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棉市场以时间换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00:00  期货日报

  美棉近日大幅下挫,主力3月合约跌破前期95—103美分的整理区间,美棉走低使得郑棉承压,但目前郑棉对美棉的敏感度较低,国内棉价运行趋于独立,整体将延续振荡行情。

  宏观紧缩有转向预期,需求不振棉价难起

  2004年和2008年的两次宏观调控大约持续了4—5个季度,本轮调控迄今已经持续了3个多季度,因此近期高层也频频发话把稳经济从新作为政策的第一关注点,央行三季度运行报告已经明确指出,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形势变化适度微调。央行近期下调浙江部分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被普遍解释为一个政策微调信号。

  纱线行情9月中下旬短暂回升后重新陷入低迷,纺织厂微利、负利经营,小厂停产增多,外需严重萎缩。8月以来纺织服装出口环比下滑严重,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9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4%,环比9月下降14.5%,其中纺织品下降6.3%,服装下降18.8%。

  此外,棉花进口量逐渐放大,主要原因是外棉价格大幅低于国内。国际棉价近月到港成本已经滑落至16000—17000元/吨,一些企业逢低买入进口棉补充库存,此外有消息称国储棉从国际棉花市场采购近100万吨棉花。9—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50.5万吨,同比增加20.8万吨。

  收储稳定棉价

  收储近期大幅放量,每天4万—5 万吨已成常态,截至22日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738810吨,新疆累计成交523680吨,内地累计成交215130吨。由于籽棉价格收购价格大幅下滑,交储利润丰厚,交储量持续放量。

  总结

  当前外需回落,高成本下纱厂处境艰难,外棉相对内棉价格优势明显,企业对未来行情预期普遍悲观,棉价短期内很难有起色。但笔者也认为,这或为节后棉价反弹埋下种子,因为几点关键因素集中在明年一季度明朗;一是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可能兑现,二是收储持续放量后将改变供需格局,三是下年度种植面积预估,因为棉农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种植面积容易被炒作。(作者单位:南证期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