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燃料油协会成立 中石化隐身其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08:15 金牛财顺

      上海证券报上周率先披露的山东将成立燃料油协会一事获证实。昨天,这一由山东中联石化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新协会在当地低调成立。知情人士称,该协会将向山东地方炼油企业统一供应燃料油,以解决后者油源紧张问题,今后更可能成为地炼资源的整合平台。

      作为该协会的发起人,山东中联石化有限公司的背景不容小觑。资料显示,该公司由中石化和山东省地方企业于2001年共同发起注册,当时的股本比例是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占44%,其他山东地炼企业占16%,中石化占40%。

      而本报记者昨天进一步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早在去年9月份,这家合资公司的股权比例已经过了一次重大重组:原先的大股东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已将所持股份转让给了中石化旗下一家子公司,中石化随即成为山东中联石化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目前持股84%。

      耐人寻味的是,去年退出的这家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与当地另一家石油协会——山东省炼油与化工协会系出同源。

      官方资料显示,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4月,是在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的基础上组建,由全省地方炼油、石油化工企业自愿参股,共22个股东单位。而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成立于1995年12月,现有团体会员单位26个。

      值得注意的是,该协会的职能之一也是为会员单位联络油源。当地一位行业人士曾向本报记者表示,新成立一家功能相似的协会是否多此一举?

      “我们协会和燃料油协会不一样。他们是搞经营的,主要做燃料油买卖;我们还负责充当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山东炼油与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这样解释两家协会的异同。

      她在昨天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燃料油协会的成立既不太了解、也不愿评价。“最终,协会要靠会员支持才能存在下去。”

      此前,市场上曾有一个流传颇广的观点:去年国内爆发“油荒”的一大原因就是地炼因炼油亏损而停产,这一观点随后也被视为今年启动地炼整合的主要依据。

      对此,刘爱英昨天愤然表示,“山东21家主要地炼厂商去年只有两家是因为资金问题而停业,其余19家一直是开足马力运转。要知道,山东地炼企业用的都是深加工设备,不能随便停下,否则造成的损失更大。”

      她进一步指出,以全国的原油加工量3亿吨对照,山东的加工量只有2000余万吨。“更何况,山东加工的是燃料油,出油率远比加工原油为低,真正的产量只有1000万吨。这个量和两大集团比起来相差悬殊,最多只能在山东省起到补充作用,在全国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认为山东地炼造成了‘油荒’是不公平的。”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