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债期货年内力推 银行交易席位费成唐僧肉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4日 07:21  证券时报网

  见习记者 潘玉蓉

  国债期货推出的脚步声正变得清晰可闻。作为持有六成以上国债现货的“金融大鳄”,银行将以何种方式参与国债期货将影响整个期货业的市场格局。

  目前期货业界偏向于认为,银行有可能通过向中金所申请特别结算会员资格,实现自有通道的直接交易;但大型银行在参与国债期货时,因为资金量过大,为减少暴露风险,交易席位一定会分散,仍需要租用期货公司席位。

  面对国债期货业务可能带来的佣金爆发式增长机遇,各家期货公司垂涎不已,并纷纷宣称自身拥有服务银行交易的专业能力。

  “力保年内推出”

  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期货分析师大会上,国债期货何时上市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对此,中金所副总经理胡政在作出回应时显得格外谨慎。

  “前两天我到欧洲参加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期间也讲到了我们的国债期货已经开始仿真交易,但人家马上回了一句,‘别忘了你们的股指期货可是仿真仿了四年。’”胡政对于国债期货上市时间并未释放太多信息,仅表示目前各方面的环境非常好,相关方会加紧努力,尽可能加快步伐来推进该产品。“尤其是国债期货和沪深300股指期权,目前都在积极往前推进。”他说。

  而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力保年内推出”已成为相关监管部门工作安排和努力的目标。今年4月17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参加湖北省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时就曾表示,要推动期货市场健康发展,今年争取推出原油期货和国债期货。

  结算会员之争

  国债期货上市在即,让银行与期企的竞争与合作走到了关键一步。

  针对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路径,一种观点认为银行会通过向中金所申请交易结算会员资格或者特别结算会员资格,实现自有通道的直接交易,从而绕过期货公司。难度是,这需要得到中金所、银监会等部门的准许和推动。此前,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前,中金所就未能准许银行成为特别结算会员。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依照“专业人做专业事”原则,银行应与符合一定条件、在衍生品领域更专业的期货公司合作来参与国债期货。但这也引出一个难题:国内期货公司相比银行是“轻量级”,按照现有的净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均啃不动银行这块“大骨头”,除非另行安排监管条件。

  面对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路径争议,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表示,大型银行在参与国债期货时,仓位一定会分散。“像工行、农行这样的机构资金量非常庞大,如果在某一席位上仓位过大,非常容易引起交易对手的兴趣。”

  因此,罗旭峰认为,不管怎样,期货公司仍有机会赢得银行资金在不同席位的交易。“那些小银行和其他小型金融机构,也许并没有必要成为中金所会员,因为成为会员有好处也有弊端。如果我是一家小银行的管理者,我会更愿意通过期货公司交易国债期货,既能获得专业的分析研究,也能使自己的交易更为隐蔽,不容易被人发觉。”

  银行兴趣浓厚

  在“全牌照”和“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战略构想下,银行涉足期货业务的愿望已不是一日之念。早在2006年股指期货筹备初期,各家银行就纷纷成立了期货部,申请成为中金所结算会员,但这一议题后来被搁置。

  2009年,证监会和银监会同意商业银行可以进入黄金期货市场,随后有多家银行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自营会员,可以参与黄金期货交易。

  今年全国两会上,招行行长马蔚华呼吁逐步放开银行业参与期货业务。日前招行通过公告披露,该行正准备申请上期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

  罗旭峰认为,今后银行成为交易所会员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期货交易所也不太可能有太多的银行会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