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超
2006年以来的十年,在创新品种、推动油脂油料品种体系完善的同时,大商所通过品种合约维护、制度创新和调整,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提升市场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服务能力,打开产业服务新空间。
始终坚持从服务产业和实体经济这一方向出发,根据现货市场和产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不断完善品种合约,使其成为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大商所已上市合约的维护、完善原则。油脂油料产业发展变化较快,也对合约的修改完善提出了要求。近十年来,在油脂油料品种上,通过修改完善合约内容,使油脂油料合约始终适应现货市场和产业格局,满足企业需求。
2006年,大商所在充分论证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豆粕期货交割标准进行了修改。当时,在产品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下,油厂逐渐采用去皮和蒸煮工艺生产豆粕,豆粕国家标准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了相关指标。新国标实施后,豆粕现货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当时的豆粕期货合约的质量标准在粗纤维、水份、尿素酶活性等指标上与现货贸易合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鉴于此,大商所有针对性地将交割标准进行调整:水份由小于等于12.5%改为小于等于13%;粗纤维由小于6%改为小于等于7%;粗灰分由小于7%改为小于等于7%;尿素酶活性由大于等于0.02mg/(ming.g)且小于等于0.35mg/(min.g)改为小于等于0.3mg(min.g)。修改后的豆粕期货合约更加贴近了现货贸易合同,为油脂、饲料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更加真实的价格信号,方便现货企业参与套期保值。
2012年,交易所顺应现货市场变化,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相继修改完善了棕榈油、黄大豆1号等合约。其中棕榈油品种上,2009年10月棕榈油新国标实施后,棕榈油现货贸易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棕榈油期货交割品核心指标之一酸值等指标与现货市场实际需求间存在一定差异,交易所在充分调研后、根据新国标的变化对涉及质量要求和检验两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同时顺应现货市场对涉及到的酸值和标签两个内容进行了完善;大豆品种上,由于当时国内大豆市场发生一定变化后,黄大豆1号交割质量标准与现货贸易流通情况出现了一些偏差,无法完全适应现货市场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交易所根据现货市场新趋势对原合约规则中交割替代品、相关升贴水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并引入了散粮交割方式。品种运行情况证明,合约交割质量标准的修改完善,适应了新国标和市场新情况,使企业能更好地利用期市进行风险管理,降低了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了品种流动性。
在市场运行发展中,交易所还不断通过制度创新从而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增强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在此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在油脂油料品种上推出的立足于集团经营的“仓单串换”业务,在服务整个产业企业的同时增强了对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力度,这是继厂库交割制度在豆粕品种上首次引入国内期货市场后,大商所在行业进行的又一制度和服务方式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交割库分布于不同区域而产生的异地接货问题长期困扰着饲料企业等下游中小微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交割的积极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增强小微企业市场参与的便利性,大商所于2013年12月创新推出仓单串换业务试点。
仓单串换业务是指客户在通过交割买入集团所辖交割库的仓单后,通过与集团签署串换协议,客户可实现异地提货或由集团为其注册该集团其他交割库的仓单。大商所于2013年12月在豆粕品种试点集团内厂库仓单串换业务,随后又分别于2014年7月和11月启动了两期串换试点业务,其中将豆粕品种串换试点进一步扩容;在11月份启动的豆油和棕榈油串换业务中,实现了豆油的品质串换、仓库提供串换服务等。今年9月,大商所又与集团企业联合推出了新一期的豆粕、豆油和棕榈油“仓单串换”业务,增加了油粕品种串换主体,增添了交割月仓单串换申请次数,串换费用的降低幅度达三分之一,实现了现货报价常态化。市场人士表示,这一制度创新降低了饲料企业等中小微买方客户对交割地点不确定性的担忧,使相关品种客户参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能够促进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利用,在助力其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使市场力量得到更好平衡,促进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发挥。
据数据,制度实施以来,饲料企业在交割买方客户中的比重大幅增加,1401、1403、1405合约中买方饲料企业交割量所占比重达到64%、71%和100%。而随着“仓单串换”业务范围扩大,期现价格到期收敛情况得到明显,如豆粕远期销售基差大幅降低,从2015年9月的远期销售基差合同中看,平均基差已从2013年的200元/吨左右下降到100元/吨以下、且较为稳定,这在基差定价模式在市场运用日渐成熟的背景下,更多中小微企业能够参与到市场风险管理中来,为企业稳定经营打开了空间。
在市场运行发展中,交易所还不断加强交割库管理、优化交割库布局,提升市场运行效率。2007年12月,大商所调整豆粕仓单管理模式,由不对库管理调整为对库管理。为适应现货市场的变化和期货交割需求,大商所多次扩大油粕品种交割库容、优化交割库布局和结构,为在黄大豆一号产区黑龙江设库,解决了困扰期现货市场十余年的问题,目前,产区交割量占总交割量一半以上。此外,大商所调整豆粕品种指定交割库13次,豆油品种8次,棕榈油品种8次,增设了物流优势明显、服务能力强的仓库,根据业务需要调整了部分交割仓库资格,提升了交割仓库整体资质水平,保障了期货市场稳健运行和产业服务功能的发挥。
紧密围绕现货市场实际,服从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并适应期货市场运作规律,是大商所制度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大商所相关人员表示,未来油脂油料市场将继续成为期市制度创新的重要实验场,进一步努力促进市场服务水平和效果的提升。如“仓单串换”方面,将研究由集团内向集团间、集团外延伸的可行性,并促进将串换商品品质由期货交割标准品扩大到更多的不同类型的产品,拓展串换品质的范围;同时,交易所还正在推动黄大豆2号合约及相关制度的修改,以有效激活黄大豆2号合约,进一步完善油脂油料市场风险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