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OTC和期权市场要把握好两个平衡

2013年12月04日 01:48  期货日报 

  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要,中国目前正致力于发展场外(OTC)市场和期权市场。对此,参加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多家境外交易所掌门人普遍认为,这是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必然。他们结合国际经验为中国更好地发展衍生品市场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

  OTC市场:把握好交易便利与透明度的平衡

  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在会上表示,海外衍生品交易所面临的是来自监管、成本、竞争和风险管控上的挑战,包括大量产品要从OTC市场向交易所市场转移,至少要向中央结算(CCP)转移。而内地交易所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则是发展上的挑战,要扩大产品,要国际化。李小加透露,港交所目前也正在从传统的股票类交易所向衍生品交易所转变。

  “中国在关注场内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到发展场外市场,这非常令人振奋。”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 CEO Edward Tilly表示,国际上OTC标准化合约进入场内清算的趋势还会继续,在衍生品市场创新上要在交易便利和透明度之间把握好平衡。

  对于OTC产品的标准化、场内化,欧洲期货交易所 (Eurex) 执行董事Mr. Michael Peters表示,并不是也不可能对所有产品都做这样的强制要求。OTC市场最显著的特点是灵活性。2008年金融危机前无人知晓OTC市场的风险有多大,其风险也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场外工具有的可以标准化,有的不可以标准化,不可以标准化的OTC产品还会在场外清算。”

  新加坡交易所(SGX)铁矿石掉期就是场内结算的OTC产品。其执行副总裁周士达表示,从交易所角度来说,并不是对每个从OTC市场转向交易所的产品都接受,“因为场内结算会占用交易所的资金,此外,交易所还要考虑可能带来的风险”。

  期权市场:把握好创新和投资者教育的平衡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EO Gill认为,发展期权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期权与单一股票期货不同,其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专业性,需要与风险管理捆绑起来考虑,这就是创新所在。创新要把握好“度”,只要做好监管,始终将风险控制好,期权就是一个好产品。

  “美国几十年来的期权市场发展历史表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的培育对期权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新的网络技术应用不断完善,每一步的完善都意味着新一轮的市场培育。”Edward Tilly同时建议,编写相关的法律法规、修改合约条款时用词要通俗易懂,要考虑到个人投资者的专业程度和理解能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向拜登重申划设防空识别区立场
  • 体育韦德缺阵热火止10连胜 科比训练快攻飞扣
  • 娱乐张艺谋回应移民质疑:愿让孩子做中国人
  • 财经任志强:限价式调控还会让房价暴涨
  • 科技中移动成首批4G牌照最大赢家 调查
  • 博客实拍:石家庄晴空和雾霾天对比(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报名胸口碎大石?大学生被熊女友恶作剧
  • 张维迎:中国改革的前景和方向
  • 江濡山:卡梅隆访华 谁在给谁唱双簧
  • 赵伟:2013年全球经济低增长定局
  • 陈虎:搬掉三座大山股市才会真牛
  • 叶檀:比特币是纸币泡沫的巨大缩影
  • 姚树洁:拜登不敢叫板习近平的理由
  • 张明:外汇储备需要继续分流吗
  • 曹凤岐:英美新股发审制度是怎么搞的
  • 张化桥:不赞成企业到海外投资矿业
  • 周天勇:我们面临严重的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