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7日10:10 新浪财经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期货与企业发展案例”系列报道之十三

  可口可乐:谨慎到认可,淀粉期货运用的成长史

  证券时报 魏书光

  可口可乐是全球最大的饮料集团,成立于1886年5月8日,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中的两项,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

  如今,可口可乐遍布世界各地,因为其包装和味道俘获了全世界消费者的心。从玻璃瓶到塑料瓶再到铝罐、钢罐,从白糖到果糖,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实现降成本、增利润的目标,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外资企业不断探索、完善,在发展的道路上都能看到期货的“身影”。

  从现货原料采购到期现套期保值,可口可乐在期货运用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期现套保模式和风险控制体系。为了一探究竟,我们联系了淀粉糖和白糖行业的资深人士、美国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在中国全资子公司——可口可乐装瓶投资集团中国区(以下简称BIG)集团采购总经理张立龙,谈一谈他和可口可乐的期货心路。

  现货到期货 外资企业原料采购实现“华丽跳跃”

  从最开始的现货采购到期现套期保值,在中国的许多外资企业实现了现货到期货的“华丽跳跃”。据张立龙介绍,由于很多企业总部的风控部门在国外,参与每个期货品种都需要磨合很长时间。目前为止,在中国期货市场上,BIG只参与了白糖、铝、玉米淀粉三个期货品种,但随着公司对期货市场认识的提升以及国内交易品种的丰富,今后参与的品种还会进一步增加,速度也会放快。

  在白糖期货没有上市之前,外资企业最开始使用的是纽约11号和伦敦5号糖浆期货,也会在柳州、昆明等国内批发市场上采购。由于国内白糖质量标准较国际标准差距较大,最初,可口可乐公司使用的白糖都是进口的。2006年白糖期货上市,这对这些以国际采购为主的外资企业来说,是一次“难逢”的乐事,张立龙说,“白糖期货上市之后,交货的白糖是标准化的,且标准提高了,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买东西作价,甚至是提货。提货只有品牌的风险,没有质量的风险。”

  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在易拉罐等金属包装上,很多外资企业也实现了从现货市场到期货市场、从国外到国内的转变。铝是生产饮料易拉罐的主要材料,据了解,大概一年生产30多亿个易拉罐,铝用量约在几万吨。由于国内的铝卷质量一直未能达到做易拉罐的标准,加之企业对原材料的了解不深,缺少其他购买渠道,饮料企业的易拉罐身和罐盖材料都是通过国外进口。由于当时进口铝受国外两大企业高度垄断,为了避免因铝高度垄断引发铝价波动给企业利润带来损失,加上铝的期现货价格相关性很大,随着国内铝卷质量的提升,以及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交易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外资企业逐渐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

  从100%使用白糖,到现在使用量只有原来的15%-25%,2008年白糖价格上涨,客观上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淀粉期货或者玉米期货的需求。根据生产原料的不同,淀粉可分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红薯淀粉、麦类淀粉等。由于长期以来,经销商、超市和批发商分食了很大一部分利润,在销售额和销售单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料端进行风险管控就显得极为重要。据了解,淀粉中消费量最大的是生产糖浆,糖浆里面果葡糖浆用量占比最大。这就使得“物美价廉”的玉米淀粉成为生产果糖的首选,尤其是在今年取消玉米临储政策之后,玉米价格的市场化更是扩大了其在价格上的优势。“从淀粉到果糖,需要先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加入异构酶以后,就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成为生产饮料与食品行业使用的果葡糖浆。”张立龙说。

  2014年12月1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淀粉期货上市。但由于上市时间太短,缺乏长时间数据支撑,而外资企业的风险控制要求非常严格,对淀粉期货的运用带来不小的难度。一些企业经过内部协商,将公司持仓量设定为市场总持仓量的5%至10%,以确保市场流动性充分、没有挤兑风险。对于淀粉期货的发展,张立龙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因为原来的白糖在很大比例上转成了果糖,所以今后淀粉的用量一定会增加,出于成本考虑,起初我们还亲自到东北收购过玉米。”

  谨慎到认可 外资企业风控态度发生转变

  张立龙指出,从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至今,二十六年的时间里,中国期货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品种布局逐渐趋于合理、交易规模不断增长、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功能逐步健全,四大期货交易所在国际的地位与影响力逐步提升,发展前景看好,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也逐步增强。

  与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同步的是,国外企业对中国期货市场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由于期货专业人员短缺,外资企业领导层对中国期货市场的情况认识不足,在期货运用上我们很长时间都持谨慎的态度。”张立龙表示,国外企业的避险意识较强,但对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存在担忧。“从2008年到2010年,走在前面的外资企业用了两年的时间给美国领导层介绍关于中国期货市场的相关情况,如期货交易所发展历程、期货公司概况、市场及价格相关性、交易及交割情况、风险控制制度等,等到美国领导层了解清楚了,大家才开始逐渐参与到中国期货市场中来。”

  据了解,很多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总部主要参与汇率期货,对于原料价格的锁定,主要是通过与国际糖商及其他原料供应商进行远期现货定价交易进行。“由于中国饮料行业竞争激励,所以对成本管理要求更高。从生产成本来看,中国肯定是最低的,做了期货就更低了,拿糖来说,参与期货之后,糖的价格一般比市场平均价低5%。”张立龙说。

  “我觉得到目前为止,美国总部对中国期货市场较为信任。美国总部更为关注流程和结果,在看到2009、2010年的交易结果之后,对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逐渐认可。”

  外资企业对中国期货市场态度从谨慎到认可的变化,也侧面印证了中国期货市场在20余年间的发展。在两次大规模清理整顿后,中国证监会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四个管理办法,并构建了由证监会、派驻机构、交易所、监控中心和期货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此外,交易所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也不断提升。各类风险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市场流动性不断提高。据统计,截至11月末,全国期货市场2016年单边累计成交38.34亿手,同比增长32.12% ,是十年前(2006全年)成交量的17倍。其中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玉米淀粉期货2016年累计成交0.61亿手,同比增长245.23%。玉米淀粉期货上市2年来的稳定运行,博得了可口可乐这样谨慎外企的信任,“持仓量设定为市场总持仓量的10%以内,以确保没有挤兑风险”的淀粉期货操作策略也渐渐成为历史。

  市场波动 期现套保愈加珍贵

  自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淀粉期货上市以来,受到市场广泛的关注。淀粉期货具有标准统一、易于存放的特点,参与者仅限于淀粉贸易商、果糖厂、生产厂和一些原料买家,参与者结构相对简单,利用起来较为便利。

  对于期货套保的具体操作,很多外资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模式。张立龙表示,在限制允许的范围内,对于入市时间、换月时间是可以选择的,市场波动就会有利差,在综合考虑月份差、期现差之后,只要踩对了时间,就能赚钱。那种“今天买,今天平”的操作手法还不如不做。要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判断设置一个预算值,在大方向确立的情况下再进行操作,基于套保理念就不会吃亏。比如说,今年淀粉价格是每吨2600元,市场最低跌到每吨1600元,如果在1800元的价位买进,在明年每吨2000元预算的情况下,比今年便宜800元,比预算便宜200元,就算没有抓住每吨1600元的最低点,买了个市场中间价也是不错的。

  对于期货亏损,张立龙表示,其一,在开始用期货的时候,企业高层一定要认识到做期货肯定会有盈亏,但这个盈亏是为了避免更大的亏损,并且一定要将期货和现货合并计算;其二,要有一个风险控制体系,就是说预案是大家一起讨论的结果,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一般这些外资企业年初会制定一年的计划,包括市场分析、具体交易价格等,但也会根据市场行情再做调整。在此基础上,现货与期货不能脱节,从保障供应的角度,期货与现货是混杂在一起的。”他说。

  “如果行情波动剧烈造成浮亏太大,可以选择接货,或者转仓远月合约。”张立龙表示,有一部分果糖企业直接从玉米生产果糖,基本不需要实际交割玉米淀粉期货,出于熟悉交割流程的考虑,我们至今就交割过一次1500吨的淀粉期货仓单。

  由于市场上生产厂商对于淀粉期转现的认识不深,期转现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有些经营主体对期转现操作不甚了解,总以为自己亏了,被忽悠了。”张立龙苦恼地表示,“对市场规律不了解,只看到涨价时风光的一面,价格下跌时就感到急迫。大家提前规划一下,先把合同签了,商定好在大商所做期转现。你这货已经卖出去了,你只管把物流安排好就行了,到时你选时候卖,我选时候买。这样买卖双方的交割压力提前释放,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是非常好的。”

  可口可乐对期货套期保值理念的认识十分值得学习和深思。一是对待期货套保亏损方面。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及企业管理者只愿接受套保盈利,却不能接受套保亏损,甚至设置期货以盘面利润为基准的考核指标,在错误理念的引导下,企业要么畏惧期货市场,不敢参与,要么渐渐走向投机的道路。在可口可乐看来,套期保值的目的是获得稳定的利润,而不是获取最大利润,正确用好期货这个工具,必须正视套保的亏损,特别是管理层对套期保值的正确态度十分重要。

  二是对待实物交割与套期保值关系方面,部分企业和投资者认为只有实物交割才是套期保值,不参加实物交割就不能实现保值目的。对于像可口可乐这样成熟运用期货市场的企业来说,交割只是在有现货需求且相对现货交易有利润时才会采用的方式。当期现货走势拟合度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完全没有必要通过交割来实现保值目的。

  风险管控 企业生存的坚实防线

  期货的发现价格与套期保值功能为市场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弊端”。与其他市场风险相比,期货市场的风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在期货高杆杠的特性下,投资者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做好风险控制,成为投资者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在很多外资企业对期货工具的运用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风险管控体系,在享受期货工具带来的优势的同时,也设置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一般企业会在年初制定一个预案,通过对去年市场行情的分析,制定今年市场价格波动的大区间,成交金额不能过于宽泛,企业内部上下都要参与进来,对预案的执行情况及结果由大家共同承担,此外,企业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年底,会根据年初设置的预算线对采购业绩进行考核。”张立龙表示,市场的不确定性永远存在,人为的预期研判也不可能100%准确,所以,在考核时,必须结合市场运行实际,才能做到客观、公正。

  在可口可乐,套期保值负责部门是集团采购部门,承担第一线风控职责。采购部门负责套期保值方案,也就意味着该企业的期货和现货经营部门是统一的。在企业内部信息传递上,实际进行的每一笔交易,财务部门与管理层都会在邮件里看见,财务除了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外,也会提出止损意见,会对持仓头寸实施监督。为了控制风险,理论上持仓头寸不会超过现货贸易总量的70%-80%。张立龙提出,“我知道有些公司的期现货部门各自独立,风控部是风控部,现货部是现货部,期货部是期货部,三部分立在架构和制度上,有优势,但这种方式不适合我们,主要是不易于双方的沟通、交流,遇到好的机会也不能相互利用。”

  据了解,一般外资企业是由财务部门对风险实行管控,基本上按每天、每月、每季度的频度向上级部门汇报采购进度、成交价格,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整。“目前企业在风控上有两个极端,一种是完全不管,放任交易,一旦亏损就会责怪没有监控;另一种是管得死死的,每一步都有流程,都要上报风控、管理层,谁不签字都不行,比较僵化。有一种风控体系是比较理想的,就是单位风控委员会提前审批好风控计划和原则,实际执行时赋予采购团队相对自由的空间,监控是每天都在进行的,监与管相结合。”张立龙认为,在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上,管理层的思想和理念同样重要,“只有管理层和具体人员都懂期货,比较容易达成共识,才是最有效率的状态。”张立龙说。

  制度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期货交易的风险管理制度也十分重要,松了无法实现防控风险的目的,紧了又会束缚了企业前进的步伐。只有在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尺度,才能既保证企业期货套期保值的顺利进行,又不会出现致命的风险事故。可口可乐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理想的风险管理体系,使得期货操作人员在审批允许的范围内的交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期现盈亏的财务结算,一直是很多企业的难题,大多数企业都会采用独立结算的方式,但走在前沿的外资企业却采用了盈亏冲抵的结算方式。“在财务处理上,增大期现货之间的关联性,采用了盈亏冲抵的财务结算方式。比如说,先在合约月份与财务月份上建立关联,并长时间维持这种关联性不变,这样就能避免数据混乱,让期现盈亏更清晰。”张立龙说。

  在整个采访中,记者深切体会到了这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企业对期货等衍生工具的重视。无论在思想意识中,还是在实际操作中,无论在部门设置上,还是财务核算上,期货与现货都是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正是这样的理念,让可口可乐将期货工具真正为己所用,实现了跨国基业的百年传承。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