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各方共话“未来”
我国期货衍生品市场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助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相关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扮演各自的角色……在17日至18日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与风险管理论坛上,来自监管部门、期交所、期货公司、银行等的相关人士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北京证监局副局长陆倩在论坛上表示,我国是大宗商品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发展好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完善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对于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陆倩表示,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期货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市场功能逐步发挥。不过,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衍生品品种、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场外市场建设方面还稍显滞后,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和探索,也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整个期货衍生品市场层次结构不断优化完善,协调发展。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产品与法律组、国际业务组负责人陆丰在论坛上表示,建立完善、有效、国际化的市场体系是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发展正在向“纵深”方面推进,围绕两个重点:一是将改革开放从一般的消费领域向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大宗商品资料市场推进;二是将改革开放从实体经济领域向金融领域推进。完善我国商品市场体系正是上述两个改革重点在期货市场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在完善我国商品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成为论坛上讨论的焦点。
中国银行总行贸易金融部供应链融资团队主管王新良认为,商业银行开展大宗商品业务同样前景广阔。他表示,大宗商品交易需要银行提供结算、融资、套期保值、保险等各种金融服务,有助于银行提升综合经营服务水平,推动金融创新;大宗商品产业链横跨多个国家及市场,有助于中资银行推进全球化发展,整合境内外资源。
银河期货副总经理张玉川认为,期货公司应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定位,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功能,以客户需求为业务导向,整合好经纪、咨询、资管等多项业务,丰富产品体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构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脚步的加快,我国金融企业与境外机构开展各类合作的需求愈发强烈。北京鼎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贾唯在论坛上建议,与境外企业合作应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于资金实力强大的境内金融企业而言,跨境收购是一条“快车道”,但收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要提前考虑人员文化差异等因素。对于我国期货公司的国际化路径,贾唯建议,由于境外期货机构业务侧重点不同,境内期货公司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对象,同时要注意防范法律风险。
据了解,本届论坛由北京期货商会和北京鼎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