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宋丽萍:风险管理服务应为交易所核心职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3日 10:32  新浪财经微博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

  新浪财经讯 12月3日,2011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主题为“转变 • 融合 • 创新——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管理”。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大会。以下为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发言实录:

  宋丽萍: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大会的主题是不确定环境下的风险管理,这个主题非常契合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特点。今年以来政治市场复杂多变,经济市场动荡加剧,不确定性增加,包括我国资本市场在内的新兴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就是WFE在去年迎来了50周年,在这个时候结合金融危机的影响,梳理了交易所近年来在公司化、兼并收购、新兴市场崛起各方面的趋势,并对交易所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风险管理服务应该回归为交易所的核心职能。

  这里所说的风险管理服务就是指交易所作为市场组织者,在提升市场整体风险防范与控制水平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交易所的这项职能不仅正在被重新评估,而且在职能目标、实施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我想结合本届大会的主题,对交易所如何进一步发挥风险管理与服务方面的功能讲几点自己的思考,供各位参考。

  一、新兴+转轨阶段,国内交易所应该提供比海外市场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服务。

  为市场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是交易所在交易服务、上市服务以及自律监管之外的一项重要功能,这项功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全球范围内监管机构和市场各参与方对金融危机的反思,以及2011年G20集团匹斯堡宣言之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共识:一是提高场内市场在资本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风险管理功能;二是对场外衍生品分步实施风险管理,主要是提高场外衍生品的标准化工作,引入中央对手方对手制度,降低对手方的风险,维护金融危机。海外交易所为市场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主要涉及集中清算、数据汇总以及推动场外产品场内化的各个方面,注重交易后的风险管理措施。

  目前国内交易所市场已经实现了集中交易与中央结算,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新兴+转轨的发展阶段,市场与行业发展面临着许多自身特有的风险。在对交易过程进行风险管理的同时,交易所来应提供更为丰富的风险管理服务:一是风险管理应覆盖交易前、交易中与交易后多个环节,对某些新产品、新业务甚至还要向前,延伸到产品服务方案设计和系统准备环节,我们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承担中国证监会机构部赋予的事前对新产品的论证责任。二是风险管理的范围应该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等市场参与的主体。三是应着眼于维护市场安全运行的机制设施保障,以交易系统提供的监控和技术服务为核心,推动实施保障全市场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

  二、探索建立多维度、多环节的风险管理服务体系。

  发挥交易所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应该探索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投资者为导向,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我国资本市场目前仍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到今年9月底深圳持股市值在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持有流通股市值的比重占27%,交易金额占61%,这样的市场特征要求我们更加关注金融产品风险与投资风险相匹配,提高投资者获取有效信息以及消化信息的能力。针对创业板市场特有的风险,我们在创业板首次引入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两年来制度安排取得了一定的承销,今年9月底创业板投资者平均开户年限为5年,有相当投资经验的主体参与创业板投资,10万元至100万元中等规模中等投资者持股比例为28%,而主板是17%,中小板是18%,创业板的水平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在这之后,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其他新产品、新业务中,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投资者相关的风险管理工具离不开投资者教育,经过多年努力,深交所已经初步打造了一个由投资者不综合监督平台,投资者教育信息发布平台,上市公司互动平台以及投资者交易模拟平台构成的四位一体的投资者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为投资者结构、行为以及相关风险进行持续跟踪分析,另一方面也向投资者提供风险教育、阐明道理、提示风险。

  二是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与服务。稳定可靠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交易所在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首先依托交易系统防范市场整体运作风险,在深交所一是通过交易系统前端监控,防范交收风险,通过卖空检查,深圳市场基本消除了卖空现象,仅今年前11月,交易系统阻挡了近万笔的卖空委托。以异常波动自动停牌机制为例,首日触发异常波动停牌30恩次,降低了新股市场上市首日的爆炒风险。交易所通过技术指南,独立环境测试和验证、全网测试和演练等多项措施,有效控制市场整体的技术风险。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例,通过技术测试是证券公司申请业务的前提条件之一,到今年11月末,深交所提供了2次仿真测试,并提供日常测试的服务。

  三是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工作,提高行业信息技术管理水平。深交所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比如教育数据的交换协议、证券识别编码体系,信息披露规范和信息备份标准等等。

  三、推动中介机构功能发挥,建立新产品业务风险管理机制。

  在推动新产品、新业务中,市场参与者与交易所应该各司其职,中介机构是产品业务创新的主体,市场创新的功能驱动特征日益明显,也就是中介机构能开展什么样的业务,取决于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交易所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应该推动相关市场参与方建立针对新产品、新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由中介机构引发的系统性,对于跨境ETF我们采取了由论证评估、现场检查、实施监控、回顾总结等措施构成的风险管理机制,防范业务、技术、操作、交易等环节的风险,并及时梳理业务开展后的整体风险情况,提高风险管理以及监管水平。

  最后,我们将风险管理服务延伸到场外产品创新,对推动行业创新的角度出发,我们在产品设计、技术准备、试运行以及持续运作等各个环节推出了全过程风险管理措施。第一支信达证券的“现金宝”产品已经发行,后续第二批产品也在积极论证过程当中。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资本市场持续动荡,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剧烈,国内市场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阶段。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截至今年11月末,中小板与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家数占比分别达到了74%和93%,但是必须看到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和行业将面临新的风险。在当前所处的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下,如何针对各类新风险、新问题,提高市场各方以及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是摆在我们面临的一道重大课题。深交所愿意与市场各方一道共同努力,将市场与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