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阿伯特:中国需求将推动LME交易量再攀新高

  ⊙记者 王宙洁○编辑 朱贤佳

  作为国际商品市场上的明星,成立于1877年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牢牢把握着金属价格的话语权,交易量占比高达全球金属期货总量的80%。LME首席执行官(CEO)马丁·阿伯特(Martin Abbott)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期待中国进一步开放风险管理市场和交易市场,使更多中国客户可以直接在外围市场交易,阿伯特还将中国未来的潜在需求视作“LME交易量再攀新高”的一个契机。

  日前,这家具有130多年历史的交易所已收到多个潜在买家的收购意向书。在开放股权竞购的背后,LME拥有怎样的业务战略路线图?在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一系列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全球商品及金融服务市场又将经历怎样的风云变幻?23日记者带着上述问题采访了马丁·阿伯特。

  业务重点不会因并购而转变

  上海证券报:LME开放股权竞购的初衷是什么,目前有多少潜在买家抛出了“橄榄枝”?

  马丁·阿伯特:我们并不打算将交易所整体出售,这意味着股东并非必须出售持股。作为交易所的管理方,我们有义务尽力维护股东权益,在交易中使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开放股权竞购的过程可能需要6个月时间,到时需由股东自己来选择最佳竞购方。

  LME的股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服务对象,因此在交易中我们需要平衡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股东大多都希望当前交易所的正常运行可以延续下去;另一方面,股东们也希望从交易当中获得现金回报。而从交易所的经营状况来看,业务开展得十分顺利,今年交易量上升逾20%。对股东来说,出售正在快速增长的交易所股权,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从目前收到的意向书来看,潜在竞购方至少有十家,它们来自世界各地。

  上海证券报:有媒体报道称,摩根大通买下了已宣告倒闭的美国经纪期货行明富环球所持有的伦敦金属交易所4.7%的股权,使摩根大通成为LME最大的股东。那么一向主要服务于产业资本的LME如果被金融服务巨头控股后,业务重点是否会向金融行业有所倾斜?

  马丁·阿伯特:我个人认为不会,未来并不会出现新趋势。摩根大通早就是LME的股东,而且LME其他的一些股东都是国际大行。目前,银行选做经纪业务,是因为发展这些业务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银行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即使摩根大通增持了LME的股权,我们也不会因此更加倾向金融服务业。相反,如果交易最终能达成,这反而更能证明摩根大通对LME充满信心。

  LME与上期所之间套利机会诱人

  上海证券报:您如何看待中国期货业的发展?LME是否会与中国有进一步的合作?

  马丁·阿伯特:上海期货交易所运作已非常成熟且十分成功,具备了相当的交易量。值得一提的是,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之间的套利机会十分诱人,因为LME反映的是全球价格,上海期货交易所反映的是中国国内价格。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在未来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有更多合作并且共同成长。

  此外,我们还有计划扩大公司的仓库网络,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仓库,此举可进一步增加LME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之间的套利交易机会,也可推动中国大宗商品消费行业进一步的发展。

  上海证券报:上海计划要在2020年建成全球的金融中心,作为业内资深人士,您对此有何建设性的意见?

  马丁·阿伯特:中国政府在发展金融服务业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实现了惊人的增长。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在有效管理金融发展方面,基本走对了方向,采取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遏制市场过度发展。在对国际市场风险敞口的控制方面做得尤为出色。

  此外,我们也看到上海的金融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比如中国的券商、经纪公司已经有能力把海外的金融市场推荐给客户。“走出去”对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此举也会鼓励更多国际企业来华发展。中国未来的增长空间及潜力不容忽视。对全球经济发展而言,中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价格话语权奠定交易量

  上海证券报:我了解到,LME在国际市场上不仅牢牢把握着价格的话语权,而且也牢牢把握着交易量,交易量占比高达全球金属期货总量的80%。LME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马丁·阿伯特:首先,全球实体产业日常的交易基础价格是LME提供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风险管理等都是通过LME来开展的。在此背景下,合约各方在进行交易时会更倾向于使用LME的价格。那些想要参与金属交易的对冲基金及投资者,都必须通过我们的价格来进行交易。这就是足够流动性的来源。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其成为全球基础金属的主要消费国,中国的高需求亦推动了全球交易的大幅增长。我们非常期待中国进一步开放风险管理市场和交易市场,使更多中国客户可以直接在外围市场交易。我相信这将令LME交易量实现新一轮的上涨。

  上海证券报:欧洲方面的风险以及全球经济放缓亦波及大宗商品市场,那您认为近期金属市场面临最大的风险是哪些?

  马丁·阿伯特:正因为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市场才有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风险,期货合约也就无从谈起。我认为,目前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自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宗商品本身具备天然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合理的管理。比如供应方面可能产生中断,矿山开采可能出现问题,运输也可能被拖延。这些风险都无法回避。

  第二,近年来,中国需求大幅上涨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中国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未来市场的走势,也会影响全球其他地方在生产投资方面的方向。

  第三,宏观基本面的风险。现阶段最突出的就是美欧的债务危机。目前,我们面临诸多难题,且难以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这些不确定性会令大宗商品市场大起大落。我将此看作是对期货市场的利好。正因为有了不确定性,市场才会对风险管理产品有更多的需求。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