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Peters:曼氏破产对金融市场敲响警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3日 12:46  新浪财经微博
欧洲期货交易所执行董事 Michael Peters 欧洲期货交易所执行董事 Michael Peters

  新浪财经讯 12月3日,2011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主题为“转变 • 融合 • 创新——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管理”。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大会。以下为欧洲期货交易所执行董事 Michael Peters发言实录:

  Michael Peters:其实我们一提到欧期,很多人想到在欧洲专门做期货交易的,好象有一个地域的限制。但实际上欧洲期货交易所,我们不仅仅是是做欧洲的期货交易,与此同时我们还提供在其他州、其他大陆的海外业务。所以我想首先要把我们的地域性的误解先解释清楚。我们在里面做的交易是非常广泛的,一个是没有地域的限制,我们看一下Eurex,它不受限于地域,但是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特别是我们提供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在欧洲发生的,所以我想说明一点,地域特点既是优势也是劣势,所以我们要好好协调这里面的关系。

  现在我们都在讲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大概在三年前欧洲期货交易所决定要走出去,我们要拓展更多的境外业务。我们增加了美元持有的资产,我们在美元做的一系列部署和动作,我们增持了一些美元的资产,国际化不仅仅包括进军美元市场,还包括进军其他市场。我们进军形式也是多样的,不仅仅是通过投行的方式涉足一个新市场,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形式展开我们海外的业务。因为在很多其他的国家也有一些这样的机会,他们也在寻找着和境外的期货发生关系。所以,实质上我们和亚洲交易所、韩国交易所、还有很多交易所我们都在拓展着合作的形式,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交易平台真正从欧洲推出去,包括其他的平台。比如说在韩国他们每天的量是200单,对于一天200单来说,相对来说在韩国比较大。欧洲期货交易所拓展了韩国平台之后就有这样的进展,这样的进展是令人非常满意的。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方面海外业务的拓展,另一方面是创新。创新也可以从很多角度理解的,创新可以结合到我们的业务战略当中,我们很容易会有一种惰性。特别是在业务拓展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交易上的延迟性,如果延迟性太长,显然会阻碍了全球化。所以我们讲到创新的时候,要真正能够提升交易的速度,缩小延迟性。

  另外在交易方面,还有清算、合约管理方面我们都有加速的空间,这些加速其实就是要我们想方设法进行创新了。对于我们的管理体系而言,如果说交易是按照毫秒的速度在发生、进行着的话,你可以想象在一个毫秒当中有多少交易正在进行着?这对于我们提速而言是需要非常精准的。我们在每一次开发新工具、新方法的时候,都需要真正考虑到这个工具也好、方法也好,一旦上马就要面临着以毫秒为单位发生的交易量处理,我们要正好精心准备和筹划,我们不能非常冒失的启动一个创新,而使我们的交易体系受到侵害。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积极学取来自于各个金融行业的经验教训,包括最近曼氏的破产,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敲响了警钟。我们在进行产品组合的布局方面就需要更谨慎的考虑,看一下我们的客户,哪一些是属于可清算的客户,哪一些属于不可清算的客户,需要把这些客户的类型进行更好的整理,我们需要更好的对客户数据有一些把握。看看哪些我们的工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针对产品我们也要进行清理。我们得知道纯粹的场外交易在一开始的时候似乎是非常成功的,他在市场里面遇到了很好的反响。可是现在在欧洲期货交易所,我们对于场外交易也要进行集中清算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