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利率期货市场是个“综合工程”

2013年12月04日 01:50  期货日报 

  当Peter Barker1983年入职摩根大通时,仅是这家大型投行期货部门的第七个员工。由于不了解,当时并没有多少金融机构关注利率期货。不过,这种状况在五六年之后开始出现明显转机,认识到利率期货功能作用的金融机构开始大举入市操作。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Barker也没有放弃这份职业,后来他成为了CME利率产品执行总监,而此类产品也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工具。

  利率期货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诞生,如果同当时的市场环境相比,如今中金所国债期货已是占尽优势。尽管目前中金所5年期国债期货市场的交投还不算活跃,但至少国外市场的成功先例已为国内的金融机构树立了榜样。

  利率期货在美国开始兴盛之时,该国刚刚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而自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也进入了“加速推进”阶段。

  交通银行副行长于亚利预计,在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会收窄,利润的高速增长短期内难以再现;对于信托业来说,其利润空间也将被压缩;对于保险业,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为其增加存款保险产品,但商业性保险公司产品的定价设计及收入波动将受到明显影响;对于证券行业而言,利率市场化将减少证券类资金的利差收入,促使其加快业务转型,同时将提高证券公司投资成本,考验其资本管理能力;但对于期货行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促进相关金融衍生品的研发和运用,增强相关期货交易所的竞争力,优化期货投资者结构,行业收入来源将增加。

  尽管期货行业面临潜在利好,但从目前国债期货的流动性情况看,这一优势并不能很快显现。其中既有准入政策等客观因素,也有市场培育严重不足等原因。

  目前,作为我国可流通国债最大持有者的商业银行尚不允许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市场上少了一股重要参与力量。而据于亚利介绍,目前交通银行正从多方位做好参与国债期货的筹备工作,其中既包括相关管理办法、操作规程、风险处理制度等的制定,也包括国债期货交易和风险控制人员队伍的培养建立。可以看出,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在等待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一旦时机成熟,政策“发令枪”还需尽早打响。

  在Barker看来,美国的利率期货市场之所以逐渐繁荣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交易所找到了金融机构真正需要的产品,例如在CME过去的90天国库期货和国债期货等都很受市场欢迎,但在存款证期货的设计上曾出现失误。同时,美国利率期货的繁荣还得益于美国市场的“交易文化”,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带动更广泛的参与者。另外,由于利率期货相对复杂,市场上需要有专业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操作意见,这有助于帮助客户快速做出决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目击者:老外扶大妈遭讹与事实不符
  • 体育火箭爆冷负 戴利男友或是好莱坞巨星
  • 娱乐大S宣布怀孕 晒大肚照腹部已隆起(图)
  • 财经专家称1年内房价涨50%房企才能盈利
  • 科技新浪科技“因你而变”:新版首页上线
  • 博客胡紫微:最聪明的人才配得上章子怡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初中老师出神考题:猪八戒官名是什么
  • 于晓华:国有企业真的不行吗
  • 徐斌:比特币是当代郁金香
  • 刘石:为何对张艺谋落井下石
  • 姚树洁:张艺谋超生为啥大家要纠结
  • 沈建光:深化改革协调性至关重要
  • 张五常:什么是国家
  • 姚树洁:卡梅伦对华外交的两腿攻略
  • 徐斌:上海或是内地首个香港
  • 叶檀:清洗创业板
  • 聂庆平:股市离不开扎实的底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