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4日04:48 期货日报

  A 发生的概率在上升

  日本气象厅6月10日表示,今夏拉尼娜现象可能继续发展,并持续到秋季,而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在春季逐渐消退。中国气象局近期也召开新闻发布会称:2014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已于5月结束,共持续了21个月;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继续下降,2016夏季进入拉尼娜模式。

  澳大利亚气象局近日也称2016年形成拉尼娜天气的概率为50%,因为热带太平洋水温继续变冷。5月,澳大利亚气象局曾表示近20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已经结束。国际气候模型表明热带太平洋将会继续变冷,8个模型中有6个显示拉尼娜可能在6月到8月期间形成。

  6月6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秋冬季节发生拉尼娜的概率接近75%。拉尼娜在2016年发生的概率逐步提升,绝大部分气象模型显示拉尼娜将会发生。

  B 会使全球气候走向另一个极端

  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

  厄尔尼诺出现的周期并不规则,平均每四年一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基本上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一般情况下,在极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转向拉尼娜现象的概率较大。在前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分别形成了两次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至三年。1988—1989年、1998—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1995—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较弱。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地区异常寒冷。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容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

  

  图为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发生的年份

  C 往往造成大豆单产下降

  当拉尼娜现象发生在11月至次年5月时,南美大豆处于种植、生长与收获期,拉尼娜往往给南美地区带来过多的降雨,影响南美地区大豆的生长。4—10月美豆处于种植生长期,6—8月是美豆关键的生长期,如果发生拉尼娜,大豆单产极易受到干旱的影响,从而影响大豆的产量,豆类价格极易上涨。

  从198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球共发生了10次拉尼娜,一般持续几个月时间,只有1998年7月发生的拉尼娜持续到2001年5月,持续了近3年的时间。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拉尼娜更容易对全球大豆产量造成影响,比厄尔尼诺的影响更为严重。

  这10次拉尼娜,共有13个大豆作物年度,其中有9个年度拉尼娜发生在美豆的种植成长期,美豆单产基本上都下降了,只有2001年美豆出现了增产。3个拉尼娜年份美豆单产大幅减少:1983年美豆单产较上年度减少了17%,1988年美豆单产较上年度减少了20%,1995年美豆单产较上年度减少15%。最近发生拉尼娜的2010年,美豆较上年度减产1.2%。在发生拉尼娜而美豆又减产的年份,美豆都会出现大的牛市行情,拉尼娜是构成美豆单产下降的重要原因。在发生拉尼娜的年份,美豆产生牛市行情的可能性非常大。

  对于南美大豆情况,拉尼娜造成的影响更大,统计数据显示,拉尼娜基本都会造成阿根廷大豆减产,而巴西个别年份不受拉尼娜的影响。1984年10月至1985年9月发生的拉尼娜,巴西大豆单产增加9%,阿根廷大豆单产增加14%,这两个国家受拉尼娜的影响并不一致。阿根廷大豆受拉尼娜的影响比较大,2008年拉尼娜使阿根廷大豆减产了30%。最近的一次拉尼娜发生在2010年,巴西大豆较上年度减产14.5%,阿根廷大豆较上年度减产14.8%。拉尼娜导致单产大幅下降,其产生的牛市行情往往更大。

  

  图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单产(蒲式耳/英亩)

  D 对棕榈油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一般造成东南亚降雨过多,如果降雨量超过正常水平,会影响棕榈油的生长、生产和运输,也会对棕榈油价格造成一定影响。根据反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指标数据,ONI指数持续3个月在0.5之上代表厄尔尼诺,持续3个月在-0.5以下代表拉尼娜,ONI指数与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走势非常一致。

  但是由于棕榈油开花结果压榨的长周期,降雨对棕榈油单产的影响一般滞后半年左右。从2007年到2014年马来西亚单产数据来看,厄尔尼诺指数与棕榈油月度单产关系走向波动趋势一致,拉尼娜对棕榈油单产的影响往往是促进增产。2006—2007年和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期间,马盘棕榈油上涨都超过了30%,厄尔尼诺比拉尼娜对棕榈油单产的影响更大。

  E 对豆油的支撑强于棕榈油

  4月,在大豆收获期阿根廷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南美大豆产量受到的影响超出市场的预期,机构普遍预计阿根廷大豆减产400万—80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估阿根廷较上年减产490万吨。

  南美大豆减产预计刺激美豆出口增加,美国农业部6月供需报告继续调低新季美豆库存,从上月的3.05亿蒲式耳下调至2.6亿蒲式耳,美豆价格再度飙升。美豆新季单产维持在46.7蒲式耳/英亩水平,比上年下降2.71%。新季美豆出口上升、库存下滑,对美豆价格构成基础支撑。6月至9月,美豆处于关键的生长期,产区天气需要关注。拉尼娜天气征兆开始出现,新豆价格利多因素较多,美豆价格存在继续上冲的可能。发生拉尼娜的年份,大豆减产的概率大于棕榈油减产的概率,拉尼娜对豆油的支撑强于棕榈油,可关注买豆油抛棕榈油的套利机会。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

相关阅读

银行反映不良贷款不能打马虎眼

商业银行能否真实反映不良贷款,事关重大,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操守”,更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博得社会广泛信任和获得源源不断社会资源。商业银行应要认真对待此事,把它纳入重要经营管理及风险管控目标,将不良贷款真实性全部展现给社会和全体股东,以消除各...

银行应摒弃庸俗短视的信贷文化

银行“收杀自有银行“收杀的苦衷。面对企业诚信的堕落,面对信用环境的恶化,银行“收杀的确充满了太多的无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理直气壮“雨天收杀的理由,不是我们可以不分企业实际情况盲目抽贷、压贷的遁词。

中国开放型经济仍存坚实基础

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贸易、消费和投资规模,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最坚实的基矗要看到中国走出去的基储优势和机遇,要心中有数,而不能因经济下行而失去信心。

重出江湖的索罗斯在赌什么?

索罗斯买入黄金和抛售股票,可能只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全球风险降至,请着手应对。至于索罗斯在赌什么,我想,他很难离开自己的老本行,只有国家债务和货币市场酝酿出来的波动,才是难以阻止的,索罗斯赌的,可能依然是更多国家的命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