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张利静
“期权来了,机遇呀!一天10%已经out了。赶快学而致用!”类似的投资者狂欢鱼贯入耳。一向对市场下跌毫无反手之力的个人投资者虽然极少开户,但仍掩饰不住防御能值提升的欣喜。左手股票、右手期权,赫然有如秦琼、敬德二位辟邪门神护驾安宅。
的确,在某些渲染中,期权似乎已经被神话成赚钱甚至赚大钱的工具:不仅可以对冲,还可以套利,低成本高杠杆,十几倍甚至20倍都有可能。而最大的损失,仅仅是有限的权利金而已。显然,已经有“大妈”“入了套”,但受制于这样那样的苛刻开户条件,未能“入局”。在2014年券商乃至期货公司组织的期权报告会上,鲜见“大妈”身影。
期权投资真的如此美好吗?追根究底,期权仍是零和博弈,皆大欢喜都是赢家注定是不可能的,除去交易费用,赔和赚永远是划等号的。于是,部分有经验的期权交易人士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市场,正是看上了中国期权市场开展初期“傻钱”多。国际其他市场的经验也是如此,市场开展初期,无风险套利机会多多。当投资上升到智商和经验博弈的层面,甚至看对做不对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从投资能力上来说,即使是国内投资能力较强的传统基金经理,也更习惯于基础市场的投资,对衍生品的重视及运用能力仍显不足。在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的运用上即可见一斑。虽然中国投资者的聪明程度和学习能力不容置疑,股指期货即为很好的例证,但在期权投资方面,似乎仍免不了有“学费”要交。
关于未来投资者结构变化,有人预言,以股票期权上市为契机,中国股市将进入一个专业化机构主导的时代,投资变成一个知识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中国大妈将逐渐退出投资舞台。
在缺乏期权保护下,即使跟风追逐上证50股票期权的标的股,似乎也比有期权保护的投资者风险更大。“股票期权本身没有倾向于利好哪个板块,也不会直接对相应的标的个股带来价值提升,只不过是在运行过程中,相应提升这些个股的资金关注度,也许会加速标的物价值回归,但价值到底是多少,不同的人认识不同。”有人分析说,判断个股的走向,依然还是需要参考整个经济的走向、市场情绪、个股估值状态来评估。
对比之下,部分具有期权专业知识素养的投资者及投资机构似乎攻防空间更大,手段更为灵活。对他们来说,股票期权意味着更多投资策略、提升盈利弹性。
以期权为契机,金融衍生品将吸引更多基础市场投资者的目光,一向泾渭较为分明的股、期市场也出现加速融合趋势。
据了解,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以及十年期国债期货也都筹备加速,中国金融市场的胃口或许刚刚张开。历史还远远没有抵达尽头,股票期权还坐在红盖头里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