投资者对期货交易大多敬而远之。随着行业的发展,期货市场正走进“机构化”时代,作为以团队管理、专业投资形象出现的期货私募群体已成为业内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近年来期货私募群体的迅速发展,仍未能掩盖期货私募业绩整体不稳定、淘汰率较高乃至被清盘的现状,在保证不错的收益率前提下如何长久维持产品的稳定也是整个期货私募业面临的难题。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目前业内有多家网站或研究机构对期货私募产品进行相关统计,但都并不齐全。以期货资管网数据中心为例,其统计的有持续业绩记录的期货私募单账户产品共有270只(规模≥100万)。其中在10月的表现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共有130只,占48.15%,平均收益率为-0.32%。对比9月份整体9.75%的正收益,10月份期货私募业绩明显惨淡,其中表现最差的产品“俊睿投资一期”亏损幅度竟达到74.49%。

  震荡行情中期货私募往往难有作为

  最让期货私募们头疼的还是没有行情抑或震荡行情。业内某著名投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目前业内成名的期货资管账户管理者多数都是趋势交易爱好者,他们抓大行情或者中短线波动的能力都非常强,但是一旦遇到持续震荡行情,往往方向难明,盈利难且止损不断。震荡行情中多空双方往往交出大量交易手续费,却一无所获。”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9月期货市场多数品种雪崩,大面积创出新低,较为明显的趋势行情为期货私募们提供了把握高收益的机会。10月份市场在前半月延续节前的震荡行情之后,开始在后半月出现多品种反弹趋势,同时股指在连续反弹之后更是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创出今年以来的新高,整个趋势性很不明显,方向性判断出现明显分化。从统计中的收益与9月份的收益相比可以看出,相对于9月份的单边行情,期货私募们在10月份市场方向不明确的时候整体并不理想。

  据期货资管网介绍,排名前十的都是以主观策略进行交易,其中“瑞龙憨憨”以75.97%的收益排在第一名,而在140只收益为负的产品中,跌幅超过10%的产品有36只,其中表现最差的产品亏损74.49%,主要因为其铁矿石空头持仓在10月10号与13号出现的强势反弹中折损严重。

  风控不足仍是期货私募业绩大起大落主因

  在近些年期货交易中不乏涌现一大批明星操盘手,包括一些长期占据各类期货实盘大赛前列的期货高手,但更多时候是一波趋势大行情成就一位明星操盘手。在追求高收益率的前提下,往往不得不满仓操作,其中“赌”一波行情的投资者大有人在,正因如此遭遇“滑铁卢”者比比皆是。

  期货市场并不缺乏资金,尤其浙江一带民间愿意投资的资本甚多,但大多是追逐明星操盘手去管理,追求高回报。由于单一产品的管理规模不可能过大,明星操盘手往往供不应求,一些在实盘大赛中崭露头角的操盘手就被推上了管理期货私募产品的位置。

  从近年来公示的期货私募产品可以看出,持续稳定收益的产品并不多,有些还是处于盈亏平衡点,而大起大落的亦不在少数。部分产品由于采取单一品种重仓位操作,风险极大,且在突发行情中风控根本无从谈起,同时大资金囤积某一品种也容易被市场所狙击。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近日,由创下年化收益627%投资神话的“私募冠军”刘增铖操盘的“长安基金-银闰铖功5号”在一个交易日内净值下跌23.16%,接连击穿预警线和止损线,面临被清盘的命运,其出现巨大亏损的主因便是大举做空PVC却遭遇多头联合逼仓。这一清盘个案,也成为产品风控不足下注定失败的一个佐证。

文章关键词: 期货私募亏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周永康案将向社会公布 现仍在调查
  • 体育欧冠-梅西平纪录巴萨2-0 9人曼城1-2
  • 娱乐台媒称黄奕欲报案 告前夫诽谤染毒淫乱
  • 财经国企高管薪酬参照公务员标准 将双轨并行
  • 科技电商网售玩具鞋类等产品不合格率超30%
  • 博客杨澜声明:加入美国国籍等消息不实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穿黑丝配高跟上课 学生称不瞌睡(图)
  • 易宪容:俄罗斯是否为经济危机黑天鹅
  • 徐斌:全面降准降息可能性急剧增大
  • 叶檀: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成功之路
  • 朱大鸣:楼市最大风险不是美国收水
  • 冉学东:中国马歇尔计划与四万亿外储
  • 沈建光:资源品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
  • 连平:影子银行野蛮生长抑或应运而生
  • 钮文新:不要给“一路一带”添堵
  • 齐俊杰:中国需要马歇尔计划
  • 余丰慧:银行存款减少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