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甲醇“炒新”需防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8日 00:00  期货日报

  

  甲醇期货10月28日上市,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预计上市首日或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国庆节后,国内甲醇市场持续偏弱整理运行。国内甲醇供应充足,库存积压,导致部分节前备货的贸易商甩货,而下游需求疲软。下游主要产品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都有不同程度走跌,中国甲醇价格局部大幅下滑,国内甲醇均价已跌至2978元/吨,比上周均价3080元/吨下跌了102元/吨,跌幅达3.19%。下游需求疲软是本轮甲醇行情下跌的主要原因。

  能源消费旺季,对上游成本支撑较强

  国内煤制甲醇占国内甲醇总产量的66%,煤的价格趋势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甲醇的生产成本和价格。进入十月份,随着储煤高峰期到来,各大电厂和供热企业全面启动冬季储煤,用煤需求的旺盛导致了煤价的加速上涨。下游化肥市场持续回落,对原料无烟煤的需求量有限,预计无烟煤价格上行空间有限。接近年底,各大煤企都在加大生产力度,完成计划任务,所以供应总体稳定,此次涨价潮过去,煤价将保持高位平稳的态势运行。

  天然气是发电的主要燃料,并且取暖和制冷需求是季节性的。秋冬季节临近,天然气消费高峰即将到来。美国能源部公布的天然气库存数据显示,天然气库存增幅大于预期,预计天然气价格将维持平稳运行态势。

  产能过剩制约甲醇价格上扬

  近年来中国甲醇产能扩张迅猛,中东地区几套大型甲醇装置又集中投产,供应大幅增长,但需求略缓跟进,导致全球甲醇产能过剩。截至9月,我国甲醇总产能达4118.3万吨,较去年增长361万吨。1—9月份,中国累计生产甲醇1499.5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26.1%,但市场价格并未达到去年高点。

  进口维持平稳。目前东南沿海地区甲醇多为进口,其大多为天然气生产,”内地市场“则基本是煤制甲醇的生产和消费。去年我国甲醇的消费量约为2000万吨,其中进口量约占四分之一。由于国内供应相对充足,预计10—12月整体进口量将维持平稳。

  港口库存缓慢回升。9月份以来,随着前期国外装置的检修,国内甲醇到货有所减少,而甲醇下游产品需求相对平稳,华东港口库存有所减少。10月前期进口货物陆续到港,库存有所回升,华东地区甲醇库存42.8万吨,较上周增加6.4万吨;宁波港口甲醇库存3.3万吨,较上周增加0.8万吨;华南地区甲醇港口库存11.4万吨,较上周增加0.1万吨。

  装置检修、天气因素或对甲醇价格形成阶段性利好

  由于上海焦化甲醇装置意外停车,内蒙博源一套60万吨/年甲醇装置停车检修,到11月中旬,内蒙古苏里格天然气化工35万吨/年装置也有检修计划。随着国内部分装置停车检修,甲醇市场或有反弹动力。

  天气因素或阶段性影响甲醇供应。由于甲醇运输要求使用专用槽车,运输成本在甲醇价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5%—30%)。西部甲醇进入市场需陆路(铁路或公路)长途运输,运输费用约在150—400元/吨。入冬后,中国北方降雪量增多,或影响物流运输导致内陆甲醇供应紧张,因此需关注冬季天气因素对内陆甲醇运输的影响。

  需求疲软主导甲醇振荡下行

  按季节性规律,7至10月份,国内外甲醇生产装置计划内或者意外停车检修较为集中,同时甲醇下游产品二甲醚、甲醛等纷纷进入消费旺季,甲醇价格往往快速攀升,多数在11月份创下年内高点,12月至次年3月,由于下游的醋酸、甲醛均处于生产消费淡季,甲醇价格见顶回落。10月,因内陆市场原料甲醇出现宽幅下滑态势,原料弱势对甲醛市场支撑明显减弱。二甲醚市场盘整运行,下游接货积极性不高。醋酸市场下游需求并未回暖,工厂维持随用随采模式。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预计下游需求仍将延续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态势。

  甲醛需求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甲醛约占甲醇总使用量的30%,是甲醇最大的下游产品。板材和家具出口受美国双限,国内房地产调控抓紧不放松,今年甲醛市场在尴尬的处境中度过了传统旺季,原料甲醇持续高挺。目前房地产成交量萎缩,仅靠保障房建设难以支撑甲醛需求。板材厂多数为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资金周转难以顺利进行。加之板材优惠政策取消,成本加大,部分地区木材缺乏,板材厂开工难以大幅提升,下游甲醛受需求影响,上涨乏力。

  二甲醚以盘整为主,局部或有小涨。近期,二甲醚价格继续下滑,液化气行情大跌。上周,中国二甲醚供应量有所下降,统计全国60余家主要企业开工率为46.3%,较上周下降0.9个百分点。随着天气渐冷,液化气需求将有所提高,二甲醚价格局部有上行动力。

  醋酸价格或延续弱势。近期,国内醋酸价格继续有所下滑,国内醋酸厂家的开工率有所回升。而醋酸下游产品的销售情况依旧不见好转,再加上上游甲醇的价格也以下滑为主,因此预计后期国内醋酸价格仍将弱势运行。

  国内下调汽柴油价格利空甲醇汽油。10月9日,国家发改委下调汽柴油价格300元/吨,从下游来看对甲醇市场冲击较大。前期低廉的西北货源连连上涨的主要原因,与醇醚燃料行业的火爆不无关系,在高位的汽油市场中,甲醇汽油因价格占据强有力的优势而出货十分顺畅,下游醇醚燃料积极备货,对推涨市场价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期汽柴油价格的下调,使得成本压力已身处高位的甲醇汽油小作坊叫苦连天。汽柴油价格的下调所导致的工业液化气利润空间的缩窄,使得液化气看空心态十分强烈,进而加剧二甲醚商谈的走跌。

  东南亚甲醇价格走低,拖累国内甲醇价格下行

  近几年中国甲醇的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2010年达24.73%。我国的甲醇市场与国际甲醇市场紧密相连,如果国外甲醇价格过低,国内甲醇价格过高,势必导致国外甲醇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这样就会拉低国内甲醇价格。反之,如果国外价格过高国内甲醇价格过低,进口甲醇就会明显减少,同时还会导致国内甲醇厂家纷纷想方设法出口,这样就会抬高国内甲醇价格。国际甲醇价格居于高位,不仅使得甲醇进口更为困难,而且会对国内甲醇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

  中国华东港口价格与欧美甲醇价格联动性小,与东南亚价格联动性较强,10月东南亚、华东港口甲醇价格冲高回落,而欧美价格相对坚挺。东南亚CFR止跌回升,港口盘面走势有向好迹象,但是内地状态并不理想,东北地区大厂大幅下调。

  我国甲醇产能过剩,内陆货源充足,而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国内货币紧缩政策导致各生产企业资金紧张,下游需求疲软,贸易商出货压力大,预计11月份甲醇或振荡偏弱运行。

  从今年上市的铅期货和焦炭期货来看,上市首日多成交量较高,这主要是由部分期货投资者”炒新“心理导致,部分甲醇贸易商囤货,赌上市当日甲醇大涨。鉴于甲醇10月以来旺季不旺,需求短期难见好转,挂牌的主力合约为1203合约,而3月份为甲醇消费淡季,价格回落概率大。笔者建议,”炒新“需防风险,预计上市首日或呈现冲高回落态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