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1日12:02 新浪财经

参会报名:由新浪财经主办的银行业年度盛典“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银行综合评选颁奖典礼”定于8月24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举行,敬请期待。[报名入口]

  新浪财经讯 8月11日消息,商品期货早盘多数下挫,贵金属仍保持上涨,沪银涨逾1%;黑色系大幅下挫,铁矿跌逾5%,螺纹跌逾3%,但是焦炭小幅上涨;能化板块走势分化,燃油、硅铁涨逾1%,沥青、锰硅、橡胶、热卷都大幅下跌,跌逾3%;有色金属疲软,沪铜、沪锌均跌逾1%;10日USDA报告偏空,外盘油脂油料期货重挫,内盘农产品跟跌,双粕均跌逾3%,棕榈油、豆油跌逾1%。

  截止午盘收盘,燃油涨1.29%,硅铁涨1.27%,沪银涨1.22%,沪金涨0.76%,焦炭涨0.75%,菜籽涨0.51%;跌幅方面,铁矿跌5.16%,沥青跌4.33%,螺纹跌3.50%。

  USDA上调单产,美豆变脸重挫

  美盘昨日大跌,因USDA报告偏空,单产每英亩49.4蒲,预期47.5,期末4.75亿,美豆单产提高,产量提高令结转库存高于预期,数据整体利空。马棕油昨日上涨,下午发布的Mpob报告同样利空,不过市场并未理会。产量环比增20%,库存也是回升到178万吨水平。6月底期末库存152万吨。预计在美盘报告同样偏空后,今日马盘难以坚挺。

  国内棕油库存降至30万吨,豆油库存维持140万吨。本周油厂开机率随着到港增多再次提高,现货上压力仍存。昨日油脂日内上行,夜盘回落。基本面角度看,棕油九月定船较多,基差走弱,但货权仍集中,盘面暂未反应利空,后期随着进口到港增多库存回升,对远月有压力。马盘近期随着出口走强止跌回升,产量上也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短期因美豆天气预期比之前要好,报告也是偏空,预计价格难以坚挺。虽整个商品氛围好,但在双重报告利空影响下,油脂预计还是会有较大幅度调整。

  中钢协定性钢价“炒作”

  近期,“环保”成为市场炒作钢铁行情的主要逻辑。如某券商研报认为,环保限产带来中短期供需缺口支撑钢价、吨盈利走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要重视环保限产带来的投资机会。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逻辑:一是环保高压。高炉开工率低于同期可比数据,非重点企业日均产量震荡走低。二是京津冀采暖季限产50%,减少钢材产量约3241-5750万吨,非重点企业产量收缩强于重点企业,长材与板材的收缩强度存不确定性。三是环保限产执行。范围广、力度强、督企督政并行,精准与科学执法提升效率。

  对于借助“环保政策”进行炒作的逻辑,中钢协指出,严厉的环保政策对钢材市场供应的影响有限,不能谈环保色变,草木皆兵,并指出了行情炒作者的三处硬伤:

  一是对环保政策缺少应有的透彻理解,“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是在雾霾天气对区域内企业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并不能等同于直接影响50%的钢材产量;二是对钢铁行业、钢铁企业环保现状不了解,当前大多数会员企业总体上实现环保达标排放没有问题;三是不相信地方政府能够科学、公平地执行环保政策。中钢协认为,钢铁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为改善环境做出新的贡献。地方政府不会对环保达标的企业采取“一刀切”的停产限产措施。

  钢铁企业代表表示,考虑到市场供需关系及下游用户的承受能力,不会任意抬高价格,也不愿意钢材价格大幅波动。近些年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经验表明,钢材高价格并不意味着钢厂高利润,因为原燃料、辅料价格会随着钢材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涨,通常会超过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钢铁行业受这样的剪刀差之苦已经不止一次了。钢铁企业对行业平稳运行的渴望与期待超过相关各方,将会积极维护行业平稳运行。

  2017年8月美国农业部油脂油料月度供需报告

  预计17/18年美国油籽产量1.309亿吨,较上月上调390万吨,主要由于大豆产量增加。预计大豆产量43.81亿蒲式耳,上调1.21亿蒲式耳。收割面积预期在8870万英亩,较7月大体持稳。首次调查大豆单产预估49.4蒲式耳/英亩,较上月预估上涨1.4蒲式耳,较去年纪录水平下调2.7蒲式耳。随着较高产量和初期库存较低,预计17/18年大豆供应量将达到47.77亿蒲式耳,较上月上调2%。预计美国大豆出口量上调7500万蒲式耳至22.25亿蒲式耳,主要由于供应量上调和价格下调。压榨量有所减少由于全球豆粕进口需求减少。大豆期末库存预计4.75亿蒲式耳,较上月上调1500万蒲式耳。

  预计17/18年美国季节平均大豆价格8.45-10.15美元/蒲式耳,较上月中间值下调10美分。豆粕价格预计295-335美元/短吨,中间值下调5美元。豆油价格预计31-35美分/磅,中间值上调1美分。

  美国16/17年的变化包括大豆出口量的增长,压榨量的下调以及期末库存的下调。大豆出口量上调5000万蒲式耳至21.50亿蒲式耳,该数据基于7月的出口销售及装船量。随着下调的压榨量部分抵消上调的出口量,期末库存预计达到3.7亿蒲式耳,较上月下调4000万。

  预计17/18年全球油籽产量5.767亿吨,较上月上调280万吨,主要由于大豆产量上调。美国产量的增加部分抵消了印度减产的150万吨,印度减产主要由于政府最新的作物数据显示收割面积下调。加拿大的大豆和油菜籽产量预计下调,主要由于加拿大草原地区炎热干旱的气候导致两种谷物产量低于预期,同时加拿大东部地区雨水过多也导致大豆产量低于预期。其他变化包括,俄罗斯的葵花籽产量上调,欧盟的油菜籽产量上调以及印度的花生产量下调。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