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轮胎产业疲软拖累沪胶

2014年11月10日 00:00  期货日报  收藏本文     

  虽然上游存在人为惜售行为,沪胶展开一波强劲反弹,但无奈中下游轮胎产业疲软,期价冲高遇阻。笔者预计,沪胶后市难以乐观。

  产胶国利多措施力度有限

  10月10日,包括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哥伦比亚在内的主要橡胶生产企业聚首商议后,宣布将不会以低于目前150美分/千克的价格出售橡胶。由于上述产胶国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70%以上,因此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抑制橡胶价格下跌的重要措施。

  泰国全国橡胶政策委员会批准了一项从10月22日起的橡胶收购计划,将斥资200亿泰铢来建立库存。另外100亿泰铢将发放给各橡胶组织,用来收购橡胶。不过,未明确具体何时收购橡胶。

  分析认为,上述利多措施力度有限,其能暂时减缓胶价跌势,却不足以推动胶价大幅上涨。

  轮胎企业对外突围受冲击

  目前国内轮胎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3.3%,其中子午胎出口量占其产量的44.29%,斜交胎出口量占其产量的35.11%。在出口产品中,50%以上出口到欧美市场,其中美国占中国轮胎总出口的份额约为30%。中国很多中小轮胎企业以出口为生,而美国又是中国轮胎出口大国,因此,此次双反将导致大批中小型企业出口业务面临困境。

  资料显示,201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轮胎5080万条,且这些轮胎多为中低档产品。中国轮胎业由于小企业数量众多,出口竞争激烈,同国外大企业相比,议价能力较弱,导致轮胎企业之间产生价格大战。

  在轮胎企业由于美国双反措施而转向其他市场之际,又遭遇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种种限制。印度不但对中国产公共汽车和卡车子午线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而且对中国产客车和卡车斜交轮胎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巴西对中国产自行车、小汽车、大客车和卡车等产品用的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埃及对自中国进口的卡车和大客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哥伦比亚对中国产大客车和货运机动车轮胎做出反倾销终裁;欧亚经济委员会(俄、白、哈关税同盟)立案对中国卡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轮胎企业对外突围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沪胶市场利多措施不足以推动期价上行,在轮胎产业疲弱的影响下,主力1501合约不排除测试12000元/吨及前低支撑的可能性。(作者单位:兴证期货)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江西政协副主席女婿造假骗官 巡视组点名
  • 体育CBA-朱芳雨28分广东胜 马布里5分北京负
  • 娱乐赵本山全家户口在辽宁 春晚演出前曾吸氧
  • 财经习近平演讲24次提改革传递攻坚决心
  • 科技策划:双11数码产品抢购全攻略
  • 博客APEC会议通过反腐宣言让谁胆寒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50多对大学生扮一周情侣 体验隔玻璃亲吻
  • 张化桥:不明白为什么预测房价大跌
  • 叶檀:墨西哥高铁为什么黄了?
  • 徐斌:给中国减磅外储的时间不多
  • 天天说钱:一线城市楼市遇三大利好
  • 许一力:墨西哥敲响中国版马歇尔警钟
  • 冉学东:顺差强劲或不支撑汇率升值
  • 郭世邦:央行为何不降息?
  • 马光远:管理层不会轻易启动救市模式
  • 陶冬:日本汇率骤弱 美国就业续强
  • 陈思进:通胀之后是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