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会前“汽油涨价”传闻:折射抑制通胀时不我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11:15 金牛财顺

    

     2月29日晚,一则北京汽油将涨价的传闻令京城众多加油站车满为患。尽管加油站工作人员反复向驾车人解释说并未接到涨价通知,但车流一直持续到午夜方散。   两会召开前两天,北京坊间上演了一出"非常闹剧":一条谣言通过短信和网络在京城车主中散布,称汽油价格将在三月一日零时上涨,当晚多处加油站前排起长队,致使交通拥堵,直至相关部门出面辟谣。   新一届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认为,制造涨价传闻是利益驱动在捣乱,视同违规,对此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就应出台强有力的措施制止。   有人猜测,由于北京三月一日起全部改用国Ⅳ新标准燃油,谣言可能来自少数国Ⅲ标准油尚未售罄的加油站经营者。不过,讹传始作俑者的"有意制造",却无意间向眼前的两会抛出了一个话题。   此间有舆论将这场持续九小时的闹剧归咎于政府辟谣太慢。但翻查近几年的旧闻,政府出面辟谣"汽油涨价"传闻的事情几乎每年一次,历年的辟谣速度并不比这次快,但为何唯独这次终酿一番"夜排大队"的可笑情景?   恐怕这一次,问题不止辟谣快慢这么简单。行政管理专家毛寿龙说,对油价的敏感,才是此事真正的始作俑者。   若细算,车主排这一次长队,亦不过省下二三十块钱,但眼下,物价成了人们衣食住行中最敏感的字眼,这次谣言的传播速度之惊人,折射的是人群中谈"涨"色变的恐慌。"经济问题,一半是心理学",诚如斯言。   制止一场闹剧并不难,但疏解民众对涨价的担忧,或同疏解通胀压力一样,将是个不短的过程。单说油价上涨,全球都难免其扰,国际油价不断刷新高度,而境内近半原油依赖进口,这种情况难于改变,夜排大队的恐慌就可能存在。   中央早在数月前就已确定"双防"基调。政府亦连续召开会议,近期又敦促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抑制通胀决心昭然。但"涨价闹剧"抛给两会的是个长期的难题,解决尚需时日,该有准备,新一届政府任重道远。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