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券商参与股指期货 机构产品账户1359个

2013年12月30日 00:27  期货日报 

  阿尔法策略被券商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不俗业绩

  随着对券商参与股指期货的限制进一步放松,券商不断加大期指参与力度,利用期指的策略也越来越灵活。

  随着券商自营和资管参与股指期货市场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券商利用期指的力度和效益都显著提升。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券商已有近八成参与了股指期货交易,成为期指市场的机构主力。截至2013年11月15日,股指期货市场有机构户190家,机构产品账户1359个,其中证券自营账户72个,证券资管产品账户304个。

  “去年11月,证券公司自营、资管、经纪业务相关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的要求有所降低,券商在既定净资本下可交易的期指量大幅增加。今年公司可以交易的期指量几乎比之前增加了一倍。此前公司曾为留够自营的期指额度,不得不减少在其他业务上的期指额度。”一家券商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与此同时,券商利用期指也越来越灵活。去年11月券商自营利用期指从仅能参与套保扩大到可投机、套利等,大大提高了券商利用期指的积极性,券商利用期指的策略也在“随机而动”。

  “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初期,期现价差较大,一些无风险套利策略收益颇丰。后来出现了负价差,券商又使用反向套利策略。近年来价差缩小并稳定下来,阿尔法策略开始被券商广泛使用。”广发证券资管部负责人傅竹介绍说。

  今年券商积极发行使用阿尔法策略的产品,取得了不俗业绩。据了解,今年不少券商的阿尔法策略取得了10%—15%的收益,有些券商的收益甚至更为可观。“阿尔法策略除考虑阿尔法因子外,价差稳定性也很重要。如果价差不稳定,就可能会吞噬掉阿尔法收益。如果价差稳定,机构基本可以不考虑何时建仓的问题,只用考虑阿尔法因子即可。”傅竹说。

  随着理念的不断创新,券商资管运用股指期货的策略也在不断演变。傅竹表示,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产管理人在面临投资风险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管理;二是资产管理人在投资策略管理、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产品创新上理念发生巨大变化,开始出现多空对冲产品和期现匹配的产品;三是催生资产管理人行业生态上的分化,促进资产管理人培育自身专业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川政协主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 体育英超切尔西2-1利物浦 阿森纳夺半程冠军
  • 娱乐张艺谋或缴纳700万超生费 妻:谣言伤害大
  • 财经今年卖地收入将破3万亿 占地方财政50%
  • 科技百度影音下架盗版内容 称转型娱乐平台
  • 博客《私》的奇葩价值观 习就餐后包子铺(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奥赛名师侵害多名男生 借查身体猥亵(图)
  • 王微:2013年央企十大舆论危机事件
  • 洪平凡:世界经济2014面临的希望挑战
  • 姚树洁:最美最狠迁拆女市长引人深思
  • 永新人:说真话的遭遇真可怕
  • 徐斌:流动性泛滥是2014全球大气候
  • 叶檀:新国九条是股市逆转之基
  • 陈刚:电视媒体悲剧时代的到来
  • 张化桥:开办民营银行的捷径
  • 郭世邦:银行的美好愿望有可能落空
  • 江濡山:21元套餐与领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